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8.02
2016-08-01 14:36: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结构化面试

【参考答案】

撤点并校,本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一撤一并”助推学生就近入学,理顺教育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达到义务教育全覆盖的目标。

然而,从现实来看,一些地方撤并校,是出于推卸义务教育责任,通过减少办学点来减少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来布局学校,适龄学生就近入学;在一些山区或丘陵地区,在撤点并校之后,上学路途消耗体力大,导致学习和在校活动时间相应减少,在受到离学校距离远和负担重的影响,该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此外,有些地区撤点并校之后,校车问题、寄宿制问题、辍学率反弹等问题也未能得到合理解决。

为此,国务院提出谨慎稳妥撤并乡村校,正是要有效解决历史遗留的撤点并校问题。想要切实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真正科学化、有效化地实现“撤点并校”,必须从教育决策机制、问责机制、教育经费的分摊机制来着手。

首先,必须建立公众参与的教育决策机制。撤点并校要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以此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要避免盲目撤并校,必须建立开放、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在撤不撤、怎样撤、撤之后如何教育质量、减少家长后顾之忧方面充分听取意见。唯有此,盲目撤并校才能真正被遏制,乡村学校布局才能得以优化。

其次,完善严肃追究盲目撤点并校责任的问责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引入人大问责,对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机制,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应该就此发挥质询、监督功能,根据现实调查结果,严肃追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在盲目撤点并校中的责任,不能让盲目撤点并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后,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经费分摊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标准,需要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力改以地方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机制的不合理之处,从而给乡村学校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浙江:2016年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