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行测常识物流篇- “物流”称谓的由来
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教授率领专家学者一行12人赴美国考察,历时一个多月,弄清了日本以往称为“流通技术”的内容就相当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PD),此后日本亦将此类活动改称为PD。1964年,池田内阁&l dquo;五年计划”制定小组的平原直谈到PD这一术语时,将其翻译为“物的流通”,并在1965年的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以后这一术语又逐渐被简称为“物流”。从引进物流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的近20年间,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战争物资的供应问题,美国军队有两个创举:一是建立了“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的理论体系;二是提出并丰富了“后勤学”(Logistics)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服务更好。
战后,“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使后勤的外延推广到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经过长时间演变之后,Logistics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先“后勤”的范畴,其内涵也比民用领域的PD更为丰富。之后的七十多年里,Logistics的严密性使它逐渐取代了PD在企业中的地位。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直接从日本引入“物流”这个名词,并沿用“PD”这一英文称谓;另一条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初,物流随着欧美的市场营销理论传入我国。欧美的“市场营销”教科书中,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介绍PD,使我国的营销领域逐渐开始接受物流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西方企业用Logistics取代PD之后,我国和日本仍把Logistics翻译为“物流”,有时也直译为“后勤”。1988年中国台湾地区开始使用“物流”这一称谓,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虽然“物流”称谓来自于英语的Physical Distribution,但目前人们所说的物流一般都是指Logistics。因此,“物流”称谓是一个不得不坚持的错误。我国在引进物流概念的过程中,为了将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区分开来,也曾有人将前者称为“现代物流”,而将后者称为“传统物流”。
The man who doesn't recognize a fool when he sees one is one himself. 看见傻瓜而认不出来的人,自己也是傻瓜.
Love is all very well in its way, but friendship is much higher. 爱情自有其美好处,可是友谊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