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网行测法律讲堂-共同犯罪《刑法》第25条规定了共同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此可见,共同犯罪的定罪必须具备以下主、客观条件:1、共同犯罪定罪的客观条件——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行测考点:山东公务员网行测法律讲堂共同犯罪
2015-03-20 03:21: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及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山东公务员网行测法律讲堂-共同犯罪

《刑法》第25条规定了共同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此可见,共同犯罪的定罪必须具备以下主、客观条件:

1、共同犯罪定罪的客观条件——共同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

2、共同犯罪定罪的主观条件——共同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一是认识因素。一般来说,认识因素是指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实施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共同配合实施犯罪。二是意志因素,指共同犯罪人明知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整理-->【考点预测】

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 。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答案:A。


I think,therefore I am. 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A bad penny always comes back. 伪币迟早归原主。
Tags:公务员 考试 行测 练习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行测考点:行测常识地理知识汇总首..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