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7省考行测技巧:语境一致才能衔接恰当
2017-03-02 11:06: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语句衔接是行测考试中经常考察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是将完整的一段话中的首句、中间句或尾句中的某一句话拿掉,让考生选择一个符合材料的句子填入到横线处。因此,这就要求考生了解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整个材料中的作用,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另外,所选择的的选项是原材料中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和整个材料保持语句上的连贯性,什么是语句上的连贯性?就是段落中各个句子保持语境一致。

看到一道语句衔接题,首先快速浏览一遍文段,判断出文段的体裁。因为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在做题时把握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是议论文,我们要重点把握文段论述的中心话题;说明文的话,要注意保持说明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要说明的重点内容;对于散文,更要注重整个文段在情感、态度、色彩、气氛、视角等方面的一致。

【例题】我记不清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暗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91考试网解析】B。从文中我们找到关键词“更蔚蓝更清新”与“甜美的倦意”,再分析选项:选项C中“寒气、灰色”不能照应“甜美”,选项D中的“火的带子般”也不能照应“甜美”,色彩不一致,排除这两项。选项A中“白、玫瑰色、紫色、金色”与“蔚蓝”脱钩,排除。选项B“温暖、清凉”与文段意境情调一致。故本题答案选B。

【练习】一个人有两个耳朵,能听话,两只眼睛,能看东西,两个鼻孔,能闻味。听话,能听正面的,也能听反面的;看东西,能看白的,也能看黑的;闻气味,能闻香的,也能闻臭味的。所以,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为这段文字所填写的结论性语句是:

A.人体构造也是符合美学原理

B.人体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

C.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必须善于辨别

D.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答案】B。^91考试网解析:文段中所说的“人的耳朵能听话,眼睛能看东西,鼻孔能闻味”,都是在讲人体器官的功能,也就是人的机能。而“正面的”、“反面的”、“白的”、“黑的”、“香的”、“臭味的”则反映了矛盾斗争的辩证法思想。由文段的已知信息可以推出的结论为B项。A项“美学原理”无从体现,排除。C项“善于辨别”并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D项“万事万物”过于引申,文段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人的机能,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