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该项中,债务人王先生将所购房屋抵押给贷款银行,而房屋由于不转移占有,故王先生与贷款银行发生抵押关系,该情形符合《物权法》中抵押权的相关规定,而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
D项,根据《物权法》第135条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该项中,某公司在地方政府组织的拍卖会上拍得土地,用于日后的商业开发,这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
A、B、C三项涉及的权利均为担保物权,而D项涉及的权利为用益物权,因此D项当选。
14.【解析】A。共同责任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违法行为并且都有过错,从而共同对损害的发生承担的责任。
A项,甲、乙并未共同实施违法行为,只是乙在羊误入菜地之后放任结果的发生,甲和乙只需承担各自范围内的责任,无需承担共同责任,当选。
B项,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甲、乙共同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甲、乙中的任何一个人承担全部或部分的责任,两人需承担共同责任,排除。
C项,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有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甲、乙合伙办了一家快递企业,乙在运输途中丢失了包裹,损失需由甲、乙两人共同承担,排除。
D项,根据《物权法》第102条的规定,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甲与乙协商共同买下一套房屋,甲、乙对卖方负有共同责任,如果一方没有及时交付房款,另一方需要进行交付,排除。
15.【解析】B。B项,“枪炮作响法无声”来源于古罗马,指的是当发生战乱的时候,平常法律所维系的社会秩序便会荡然无存,冲突的解决完全凭借暴力,解读正确,当选。
A项,“法无授权不可为”指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经过法律授权,强调政府必须谨慎运用手中的每一份权力,而不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作为,排除。
C项,“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出自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它指的是,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未体现道德信仰与法律的关系,排除。
D项,“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韩非子的名言,意为法律不迎合权贵,就像木匠用的墨线决不会屈就于弯曲的木料一样,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对象是贵族而改变,没有提到“初衷”,排除。
16.【解析】C。C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该项中,应由乙公司继续履行与张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选。
A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该项中,劳动关系应自3月5日起建立,排除。
B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李某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排除。
D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9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赵某在甲公司任职,同时在乙公司做兼职翻译,乙公司不一定要与赵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协议即可,排除。
17.【解析】C。C项,根据《律师法》第10条的规定,律师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申请换发律师执业证书。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律师不得同时在多个律师事务所执业,该项说法错误。
A项,根据《律师法》第39条的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B项,根据《律师法》第35条第1款的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D项,根据《律师法》第34条的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C项当选。
18.【解析】A。A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部分第(二)条第4项的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酌情从重处罚。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应对甲、乙、丙三人的诈骗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该项说法错误。
B项,根据《意见》第四部分第(二)条的规定,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因此甲、乙、丙三人应对全部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该项说法正确。
C项,根据《意见》第四部分第(三)条第2项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丁应以共同犯罪论处,该项说法正确。
D项,根据《意见》第四部分第(三)条第8项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助转移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套现、取现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戊应以共同犯罪论处,该项说法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A项当选。
19.【解析】B。根据《合同法》第69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由此可知,甲公司应及时将此事告知乙公司,B项正确,当选。甲公司将暂不交货的决定告知乙公司后,乙公司若能提供适当担保,合同应恢复履行,只有乙在中止履行后的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甲才可以解除合同,并非买卖合同可以自行解除,因此D项错误。
A项,根据《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乙公司账户因民事纠纷被冻结后,就会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甲公司得知此信息后有权中止履行合同,因此该项说法错误。
C项,甲公司无权要求乙公司先付款再交货,该项说法错误。
20.【解析】D。D项,《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因此该项说法错误。
A项,《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不得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B项,《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农村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不能虚置。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C项,《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分离是家庭承包经营的重要特征,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D项当选。
21.【解析】A。根据文段中“清醒的文化自觉,……怀有浓厚的兴趣,怀着敬畏之心钻研,并不……,急于进入市场大潮”可知,所填成语强调这些年轻人喜欢年画,拥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不为追求名利,不从众。A项“随波逐流”指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符合文意,当选。B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人云亦云”形容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文段强调的是“进入市场大潮”的行为动作,而非口头上的附和,排除。
22.【解析】C。根据后文“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可知,横线处应填入表示不重要的成语。C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符合文意,当选。A项“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强调的是“是否常见”,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转瞬即逝”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一成不变”是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强调的是“改变”,与文意不符,排除。
23.【解析】A。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新铁路与苏伊士运河能够发挥同等的作用,横线所填词语表示比得上之意。C项“争雄”强调争强或争胜,不表示比得上的意思,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搭配“影响”,根据文意可知,强调的是新铁路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A项“不可估量”指难以估计,体现了影响的巨大,符合语境,当选。B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间,拖得很久,与“迅速”词义相悖,排除。D项“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与“影响”搭配不当,排除。
24.【解析】C。先看第二空,根据“主观臆断”可知,在认识历史的问题上具有主观性,直接锁定C项“客观性”。验证第一空,所填词语与“兢兢业业”形成并列,词义相近,“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C项“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符合文意,当选。
25.【解析】B。从第二空入手,根据“站立在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潮头”“成为破解宇宙之谜的领军力量”可知,横线处表示走在研究前列、能够率先破解宇宙之谜的意思。B项“捷足先登”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对应“潮头”“领先”,符合文意,当选。A项“胜券在握” 形容有夺取胜利的充分把握,体现不了文段中“领先”的意思,排除。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文段说的是在科技上领先,而不是先遭受灾难,排除。D项“独占鳌头”指占首位或第一名,文段仅表达走在前列、率先去做之意,并未强调“第一”,排除。验证第一空,“隐藏了……关键线索”,搭配恰当。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26.【解析】D。第一空,根据后文“造陆速率之快、尾闾迁徙之频繁”可知,此处强调黄河三角洲变化快且频繁,D项“活跃”指活动频繁,符合语境。A项“壮观”指雄伟奇观,通常搭配风景、景象,形容“海路变迁”不合适,排除。B项“复杂”指的是多而杂乱,无法体现“变迁快且频繁”之意,排除。C项“剧烈”指的是激烈、强烈,只能体现变迁的力度,排除。验证第二空,根据“变迁”和“推进”可知,文段强调的黄河三角洲变化的过程,D项“演变”指一个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符合文意。因此D项当选。
27.【解析】B。第一空,根据后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人们的行为”可知,与前文构成递进,故所填词语应与“指导”词义相近,但程度较轻。C项“干扰”强调扰乱,与“指导”词义相悖,排除。D项“支配”指占据控制地位,词义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根据“情绪失控”可知,人们做出的行为举止往往是和平时不一样的,超出人们预期的,B项“出格”能体现超出常规之意,且与“不顾后果”对应,符合文意。情绪失控所做出的举动不一定就是危险的举动,故排除A项,B项当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