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规避威胁,抓住机会就成为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目前,在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行业结构、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技术发展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确定性增强。任何企业都必须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才能趋利避害。任何对环境变化的迟钝与疏忽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打击。这是催生企业对营销信息管理需求的外部原因。
26.D【解析】本题突破口在第一空,填入成语要与和衷共济是同义词,只有守望相助符合。和衷共济:上下一心,共同克服困难,守望相助:互相共同防御,指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等,邻近的各个村落互相看守,互相瞭望;来源:2013年5月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
27.A【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第一空排出“背”和“负”,第二空排除“跨”。故得出A项。
28.A【解析】第二空从提示词“体操运动员”可知“腾空跃起”或“翩翩起舞”,第二空“中慵懒和懒惰种,懒惰带贬义,且从提示词“困倦与”可确定慵懒。来源2012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
29.A【解析】第一空,通过“很久以前”排除“想象”。第二空“通过“并在战争中运用”排除“干预”“地三空“鞭长莫及”含义和词语程度于原文不符。来源光明网2013年1月《气象武器还只是个传说,这把双刃剑将持续磨炼》
30.B【解析】第一空,从“没有或花谢花败之时”可确定“跨越”和“跨过”。地三空,通过“要给人一次惊心动魄体味”可确定“吝惜”的。来源张抗抗散文《牡丹的拒绝》
31.D【解析】词语解释题从前文可知文艺和批评的目标都是想要前进,可知“结果要相反”的意思是要倒退。
32.B【解析】语句填空题。根据前后照样原则,从后面的提示“高官们对行业春天的来临—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可得“春江水暖鸭先知”。
33.B【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的行文脉络是分总分,第二句话通过“但”表明作者的意图“个体就是中国梦的主体,个人梦、个人追求也是中国梦。最后一句话在解释说明这一观点。同义替换为B项。CD项的意思原文中都并未体现。来源学习时报《中国梦必须以个人梦为基础》
34.D【解析】意图判断题。整篇文段讨论的主题是传统美德和幸福的关系。符合主题的是CD项。“事实上”,转折之后是重点,同一替换的D项。
35.D【解析】细节理解题。原文最后一行的意思是公开投资,而非实行公开招标。来源南方报网2010年7月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景区门票定价关键在政府作为》
36.A【解析】意图判断题(社会现实类)。文段首句铺垫公共空间包括哪些方面。第二句介绍公共空间与个人权利之间矛盾关系。最后引出文段的重点:如何处理好个人权利和公共空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作者意在希望人们能够理性去处理和看待这种关系,建立一种合理有序的关系。B错在全文并明确体现个人权利和公共空间谁比谁重要。C原文复述,且非重点。D片面,只是一部分问题。
37.D【解析】意图判断题(故事寓言类)。其他几项都谈到故事中未提及的知识点,推论过度。
38.B【解析】细节理解题。A:曲解文意,并不是说更依恋母亲,而是母亲在中国男人的心中地位很重要;C:不是因成长经历而是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造成有所差距;D:说的是美国人
39.C【解析】语句排序题。“失读症”是在3当中首次提到,故3在1前面。其6是对1这种发生的原因解释。6在1后面
40.D【解析】语句排序题。根据话题推进可以确定25,时间顺序641,根据逻辑关系因先谈海草房的产生,再谈分布,确定25要在641的前面。
41.D【解析】意图判断题。全文重点“如果跟随者是某种资源,渠道的垄断者是话,就是置创新者于死地,从而最终扼杀竞争,并摒弃了创新精神”。作为意在应保护创新。
42.A【解析】细节理解题。B:无中生有。原文仅说“这种绳圈格马镫的图像市场出现在滇国的青铜器上”。C:原文“这些陶俑的马镫仅出现在左侧,而右侧没有”,曲解文意。D原文:它使人们上马和骑马乘时有了一个很好的着力点。部分不全。曲解文意。
43.C【解析】意图判断题(故事语言类)。原文未体现幽默是演讲评判的标准。
44.B【解析】意图判断题。原文首句介绍试错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后面通过一个例证进一步补充论证。最后点明文段的重点;试错在眼泪探索未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作者意在表明试错在研究中的价值。
45.C【解析】意图判断题。从文段一句话最后可看出作者的态度,替换之后可得C项。
46.C【解析】细节理解题。A项曲解文意,B项无中生有,D项曲解文意,原文只说离婚家庭以妇女为户主的占19%。
47.C【解析】细节理解题。原文并没有法理学家颠倒善恶、混淆是非的意思,C项曲解了文意。
48.B【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两句话都表述同一含义,即严管重罚的“运动式执法”效果不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A项易误选,一时难以根治的含义并未在文段中体现,属于推论过度。
49.D【解析】细节理解题。原文只有享受诗意体验的含义,但并未提到只有拥有诗人的气质的情怀才能做到诗意的生活,曲解了原文的含义。
50.B【解析】意图判断题。文章前半段讲述人性有善恶两面,通过“然而”后的转折作者阐述了宇宙探索会开阔我们的眼界,缩小人性中的恶来源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为地球呼吁》
51. D. 【解析】
,
故选D
52. A. 【解析】设之前有X名职工,依题引进人才前后非技术人才都是0.5X人,引进4名技术人才之职工总人数变为X+4,则有
X=28. 故选A
(另解:
.
所以之前职工总人数是2的倍数,加4是16的倍数,A、D满足,再代入排除A正确。)
53. C. 【解析】
故选C
54. C. 【解析】
,所以
,所以
,故选C
55. D. 【解析】设降价X次,则收入为
.
根据二次函数最值,X=5时达到最大值225000,即22.5万元。故选D
56. B. 【解析】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虑,只要有51人知道通知即可。1分钟有2人知道,2分钟有4人知道,……5分钟有32人知道,6分钟有64人知道。故选B
57. C. 【解析】两人相邻有(4、5);(5、6);(6、7)…….;(13、14);(14、15)11种情况,第3人号码被选走2个,还有10种情况,其中3人都相邻的(4、5、6);(5、6、7);(6、7、8)……;(12、13、14);(13、14、15)10种情况属于多计算的。(以4、5、6为例,先选4、5,第3人选6,先选5、6,第3人选4这两者就重复了),所以概率为。故选C
58. B. 【解析】代入排除法,A项,39个老人,共有39X5+38盒,再有38人每人6盒,最后1人只剩39X5+38-38X6=5盒,与题中不足5盒不符,排除。B项,40个老人,共有40X5+38盒,再有39人每人6盒,最后1人只剩40X5+38-39X6=4盒,满足条件
,正确。故选B
59. D. 【解析】分段计费。
. 故选D
60. A. 【解析】设每个人工作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
,10天完成效率应为80,即80个人。故选A
61. C. 【解析】设路程为12,则甲的速度为4,乙的速度为3,假设从出发到4点经过时间为t小时,根据甲在乙和B的中点处有:4t-3t=12-4t,所以t=12/5小时=2小时24分钟,所以出发时间是1点36分。故选C
62. D. 【解析】两个圆可以把长方形分成3个、4个、5个、7个区域,共4种情况。故选D

63. D. 【解析】甲一个月生产900套衣服即900件上衣+900件裤子,时间之比为2:1;故效率比为1:2,说明生产1件上衣的时间可以生产2件裤子。生产900件裤子时可以生产450件上衣,生产900件上衣时可以生产1800件裤子,所以如果只生产上衣,甲一个月可以生产900+450=1350件上衣,如果只生产裤子,甲一个月可以生产900+1800=1800件裤子。
同理,乙一个月生产1200套衣服即1200件上衣+1200件裤子,时间之比为3:2,故效率比为2:3,说明生产2件上衣的时间可以生产3件裤子。生产1200件裤子时可以生产400件上衣,生产1200件上衣时可以生产1800件裤子,所以如果只生产上衣,乙一个月可以生产1200+800=2000件上衣,如果只生产裤子,乙一个月可以生产1200+1800=3000件裤子。
所以乙生产上衣、裤子都比甲快,但是2000/1350>3000/2700,即乙生产上衣相对优势更明显,所以乙负责上衣为最优方案。乙一个月可以生产2000件上衣,甲先生产2000件裤子,即有2000套,甲还剩生产700件裤子的时间,生产1件上衣的时间可以生产2件裤子,所以甲还能生产700/3=233套衣服,总共生产2000+233=2233套衣服。故选D
64. C. 【解析】按读书的人次计算,假设吴读了X本书,依题X>=1,书F有y人阅读,则6人读书的总人次为
,6本书被阅读的总人次为
,所以16+y=11+y,即y=x+5,x>=1,所以y>=6,即书F至少被6人阅读,即6个人必然都读了书F。故选C
65. B. 【解析】100题全对可以得2000分,现在只得了1270分,说明扣了730分,每不做一题需要从2000分中口20分,错第1题需要从2000分中扣30分,错第2题需要从2000分中扣40分,错第3题需要从2000分中扣50分……扣分730,要未作答的题最少需要错题最多,即730分尽量从错题里面扣,30、40、50…一直加下去,当错9题时30+40+50+…+110=630,再错1题需要再扣120分,这样就扣了750分不对,故最多错9题,扣630分,此时未作答的题最少,扣分730-630=100分,每不做一题需要从2000分中口20分,说明错了5题。故选B
101.C.【解析】基期量计算,81/(1+72%)/(1/1000)≈4.7万亿元,故选C。
102.A.【解析】增长量比较,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所以选择A。
103.C.【解析】现期比重计算,(22426-10779)/22426≈51.9%,所以选择C。
104.B.【解析】平均数计算,(12663-22426)/10≈10420,所以选择B。
105.D.【解析】综合分析题,2013年1-2月地方财政收入为22426-10779>10779,再根据混合增长率可知,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率小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率,所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大于全国公共财政增长率,因此D选项正确。
106.A.【解析】比重差值计算,42.91/77.75-406.23/807.96≈4.9%,所以选择A。
107.B.【解析】读数类题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只有文化产业制造业超过一成,所以选择B。
108.B.【解析】现期比重计算,(42.91-21.82-11.57-6.62)/77.75≈4%。所以选择B。
109.B.【解析】基期量计算,77.75/(1+9.6%)≈71,所以选择B。
110.C.【解析】综合分析题,21.82>3*6.62,所以C为正确选项。
111.C.【解析】现期比重计算,(3235+368)/20489≈18%所以选择C。
112.A.【解析】简单计算类题目,顺差额最大即出口额与进口额差最大,由表格易知为中国香港,所以选择A。
113.C.【解析】增长率计算,(20489+18178-14307-11326)/(14307+11326)≈51%。所以选择C。
114.D.【解析】比重比较,本题即选择进口额与出口额差距最小的,根据图像易知2011年差距最小,所以选择D。
115.A.【解析】综合分析题目,由于1516/(1+23%)<(1-8.6%)所以中国对日本货物进出口为逆差。所以选择A。
116.B.【解析】比重变化形式,本题即寻找发电量的增长率大于发电设备的增长率,根据图表可知只有2010和2011满足,所以选择B。
117.B.【解析】增长量比较,根据比例倍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