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sp;
1.B 【解析】此题为二级等差数列,后项减前项得新数列:3,5, 7,9,可知括号内为11+7=18。
2.D 【解析】此题为二级等差数列变式,新数列为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后项减前项得新数列:81,27,9,3,可知括号内为238-3=235
3.D 【解析】将1/2改写为3/6,则各项分母组成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而分子全是质数,满足此条件的只有7/12。
4.B 【解析】此题也为二级等差数列,后项减前项得新数列:1,7,13,19,可知正确答案为B。
5.A 【解析】2×8-0=16,16×2-10=22,22×2-20=24,24×2-30=18,即前项×2再分别对应减去一个等差数列。
6.C 【解析】7的乘方尾数循环规律:7,9,3,1…,3的乘方尾数循环规律:3,9,7,1…… ,2007÷4=501……3,故尾数和为3+7=10。
7.B 【解析】观察到B与C直接矛盾,必有一错,并且很容易看出B错。
8.B 【解析】一般解法是列方程法和代入法,根据数字的复杂程度选择使用,但此题只需观察即可快速得出答案B,因为只有它的分子分母之和是50。
9.B 【解析】由“乙将比甲多九分之七”,设此时甲9份,乙9+7=16份。则100个球是25份,每份4个。甲原来有9÷(1- 1/4)=12份,即48个。
10.C 【解析】0,1,2,3,4之和为偶数,将5与4交换,个位上用0,1,2,3,5,十位上用4,6,7,8,9,这样可以得出满足条件的最大数字(4+6+7+8+9)×10+(0+1+2+3+5)=351。
11.B 【解析】96×2-[96÷(1+20%)+96÷(1-20%)]=192-200= -8,亏了8元 。
12.D 【解析】[105÷(4+1)] ×4=84 将4页插图和1页文字看成一个单元,共5页。此书即可看作该单元的循环,105÷5即可算出循环数为21,每个单元内有4页插图,故共有84页插图。
13.A 【解析】131÷5×6=157.2(取整)=157。
14.D 【解析】设出发时间是T,那么100×(11-T)=80(13-T) 解得 T=3 即凌晨3点。
15.B 【解析】
16.B 【解析】
17.D 【解析】
18.A 【解析】
19.D 【解析】
20.B 【解析】B句中“本月15日前来北京”产生了歧义,可理解为“15日之前”来北京,也可以理解为15日“前来北京”,故答案选B。
21.C 【解析】ABD都为同一歧义,即即“请他通知工作人员”可以有两个理解,一为“请他通知工作人员为我们...”,另一个就是“请他通知工作人员干别的事”。因此选择C。
22.D 【解析】A项中的“形成”应该改为“出现”;B项缺少主语,“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间力量之一”应为中小学老师,应将“他们”置于“却是”之前;C项中的“减少了三倍以上”不是正确用法。故答案选D。
23.C 【解析】在2之后应该为5,所以答案选择C。
24.B 【解析】A项中的“内容很精彩”与“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C项的“如果”应该改为“既然”;D项中的“由于”为重复累赘,应删去。
25.B 【解析】巧夺天工多用于形容技艺高超;阳春白雪指高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屡试不爽是指多次实验效果都很好。故答案选B。
26.C 【解析】C项概括全面,将岫岩的两个特点都包含了,而其他选项都指谈到了某一个方面。
27.A 【解析】选项A抓住了题干的重点,而其他选项概括都不全面。
28.C 【解析】“不是让不诚实者为他们的不诚实而内疚自责”说明不诚实者不会内疚;“让诚实者为他们竟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诚实而自惭形秽”说明成事者感到内疚。因此答案选择C。
29.B 【解析】材料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或恶行”,二是“往往一桩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谈……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的趋向”,只有选项B完整的概括了这两点内容。
30.A 【解析】选项A采用了反证法,通过与“规模相当但国际业务少的石油公司”的对比进一步支持题干的结论。
31.C 【解析】材料通过“不是…而是…”引发结论,即对“完美”的可以追求也许不是最经济的。
32.C 【解析】材料以广告的有限作用衬托出“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最终认可”对企业成功与否所起的关键性作用。C选项表达了这个主要观点。
33.A 【解析】材料分别介绍了以文字和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下的受众特征,说明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会导致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34.D 【解析】题干中“真正值得烦恼”是理解材料的关键,选项D准确的表达了这个意思。
35.C 【解析】A项属于偷换概念,把“政府的非政府组织”偷换为了“国际上的非政府组织”。B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在文中找不到与“都”对应的词语。D项的意思明显与材料不符。
36.D 【解析】题干首句揭示出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又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论证。选项D符合题干的中心意思。
37.A 【解析】题干的意思明显分为两部分,而只有选项A完整的概括了这两层意思。
38.A 【解析】“共享”与“独噬”的对比,说明阅读是人们在孤独中与圣贤的对话。故答案选择A。
39.D 【解析】题干通过现实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启蒙的重要性,说明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个观点,这也回答了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启蒙的问题。
40.B 【解析】题干首先说明了疫苗监管情况,然后指明存在的问题;结尾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因此答案B符合题干所述。
41.A 【解析】题干主要点明了“淡”的美学意义,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这一观点,而其他三项都谈到了“淡”的人生意义。
42.B 【解析】从文中作者对苏东坡的措辞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东坡是持认同态度的。
43.C 【解析】根据两个分句中词语的前后顺序可以看出“前者”指的是“工笔重彩”。
44.A 【解析】此题和41题相反,题干主要指出了“淡”的人生意义,而四个选项中只有A正确说明了“淡”的人生意义。
45.D 【解析】A项错误,积极主义者不一定会持浓烈的人生哲学;BC均可从原文中看出错误的地方,因此答案选择D。
46.D 【解析】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大概40亿年前。
47.B 【解析】此句出自《论语.为政》。
48.C 【解析】此为京剧中净角的通称。
49.B 【解析】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50.A 【解析】草木皆兵来源于前秦苻坚的典故,多用来形容惊慌时疑神疑鬼。
51.D 【解析】基因工程技术属于实体物质方面的技术,生物心态学则属于精神意识方面的东西。
52.C 【解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人类有利用其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可能的水资源。D项的概括不够全面。
53.B 【解析】在漆黑的夜空中,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容易捕捉到跟踪目标。
54.C 【解析】档太阳移动时蜥蜴的部分肋骨就会延长,这是由遗传决定的,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在生态学上属于适应性。
55.B 【解析】海水看上去呈蓝绿色的原因在于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散射强度不同。
56.B 【解析】这是按工艺的流程顺序排列的。
57.D 【解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