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B卷)(四)
2012-01-19 19:50: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作答范围要锁定在材料1和材料2。从作答要求上看,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这里有条理这条要求需要我们多加注意,这预示着我们写出的答案结构一定要清晰,建议形式上采用部分的结构框架,内容上,通过对材料12的整体把握,要分两个方面来阐述,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两个方面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将摘录出来的要点进行分类,应该将一些重复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保证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两个方面:
  公办学校不仅学费、赞助费、借读费高昂,而且缺少专门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籍;考大学成为难题;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农民工子女心灵受到创伤。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政府支持;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作答思路】
  从题干可以看出,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着重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题目要求理解“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指出困境是什么,接下来要指出不绝希望是什么,最后简要说明应该如何实现在困境之中不绝望。在题干中要根据给定资料4的字限,那么作答本题,应该主要从材料4之中寻找要点。

 


  【参考答案】
  随着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上学难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地方出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辍学之风抬头,但是仍然有许多农民越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受教育上,并且不惜血本地投资教育。因此,应该下大力气,改变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以及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给广大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作答思路】
  根据题干,可以得出作答的角度是某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作答任务是“给各村中小学家长写一封信”,作答目的是进一步宣传L县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于此同时,本题的作答要求明确提出,用语具体,通俗易懂,这就要求作答的语气要平易近人,尽量写得口语化一些,不能写成强制性的政策性文件。在答案的组织上,首先在答案的开头,要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不能省略称呼。其次在内容上也要有一定的结构,应该从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必要性和措施等方面入手。最后,要有总体的号召。

 


  【参考答案】

 


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为了改变我县学校不合理的校点布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明显提高办学效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我县将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
  我们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将资金投入到建议新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楼、学校食堂等,学生厕所等,保证学生学习的环境。我们会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一是从实际出发,将农村校点多、规模小的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二是着力调整中小学布局,建议一批试点学校,形成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如联村办寄宿制学校、民族寄宿制学校、边境形象学校等。
  创办寄宿制学校,意味着孩子们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难免会加重家长们的担忧。我们将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校“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希望广大家长朋友能够共同关心和支持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县教育局
年月日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作答思路】
  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到本题的作答条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二是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首先,分析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将与之相关的要点锁定在给定资料56中,给定资料5中,“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部分希望小学。”体现了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第一个原因,即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给定资料6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体现了第二个原因——学龄儿童跟随家长异地就读;“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和“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这两句话体现了第三个原因:即农村税费改革引发农村经费紧张,财政经费的有效投入降低。
  其次,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具体建议,根据“从问题中得到对策”的提炼技巧,可以从材料中的“……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这段话中提炼出希望小学的建设缺乏规划这个问题,从而得到出“要科学规划”这样的对策建议;从材料中“但更多是被闲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场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苞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闲置校舍遭到废弃的问题,从而得出“要合理规划”这样的对策建议。通过“从原因中得到对策”的提炼技巧,可以从“学龄儿童跟随家长异地就读”这个原因中得到“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农民工子弟本地就读”的对策。

 


  【参考答案】
  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原因包括:一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撤点并校”政策殃及部分希望小学;二是生源锐减,部分学龄儿童追随外地务工的家长异地就学;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引发农村经费紧张,财政经费的有效投入降低。
  解决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具体建议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宣传引导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新建希望小学的选址,务必符合当地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计划,在捐建希望小学之前,首先要了解当地教育部门未来的发展布局,一旦被撤并,要及时进行资产置换,保证捐方利益,在新学校里也要保留捐方曾经捐赠过的痕迹。二是合理利用。废弃小学的校舍属于集体财产,应当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乡村图书馆、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村民文化娱乐场所。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废弃校舍的“零闲置率”。三是宣传引导。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议等方面的努力,鼓励农民工在家乡务工、子女在本地就学,保证希望小学生源情况。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