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使其不断发展进步是西方优秀学校的独特之处
D.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国的大学需要向西方众多知名大学学习
65.纵观历史,所有的文明都深知教育的价值。实质上,每一种文明的巅峰状态都伴随着许多伟大学术中心的发展——古希腊、阿巴斯王朝巅峰时期的阿拉伯穆斯林、阿卡巴国王统治时期的印度和中国的唐朝时期都是如此。鉴于西方近几个世纪的领先地位,如今西方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大学便不足为奇。真正使这些西方大学出类拔萃的是,他们认为自己负有保护全人类的古老知识和发展学术前沿的使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西方大学的成功之处在于重视学术研究,而不是以西方文明为向导
B.任何文明的兴盛与历史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来源于教育事业的繁荣
C.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使其不断发展进步是西方优秀学校的独特之处
D.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国的大学需要向西方众多知名大学学习
(2012年 国考)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6、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通过语境提示词“不断求知”,我们得知作者强调的是不停的勤奋地学习。所以选择A选项。
27、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文段的含义是“高校博物馆目前没有条件做到免费开放”,所以这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不是超前(因目前其它博物馆可以做到)的话题。所以选择A选项。
28、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这样我们实际上就感觉不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表明信用卡把交易行为从“具体”变为“抽象”了。所以选择B选项。
29、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固执和保守”是人的天生性格问题,所以很容易排除 A和C两个选项。第一个空格的主语是孩子,很少用“单调”这个词来修饰人,所以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30、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格处的主语是某种业务,很少用“频繁”和“发达”两个词语两修饰。“有利可图”是主观情况,“节节攀升”是客观现实,文段是一个客观的陈述。所以选择A选项。
31、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大师们浩瀚的经典”很少用“重大”来形容,所以排除B选项。“束缚”一词多用来形容人,所以排除C选项。语境的含义是对权力的制约,不是限制,所以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32、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得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话题,而不是强调纷争,也不是强调历久弥新,所以排除前面三个选项。同时“可意会不可言传”和“妙处”搭配最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33、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所以排除B选项。公共困难问题一般急于解决。所以选择A选项。
34、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人们的忙碌”不可能是“古建筑更加凋零”的原因,所以首选排除A选项。文中没有涉及“误解”的问题,“麻木”的程度稍重。所以选择B选项。
35、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辨析题。“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兼收并蓄”形容的多是一个事物,“此消彼长”和文中含义并不相符。所以选择D选项。
36、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质疑”不是“完全否定”,所以排除“一文不值”和“百无一用”。“瑕疵”是指小的缺点,而缺陷则是某一方面的缺失,词义过重。所以选择 D选项。
37、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语境中强调“长达600年的探索”,所以选择并非“一蹴而就”和“摸索”。所以选择A选项。
38、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对于未来我们可以规划和展望,所以排除BC两个选项。同时,文中强调通过智慧,所以用“规划”胜于“展望”。所以选择D选项。
39、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文中“提出主权”不涉及“方法和明确”,所以首先排除C和D两个选项。“干预”的含义是过问,相对于“限制”词义较轻,比较合适。所以选择A选项。
40、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文中不涉及“刻意”“直接”锻炼的问题,所以首先排除C和D两个选项。同时“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不是“紧张”而是比较的多,所以选择“繁琐”。所以选择B选项。
41、B.[解析]通过第一个空排除A、D。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通过第二空排除C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42、D.[解析]第一空心灵层面的东西是无形的,排除A、C,根据最后一空“历史”排除B.
43、A.[解析] 第一空与“艰辛晦涩”相反相对关系即“妙趣横生”,排除B、D。第二空排除C项,“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4、B.[解析]通过最后“形成众多流派”表示一定存在变化,第一空排除C、D,最后一空排除A“标新立异”。
45、A.[解析]第一空应与“羞愤”同义项且比其语义轻,所以排除B、C、D.
46.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式,文段的前两句话论述了历代的政治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早已看清权利私有制会危害到国家的发展,具有醒世作用。但是不能融入到权利力量之中,只能转变成为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文段最后一句总结前文解释了“咏史”之所以具有历史悲剧感的原因。由此得知D项为最合理的答案。所以选择D选项。
47.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通过文段行文脉络来看,文段重点内容出现在最后部分,前文起到了解释作用,解释了豆浆价格为何高于牛奶的原因。B项为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所以选择B选项。
48.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通过对原文内容概括可知,文段通过对伊顿语言得以验证的事实来说明国民创造能力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意图推断题的答案标准来看,C项为引申最合理的一项。所以选择C选项。
49.A.[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通过对前文分析可知,人民针对现代事物的品质产生了质疑,从深层次来看质疑的是现代的科技对食品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看来C项最符合前文的语境。所以选择A选项。
50.B.[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重点说明了企业运行中各个环节应紧密合作的重要性,所以言外之意是在题型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整合。所以选择B选型。
51.A.[解析]文段首句并列结构,分别从诗人和知音两个角度谈其对诗的作用。第二句列举具体的诗词为例子,说明诗歌的意象及其影响。对应文段,关键词为诗、知音、意象。正确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