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将低碳经济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后文作者列举了美、欧、英、日等各国的实例,旨在说明各国都热衷于低碳经济。所以选择B选项。
30.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题干采用的对比手法,将以前和现在苗族妇女的价值观、蜡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苗族妇女价值观念的转变导致了蜡染技术的退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31.B[解析] 本题是较为简单的递推题型,通过观察题目可以发现后一项在前一项的二分之一附近,进一步考察,发现69=(139-1) ÷2,35=(69+1) ÷2,17=(35-1) ÷2,9=(17+1) ÷2,故所求项为(9-1) ÷2=4,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32.B
33.A[解析] 本题也是通过对相邻两项做和得到的新数列进行分析求解。除了找对两两做和的方法之外,本题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质数列的敏感性,因为两两做和之后得到的新数列为质数列,如果发现不了这一规律仍然无法选出答案。
两两做和:0,2,1,4,3,8
2, 3, 7, 11 质数列,下一项为13
所求项为13-8=5,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如果不够仔细可能会将本题看做奇、偶数项分别为一数列,奇数项:0,1,3,似乎为二级等差,那么所求项则为3+3=6,就会得到错误选项B。注意,偶数项:2,4,8,12并不是常规数列,并且,如果题目中考察的规律真的是奇、偶数项分别为一数列,那么题目中的项目数应该会更多。
34.D
35.C
36.A.[解析] (本题为直接计算类题目)原式可被7整除。所以选择A选项。
37.C.[解析] (本题为余数类题目)要使得取出的数任意两数的和不能为7的倍数,可以从余数来考虑。7的余数有123456和0,对于0即7的倍数而言,最多只能选择1个数。对123456这些余数而言,最多只能选3个,即(1,6)(2,5)(3,4)这三组中任选一个。50/7=7……1。共有7大组,所以可以选择7×3=21,加上一个7的倍数,再加最后的50,共有23个。所以选择C选项。
38.B.[解析] (本题为排列组合类题目)用捆绑和插空。首先把三枪连在一起的看作一个整体,看作一枪,那么命中的有两枪。有四枪不中,共有5空。5个空隙中插入中的两枪,故为A25=20。所以选择B选项。
39.A.[解析] (本题为几何类题目)阴影部分面积为π(22-1)=3π,空白部分面积为π(32-22+1)=6π。故面积比例为1:2。所以选择A选项。
40.C.[解析] (本题为比例类题目)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20米处。所以甲乙的路程比为100:80,故有速度比为5:4。现在得知乙的路程为100,那么甲的路程应为125。5:4=125:100。所以选择C选项。
41.D.[解析] (本题为和差倍比类题目)由“3份甲种糖和2份乙种糖 ”比“2份甲种糖和3份乙种糖” 贵1.32元,可以知道1份甲种糖比1份乙种糖贵1.32元。而1千克糖有5份,故答案为1.32×5=6.6。所以选择D选项。
42.C[解析] 比较正放与倒放,瓶子总容积不变,饮料体积也不变,所以空余部分容积一样,也即瓶子总容积相当于20厘米瓶身,而饮料占了15厘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43.B.[解析] (本题为容斥原理题目)由三种元素集合的公式,假设三种竞赛都参加的人为x,得到总人数为32+27+22-12-14-10+x=45+x。再根据“有22人参加语文竞赛,参加了语文和英语的有14人,参加了数学和语文两科的有10人”可以知道同时参加三种竞赛的至少有2人(14+10-22=2),故x=2。所以最终结果为45+2=47。所以选择B选项。
44.C.[解析] (本题为工程类题目)设三根水管的效率分别为x,y,z。列出方程
(x+y+z) ×1=1;(x+y) ×4/3=1;(y+z) ×5/4=1。解出y=11/20,所以工作时间为1/y=20/11。所以选择C选项。
45.A.[解析] (本题为鸡兔同笼类题目)列方程,设鸡有X,兔有Y。X+Y=18;10X/3+5Y=70。解得X=3。所以选择A选项。
46.D.[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前5幅图中图形的数量分别为6、4、2、2、4,所以第6幅图中图形数量应该为6。即图3、4对称,2、5对称,1、6幅图对称。而且,3、4全为弧线图形,2、5为直线图形,图1为弧线图形,图6也应该为弧线图形。所以选择D选项。
47.C.[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前5幅图都是侧面的骰子数最小,顶面的骰子数居中,前面的骰子数最大。所以第6幅图也应该满足这样的规律。所以选择C选项。
48.A.[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前5幅图都含有圆形,选项中只有A含有圆。所以选择A选项。
49.C.[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前5幅图都有2个部分组成,所以第6幅图中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规律。所以选择C选项。
50.C.[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这道题考查的是连通区域的数量。第1列3幅图由1部分组成,第2列3幅图由2部分组成,第3列3幅图由3部分组成。所以选择C选项。
51.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人们由于经济不景气而放弃大宗商品的购买,如房、车、出国旅游等。(2)人们在强烈的购物欲望的驱使下,要去购买廉价的商品。A选项中并不是由购物欲望驱使,B选项中出国旅行并不廉价,C选项中还是购买了大宗商品,D选项中外出吃饭相对买房是廉价商品,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52.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企业选择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拓展;(2)穷尽一个领域后要向其他地域转移。A选项中并不是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穷尽,B选项中在统一区域内进行营销,但并没有向其他地方转移,C选项中并不是一个企业不断夸张市场。所以选择D选项。
53.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消费者花销的是现实中的金钱,而非虚拟的;(2)花费的对象必须是网络游戏而不是其他。所以选择D选项。
54.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权重是对某种指标所具有的;(2)权重是对指标的重要性的评定。D选项中并没有提到指标的重要性,所以选择B选项。
55.A.[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维特效应是由一宗自杀事件所引起的连锁自杀反应;(2)连锁效应的产生是由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造成的。B、C选项不是由媒体报道所致,而D选项中媒体报道的不是自杀事件,且也没有引发连锁反应。所以选择A选项。
56.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人的工作积极性由两方面决定(1)客观报酬;(2)人们对报酬是否感到公平的主观心理感受。A、C、D都符合定义。B选项中并没有提到主观公平感受,所以选择B选项。
57.B.[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受到负面的暗示,导致负面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B选项中,负面事件的情势得以控制,并没有越来越大。所以选择B选项。
58.A.[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商品或服务是相同的;(2)因为接受者的不同而定价不同。C、D选项中商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B选项是因为地点不同而不是接受者不同而定价,所以选择A选项。
59.A.[解析] 解题的关键点在于(1)之所以说是恐吓,是因为夸大的是生活中的危险和威胁;(2)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