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sp; )
A. 普通人和公众人物应该具有同等的道德责任
B. 失真评价会影响公众人物对道德义务的履行
C. 更多的道德责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承受舆论批评
D. 公众人物正是因为没有尽到道德责任才会受到舆论批评
【解析】C,题目中的出的结论是“名人应该要承担责任”,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是因为“名人地位高,所以责任重”。只有C选项说明,责任和批评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其他选项无关排除。
79、某市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优良水平,严重污染天数不足15天,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少了4天。由此可知,今年的空气质量好于去年。
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
A. 该市去年关停了几家重污染企业
B. 该市今年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
C. 该市的严重污染时段一般在下半年
D. 该市环保部门今年更新了空气检测设备
【解析】 C,题目中的出的结论范围是“今年环境好于去年”,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只涉及“上半年”的数据。所以补充一个下半年的反面论据。
80、某市人口普查结果显示,35岁以上单身男性人数是35岁以上单身女性的1.5倍。显而易见,除非这些男性中的一些人娶外地女性为妻,否则这些单身男性中的一部分将被迫一直保持单身状态。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
A. 这些单身男性持有“先立业再成家”的观念
B. 本市单身女性中外出务工的较多
C. 这些单身男性不愿娶比他们年龄大的女性为妻
D. 这些单身男性倾向于娶与他们同龄的女性为妻
【解析】D,题目中的出的结论同意替换为“如果不娶外地人,本地男生会单身”,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是因为“单身男性比女性多”。要想得到这样的结论,必须补充一个论据,本地男人不会娶除了35岁的女人以外的人。
81、由于销量过少难以回收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因此,制药厂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就会遭受经济损失。
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
A. 一些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对其他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B. 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的研发会推动医学的进步
C. 相对经济效益,有些制药厂更注重社会效益
D. 药物生产数量越大,每个单位的药物平均成本越小
【解析】A,题目中的出的结论是“生产罕见疾病药物,会有经济损失”,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是因为“罕见疾病药物销量小,收不回成本”,要想,必须要排除其削弱这一论证,可从论据上补充销量不小;可从论点上反驳不会有损失;可从论证方式上拆除销量个经济损失之间的必然联系。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举反例从侧面说明,罕见疾病的药物不会卖的少,削弱。B、C属于典型的无关选项,因为题目并不涉及医学进步和社会效益的关系。D选项属于补充一个正面论据,支持。
82、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
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
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
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
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 )
A.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
B.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
C.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D.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解析】A,直接选项代入。
83、在过去五年中,某地所有家庭所购买衣服的平均价格增长了50%,但在平均家庭消费支出中,购买衣服支出所占比例没发生变化,因此,所有家庭的平均消费支出在这五年中也增长了50%。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
A. 在这五年中,所有家庭在购买衣服上的平均花费没有变化
B. 在这五年中,所有家庭所购衣服的平均数量没有变化
C. 在这五年中,该地的家庭数量增加了50%
D. 在这五年中,该地所有家庭用于购买衣服的支出总和增长了50%
【解析】B,题目中的出的结论是“家庭的平均消费支出在这五年中增长了50%”,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是因为“家庭所购买衣服的平均价格增长了50%,但在平均家庭消费支出中,购买衣服支出所占比例没发生变化”。要想加强,须补充买衣服数量没变化。
84、甲、乙、丙、丁四名青少年拥有手机、电脑、相机三种电子产品的情况如下:
①只有一个同时拥有手机、电脑、相机
②有三个人拥有手机,有两个人拥有电脑,只有一个人拥有相机;
③每个人至少拥有三种电子产品中的一种;
④甲和乙是否拥有电脑的情况相同(要么两个都有,要么两人都没有);
⑤乙和丙是否拥有手机情况相同;
⑥丙和丁是否拥有手机的情况不同。
拥有相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C,典型的假设法。发现手机概念提到次数最多,因此确定先观察②⑤⑥。三人拥有手机,所以如果乙和丙都不拥有,则得不到②三人拥有手机。因此乙和丙必须有手机,通过⑥得到丁一定没有手机,从而甲一定有手机。在根据②得到只有一人有相机,且也只有一人三个东西都有,所以丁一定没有相机,且丁一定要有电脑。顺藤摸瓜电脑看④得到如果甲乙都有电脑,则有三个人有电脑,和题干矛盾,所以甲和乙都没有电脑。最终只有丙有电脑。因此三种都有的只能给丙。
85、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通过对木料的检测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年份。因此,通过古建筑中幸存的木料,就可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
上述论述基于的假设是( )
A. 古建筑中的木料在使用前没有闲置很长时间
B. 古建筑大量使用木料作为建筑材料
C. 一栋古建筑的建造通常只使用一种木料
D.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使用最耐久的木料建造的
【解析】A,题目中的出的结论是“通过树木可以判定古建筑年代”,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是因为“木料可以确定砍伐年代”。所以只有A选项补充了一个前提说明坎下来的树木立马会以用来做古建筑。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86~90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综合实力不断实现大跨越。1979-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2.8%,中国增速为9.8%,广东增速则达13.3%。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速,推动广东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自1989年开始,广东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一直保持首位,到2012年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在1/10至1/8之间。
2012年,民营经济达29319.97亿元,占GDP比重为51.4%;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467.82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9.1%;民间投资10177.2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2.7%,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内生增长的主力。
2012年,广东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77公里,比1978年增长1.6倍;公路通车里程19.5万公里,增长2.7倍;民用航线里程185.1万公里,增长88.1倍;管道输油(气)里程6448.01公里,增长82.7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4.08亿吨,增长49.5倍。改革开放之初尚无的高速公路在2011年实现通车里程5049公里,首次突破5000大关,2012年进一步提高到5524公里。
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396.35元,比1978年增长55.0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58.56元,比1978年增长39.3倍。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4.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7.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31.67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2.9平方米。
86、1979-2012年,广东经济年均增速约为世界经济增速的( )倍。
A.1.4
B.3.5
C.4.8
D.10.5
【解析】 C,广东经济年均增速为13.3%,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为2.8%,4.8。
87、2012年,广东税收总额约为( )亿元。
A.12273
B.13173
C.19312
D.57043
【解析】B,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467.82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9.1%,则全省的税收总额为13173。
88、广东高速公路在2012年实现通车里程比2011年增长约( )。
A. 9.4%
B. 109.4%
C. 270%
D. 370%
【解析】 A,广东高速公路2012年通车里程5524公里,2011里通车里程5049公里,增长率为9.4%。
89、1978年,广东的下列四项数据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管道输油(气)里程<铁路营业里程<民用航线里程<公路通车路程
B. 管道输油(气)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民用航线里程
C. 民用航线里程<公路通车里程<管道输油(气)里程<铁路营业里程
D. 民用航线里程<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业里程<管道输油(气)里程
【解析】 A,1978年,管道输油(气)里程为=77.0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为=991公里,民用航线里程=2.08万公里=208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为=5.27万公里=52700公里。
9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12年广东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
B. 2012年广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比1978年大
C. 197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高
D. 197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比农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大
【解析】 D,A选项,2012年广东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2.7%,超过一半,正确。B选项,2012年广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9.5倍,比1978年大,正确。C选项,197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85元,城镇高于农村,正确。D选项,1978年广东城镇居名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4.4-27.3=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31.67-22.9=8.77平方米,城镇小于农村,错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91~95题:
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61.1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万人,毕业生51.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468.1万人,毕业生63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960.2万人,毕业生678.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435.9万人,毕业生799.0人。初中招生1496.1万人,在校生4440.1万人,毕业生1561.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95.4万人,在校生9360.5万人,毕业生1581.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6万人,在校生36.8万人,毕业生5.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94.7万人。

91、2013年,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相差最小的教育层次是( )。
A. 研究生
B. 普通本专科
C. 中等职业教育
D. 普通高中
【解析】 A,A选项,2013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1.1万人,毕业51.4万人,相差9.7万。B选项,普通本专科招生700万,毕业638.7万,相差61.3万。C选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98万,毕业678.1万,相差19.9万。D选项,普通高中招生823万,毕业799万,相差24万。
92、2013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比2012年大约( )。
A. 减少7.4%
B. 减少8.4%
C. 增加7.4%
D. 增加8.4%
【解析】 A,中等职业教育2012年招生754人,2011年招生814人,增长率为=-7.4%,即减少7.4%。
93、我国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总和最多的年份是( )年。
A. 2009
B. 2010
C. 2011
D. 2012
【解析】B,2009年招生人数总和为640+869+830=2339万,2010年招生人数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