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费用=150×1.5+100×3=525万元。故答案为D。
60. 解析: 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分析甲获胜的情况可得:所求概率=0.8×0.8+0.8×0.2×0.8+0.2×0.8×0.8=0.896。故答案为C。
61. 解析: 本题考查数量类里面直线与面的数量。前三个图形面的数量为4,5,6,第四个图形应为7个面,前三个图形外围直线数为3,4,5,第四个图形外围直线数应为6。因此,本题答案为B。
62. 解析: 本题考查位置类第三个图形每次向上移动一格,并且每组图形中图形种类数和个数一致,所以本题答案为A。
63. 解析: 本题考查样式类图形推理的观察方向,1、4、6为从上往下看,2、3、5为从下往上看,所以本题答案为D。
64.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样式求同。观察题干四幅图形,每相隔两幅图形所构成的立体图形元素相同,即①③相同,②④相同。且在①③中短箭头为立体图形,在②④中短箭头为平面图形。第五幅图形应与①③保持一致,选择短箭头为立体,长箭头为平面的图形,排除B、D;另一侧为圆柱形非圆筒形,只有C项符合。故答案为C。
65. 解析: 每个图形均由外框和内部阴影两个图形相交。第一列两图相交的公共边分别为2,1,1,第二列分别为3,2,1,第三列分别为1,0,?,由2-1=1,3-2=1可知:每列第一行公共边数量-第二行公共边数量=第三行公共边数量,则问号处公共边数为1-0=1。故答案为B。
66. 解析: 海马和河马并列,礁石和珊瑚并列。A项海龙和海马并列,但海葵是动物,珊瑚不是,所以排除;C项海马和木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排除;D项海马是动物,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分泌物,但第二组海带是植物,排除。故答案为B。
67. 解析: 港湾的作用是停泊,公路的作用是运输。A项、C项都不是功能的对应,排除;B项法庭的作用是审理案件,而非诉讼,排除。故答案为D。
68. 解析: 爆胎会引起事故,出了事故能获得保险。旱灾会导致减产,能获得补贴。A项论坛的作用是交流,所以排除,B项三个词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C项电力是一种能源,排除。故答案为D。
69. 解析: 海关的作用的检查,其工作职责和关税有关;光缆的作用是通讯,和网速直接相关。B项过滤的作用不能是净化,所以排除,C项树林的作用不能是氧气,而且制造氧气,排除,D项沙漠的作用不是骆驼,排除。答案为A。
70. 解析: 树根是树雕的原材料,根雕是一种工艺品。粘土是唐三彩的原材料,唐三彩是一种古董。A项,风筝不是一种春天;C项易排除;D项混凝土不是一种建筑。故答案为B。
71. 解析:谎言就是欺骗,诤言就是劝诫。谣言不一定就是在抱怨,BC明显不具有对应关系。故答案为D。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72. 解析: 竞争可能会导致淘汰,判断可能会导致失误;而且竞争、判断均是中性词,没有贬义或者负面意思。惊吓一般都会导致失色,疏忽和亏损不是中性词。故答案为D。
73. 解析: 考查象征关系。白发象征着沧桑,乳牙象征着稚嫩。其他各项均不存在对应的象征关系,故答案为B。
74. 解析: 题中三词是逐一包含关系,范围在变大,亲属包含家属,家庭包含亲属。只有D符合这种关系。A项三个词代表三个年龄;B项是等级在升高;C项也是并列关系。故答案为D。
75. 解析: 赛事需要裁判,书稿需要编辑。故答案为A。
76. 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生理节奏被破坏,人们的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A选项说坐飞机到不同时区也会产生头疼反胃溃疡,说明人们的免 疫并不和昼夜交替节奏一致,时差也会导致人们的免疫能力降低,所以具有削弱作用。选项B说熬夜会诱发胃溃疡病症,熬夜是一种不遵循昼夜交替的作息习惯,诱发病症属于加强的选项;选项C说的是长跑对免疫题目的影响,属于无关选项,排除;选项D说的是正常饮食与否对免疫系统对影响,与论点无关,排除。故答案为A。
77.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可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面积,选项A是用例证的方式加强论点,所以 选择A。选项B只是说是否引起干旱或火灾,并未说明对火灾面积的影响,属于话题不一致,排除;选项C说的是海水温度变化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属于话 题不一致,排除;选项D说的是北冰洋对火灾面积的预测,属于话题不一致,排除。故答案为A。
78. 解析: 本题属于归纳推理类。题干中的主要内容是说两组人进行不一样的活动,虽然血压、耗氧量以及心排血量没有差异,但是第一组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说明脑力活动并不影响体力,但是会让人们有认知偏差。所以选择A。选项B中两组志愿者体能素质十分相近,题干中并没有相关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C说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题干中也没有相关的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D中提到的信息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故答案为A。
79. 解析: 题干论点为:细菌像人类的简化版本,是有自我意识的,C选项指出,细菌除了吃喝繁殖之外没有别的意识,所以本题答案为C。
80. 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选项D说吸烟有害这一结论至今难以改变,说 明并没有出现结论过期的情况,具有削弱作用,所以选择D。选项A、B、C都以例证对方式说明很多知识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具有加强作用,排除。故答案为D。
81. 解析: 结构比较题型,重点看题目推理方式的比较,五岳归来不看山,是指五岳为天下山之首,B选项桂林山水甲天下,也是指桂林山水是天下最好的风景,所以本题答案为B。
82. 解析: 本题属于归纳推理类题目。题干中提到选择原谅冒犯者,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D选项说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感化冒犯者,根 据“可能优先原则”,所以可以推出;选项A“唯一”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选项B“必然”的表述过于绝对,另外根据充分条件的逻辑性质,否定前半句不能得出必然结论,排除;选项C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故答案为D。
83. 解析: 归纳推理题,题干中总体在陈述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也在增加,根据整体优先原则,本题答案为C。
84.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担心蚊子传播HIV是不必要的。选项C说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说明HIV的血液并不会进入到下一个人的体内,也就是无法进行传播,所以具有加强作用。选项A“并不总是拥有病毒”说明还有有存在病毒的可能,所以不具有加强作用;选项B“不一定立即叮咬下一个人”的表述不全面,也具有传播的可能,排除;选项D“孩子身上极少发现病毒”并不代表不发现,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故答案为C。
85.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选项D说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也就是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可以都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所以能够加强论点。选项A二氧化碳和干冰不属于矿物,与话题无关,排除;选项B不同矿物晶体会变色,并未提到化学成分,属于无关选项,排除;选项C与题干论点无关,排除。故答案为D。
86.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增加能源使用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选项A中没有减少碳排放量。故答案为A。
87. 解析: 定义关键词“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是公民们参加决策过程”、“化解冲突”,A项宣传部有倡议,群众有积极反应,符合定义;B项居民 向人大投诉问题,而不是与政府部门交流,而不是决策的事情,不符合答案;C项政府要引进生产线,与村民座谈沟通,符合定义;D项政府的行为因群众的10万条反馈二缓行。故答案为B。
88.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选项B中数学课程是学校课程中明确规定的,故不属于定义。故答案为B。
89.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为达成合作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资源”。选项D违约金不是为达成合作所需要的资源,故不属于定义。故答案为D。
90. 解析: 社会方言的关键词为“社会群体不同性质而形成的预言”,C项中法律术语是由于专业性,无论什么群体都同样使用这些语言,所以C不符合。其他选项是以不同群体为基本形成的语言。故答案为C。
91.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选项中是标志物的只有选项C红绿灯。故答案为C。
92. 解析: 在A选项中,陈某属于妄想,不属于行为特点①,所以排除;在B选项中,林某迟到属于违纪行为,且有明确的动机,不属于②③,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吴某有明确的动机,不属于③,所以排除。故答案为D。
93.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标准”。选项C中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故不属于定义。故答案为C。
94.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选项A仅是物质贫困,不属于定义。故答案为A。
95.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选项A不涉及第一印象,不属于定义。故答案为A。
96. 解析: 本题求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即基期量的计算:59260/(1+7.9%)≈59260/1.08=54870,实际值比它略大,只有B符合。故答案为B。
97. 解析: 本题考查比重计算,结合表格数据,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契税三部分增收总额为81.7+67.44+554.07,故可得比重为(81.7+67.44+554.07)÷(59260.61-54921.79)≈700÷4300≈16.3%(54921.79是第一小题计算得出)。故答案为D。
98. 解析: 本题考查间隔增长率算基期,2013年增长率为-16%,2012年增长率为-16%+22.9%=6.9%,则间隔增长率为-16%+6.9%-16%×6.9%≈-10.1%,故可得2011年1~6月全国关税收入约为:1212.1÷(1-10.1%)≈1350亿元。故答案为B。
99. 解析: 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A、B分别为14.2%和6.6%,C对应增长量明显很小,直接排除;而契税增长率为554.07÷(1946.07-554.07)=554.07/1392>30%。故答案为D。
100. 解析: ①考查混合增速,第二季度中每月增速均不低于7.9%,可知第二季度增速高于7.9%,而上半年整体增速为7.9%,整体增速介于一二季度增速之间,可知第一季度增速低于7.9%,该说法正确; ②下半年税收总收入的增长趋势在材料中没有提到,该说法不能得到; ③说法如果成立,则税收增长1313.78亿元,则增长率提高1313.78/54921.79>2%,即高于2个百分点,矛盾,故不成立; ④企业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之和为14963.38+14319.5=29282.88,明显小于59260.61的一半,该说法不对。 综上,只有①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101.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人口增长的理解,全年的增加人口即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135404-(1635-966)=134735万人,直接计算尾数即可。答案为C。
102. 解析: 2012年全国就业人员比2011年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了1188万人,所以乡村就业人员减少“1188-284=904万”人。故答案为B。
103. 解析: 本题考查增长率的比较。2012年男性人口的增长率是327/(69395-327)、女性人口的增长率是342/(66009-342)、城镇人口的增长率是2103/(71182-2103),结合分数性质即可比较出大小,城镇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故答案为B。
104. 解析: A选项,相关数据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本说法不对;B选项,增长量比较只需比较“基期量×增长率”即可,明显前者大于后者,故本说法不对;C选项,该选项设置了一个转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