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4-476-1-198= 874×476+199,结果应该为1。所以选择A。
25.[答案]A。[解析] 三科总和为93×3= 279;语文、数学总共180分,那么语文、英语总成绩187,所以英语为279-180=99;数学为 279-187=92;所以语文为88分。
26.[答案]A。[解析] 第一二个图形叠加,正方形区域内的线条去同存异。
27.[答案]C。[解析] C项后两个图形组成前一个图形。
28.[答案]A。[解析] 题干组中的三个图形呈现的规律是每个小方块依次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答案符合该规律的只有A选项。
29.[答案]C。[解析] 前后对称。
30.[答案]A。图形中的几块弧形区域分别以不同的速度顺时针旋转。所以应选A。
31.[答案]C。[解析] 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题干的结论为这类药物可同时有效地减少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而无显著的副作用,理由是发现少量口服某种安定物,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能够被这类安定药物有效地抑制,可使人们在测谎的测验中撒谎而不被发现,同时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假设测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类似,否则就无法得到这样的结论。
32.[答案]D。[解析] 本题属于解释型题目。两个不同时代大学生供给量没有太大变化,但工资相对水平发生变化,那么说明高中文凭工人的供给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D。
33.[答案]C。[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题干的结论是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对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理由是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根据这个意义,A实际上不一定大量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支持结论;B是不对的,如果超量耗用植物生成的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也会产生温室效应。C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可以得到这个结论的。D说的比较绝对,没有考虑到绿色植被和森林破坏的情况。
34.[答案]B。[解析] 本题属于三段论,可以应用图示法,

要得到题干“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这个结论,那么必须保证管理得法与关心教师福利是同一个概念,这样才能得到这个合理的结论,所以选择B。
35.[答案]A。[解析] 本题属于评价型的题目,题干结论为人们对于搭乘飞机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理由为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超出80万,而在自1990至1999年的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空难的还不到500人,而在这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罹于空难的还不到25人。要评价这个论述正确性,主要是要指出全世界平均每年采用地面交通和航运的人数进行对比,二者人数比例与死亡人数相对比,就是计算出死亡概率来,如果概率相当,那么还是要恐惧的,如果乘飞机死亡概率很小,那么还是不用担心的,所以选择A。
36.[答案]C。[解析] 本题属于假设前提型题目,结论为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一万倍。理由是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由于从平均储藏量到能源含量,到勘测面积,上述比例关系需要判断Ⅰ和Ⅱ必须作为必要条件,至于判断Ⅲ由于不涉及开采问题,所以不是必需假设的。
37.[答案]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给出了结论为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它含钙丰富的食物来取代菠菜,至少和菠菜一起食用,理由为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含有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有力地阻止人体对于钙的吸收。要削弱这个结论,那么就要指出不用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来代替菠菜,也能摄入足够的钙。所以选A。
38.[答案]A。[解析] 两个特长生都是共产党员,则共有两个北方人(包括大连人),一个福州人,三个共产党员(包括两个特长生),共有6个人,所以是有矛盾的,其他都是可能的。
39.[答案]D。[解析] 本题属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型题目,要应用图示法,所有围棋爱好者有一部分爱好武术,但是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所有围棋爱好者不可能都爱好健身操。否则就会发生冲突。
40.[答案]B。[解析] 本题属于结论型题目,根据必要条件的有效推理,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但是却不能得到逐年缓慢上升的结论,只能得到不明显下降的结论。而根据科学家对于活动性的揭示,可以得到Ⅱ是正确的。而Ⅲ是无法从题干得到的结论,是主观的推断,所以选择B。
41.[答案]B。[解析] 题目反映了因奶品公司未如约履行送奶服务,最终给客户赔偿的整个过程。
42.[答案]C。[解析] 题目反映了食物引起中毒,有关机构予以严查的经过。要强调的是“停业整顿”一定是在情况调查清楚之后的措施。因此答案是C。
43.[答案]A。[解析] 本题要注意之处就是因为“起火”,所以消防队首先赶到现场。
44.[答案]B。[解析]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45.[答案]D。[解析]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46.[答案]D。[解析] 回答本题只需抓住“平等主体的当事人”这一要件即可。买卖合同、运输合同、房屋租赁合同都符合“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这一要件,只有农民土地承包合同的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承包人一般是农村集体的成员,不符合这一要件。
47。[答案]D。[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一些有关《行政许可法》的背景知识。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可以判断出商品价格不在行政许可的范围之内。
48.[答案]B。[解析] 法院不属于行政部门。
49.[答案]B。[解析] A选项显然不正确,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从定义中不能得出C选项所示内容。D选项明显不正确。所以答案是B。
50.[答案]C。[解析] A、B选项描述都不够全面,D选项所述内容在定义中没有体现。
51.[答案]B。[解析] A选项不符合“同一项财产”这一要件,两个儿子只是对自己的那一半财产有权利、义务。C选项由于所占股份比例的不同,每个人的权利、义务是不相同的。D选项是干扰项,按照有关法律,合伙关系人对合伙开办的公司享有同等的权利、义务,即使在权利、义务方面存在内部约定,也只对内部发生效力,对外无效。但仅就本题来说,两个合伙人的义务是不相同的,因此D选项不符合定义。
52.[答案]C。[解析] C选项不符合“同一种商品”这一要件。
53.[答案]B。[解析] 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机关,赔偿原因是“违法行使行政、侦察、检查、审判、监狱管理等职权,侵犯公司、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只有B选项符合该定义。
54.[答案]A。[解析] B项是一般共同犯罪,而犯罪集团是特殊共同犯罪。A符合。
55.[答案]C。[解析] 上网一族不符合“同一民族的人们”这一主体要件,因此答案是C。
56.[答案]B。[解析] 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57.[答案]C。
58.[答案]D。[解析] 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第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第三,保证港澳台高度自治(除外交和国防外)和繁荣稳定。第四,长期不变。
59.[答案]D。[解析] 证据的基本特征是证明力和证据能力。
60.[答案]C。[解析]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最深处,死海是世界大陆地的最低点。
61.[答案]C。[解析] 干扰项为B,但诉讼和仲裁都具有法律强制力。
62.[答案]A。[解析] 法律权利的核心和基础是自由权。自由权,即权利人可以自主决定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
63.[答案]A。[解析]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64.[答案]C。
65.[答案]B。[解析]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本题主要在阐述“联系”这一哲学道理,因此答案是 B。
66.[答案]D。[解析] 选举法第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67.[答案]B。[解析] 人民法院享有独立的审判权。
68.[答案]C。
69.[答案]D。
70.[答案]B。
71.[答案]D。
72.[答案]A。
73.[答案]A。
74.[答案]D。
75.[答案]D。[解析]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喜剧作家。
76.[答案]BCD。[解析] 第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第二,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第三,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第四,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第五,不溯及既往原则。
77.[答案]ABCD。
78.[答案]ABCD。[解析] 公共组织的领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领导行为与过程;二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因此,增进公共组织领导有效性的方法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79.[答案]ABC。[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可见当事人本身没有抗诉权。
80.[答案]ACD。[解析] 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