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51 ( 单选题 ) 北京-AA51.关于变态反应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B. 过敏症这一术语是由冯·皮尔凯提出的
C. 最初将过敏视为对身体有害的变态反应
D. 贝拉·锡克因在该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52 ( 单选题 ) 第2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A. 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 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 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 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
53 ( 单选题 ) 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A. 对引发过敏原的毒素进行了系统整理
B. 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
C. 扩大了会导致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的范围
D. 界定了导致变态反应的免疫系统的缺陷
54 ( 单选题 ) “毒素假设”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
A. 一接触过敏原即发生变态反应
B. 为何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敏原
C. 变态反应类似于驱逐反应
D. 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
55 ( 单选题 ) 这篇文章暗示我们:
A. 变态反应并非对身体一无是处
B. “蠕虫假设”略胜“毒素假设”
C. 有些过敏是可以主动避免的
D. 过敏症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
资料分析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著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腕兵法》确有其书。
56 ( 单选题 ) 唐代杜牧对《孙子兵法》的观点是
A. 现存版本是根据原著缩减而成的
B. 是由多位作者合著而成的
C. 是后人以孙膑的名义写成的
D. 前部分由孙武完成,孙膑完成后续成书工作
57 ( 单选题 ) 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曾经失传上千年
B. 班固称其为《吴孙子》
C. 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
D. 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已无相关记载
58 ( 单选题 ) 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A. 《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
B. 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
C. 《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
D. 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
59 ( 单选题 ) 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A. 书写文字
B. 陵墓特征
C. 陪葬物品
D. .简册特征
60 ( 单选题 ) 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A. 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 银雀山汉墓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 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 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资料分析采集蝴蝶标本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非常流行。英国大蓝蝶的标本很受欢迎,它不很大,也不很蓝,并不特别美丽,但数量稀少,且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标本。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有人呼吁保护它。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九年之后,保护区内的大蓝蝶种群灭绝了。此后,虽然保护区越来越多,但是大蓝蝶的数量越来越少。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只剩下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每年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卵被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大蓝蝶幼虫孵化出来,就以花为食,大约两周,在蜕了三次皮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红蚁。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将其带回蚁巢,为了得到蜜汁,它会用触角拍打它。蜜汁分泌完时,幼虫就有生命危险,这时它会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它是蚁巢中的一员。
大蓝蝶幼虫要在蚁巢中整整待上十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还以红蚁的卵和幼虫为食。但是大蓝蝶幼虫仍然面临重重危险。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足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而让工蚁杀死它;如果蚁巢规模太小,或者又来了另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最终也会饿死。
但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地面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因为草太高会遮住阳光,蚁巢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当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本来还有野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草的生长,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使野兔的数量锐减99%。草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蜜汁,但它们能识破伪装,将大蓝蝶幼虫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等人们发现这一奥秘,已经太迟了,英国大蓝蝶灭绝了。
为了让大蓝蝶再次飞翔,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通过割草、放牧控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随之上升。1983年,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到2008年,已有上万只。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
61 ( 单选题 ) 由本文第1段可知:
A. 大蓝蝶在英国对其进行保护前就已经灭绝
B. 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为制作标本而过量捕捉
C. 大蓝蝶标本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蝴蝶难以捕捉
D. 保护区的建设仅起到了保持大蓝蝶种群数量的效果
62 ( 单选题 ) 成年大蓝蝶可以活:
A. 两个月左右
B. 五天左右
C. 两周左右
D. 三周左右
63 ( 单选题 ) 第3段中划线部分提到大蓝蝶幼虫面临的“重重危险”不包括:
A. 巢中有一只大蓝蝶幼虫
B. 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
C. 红蚁蚁巢规模太小
D. 蚁巢中红蚁幼虫数量过多
64 ( 单选题 ) 根据本文,对草地进行管理可以:
A. 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B. 增加百里香花蕾的数量
C. 为红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D. 为兔子提供充足的食物
65 ( 单选题 ) 英国政府保护大蓝蝶的早期措施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评价?
A. 适得其反
B. 画蛇添足
C. 操之过急
D. 鼠目寸光
资料分析《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战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66 ( 单选题 ) 《拿破仑法典》的核心是:
A. 财产关系
B. 社会关系
C. 公民权利
D. 权力结构
67 ( 单选题 ) 根据本文,为什么恩格斯将《拿破仑法典》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A. 在其之后所诞生的宪法法典大多以该法典为效仿对象
B.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资产阶级国家起草的国家宪法法典
C. 用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D. 使革命的任务由推翻封建政权转向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68 ( 单选题 ) 人们会产生拿破仑并未参与《拿破仑法典》制定的误解,是因为:
A. 他反对启蒙主义
B. 感觉他当时戎马倥偬
C. 他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D. 他将立法权完全交给了人民
69 ( 单选题 ) 关于《拿破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于1799年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
B. 习惯上一直被称为《法国民法典》
C. 由当时的参政院修改并讨论通过
D. 在“雾月政变”后开始起草工作
70 ( 单选题 ) 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A. 《拿破伦法典》独特的理念价值
B. 《拿破伦法典》在法国诞生的原因
C. 启蒙思想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刻影响
D.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
71 ( 单选题 ) 已知13+23+33……+n3=(1+2+3……+n)2,问13+33+53……+193=?
A. 19500
B. 19900
C. 20300
D. 22500
72 ( 单选题 ) 某人乘坐缆车下山,发现每隔半分钟就能看到一架对面上山的缆车。如果所有的缆车速度相同,那么每隔几分钟发一架缆车?
A. 0.25
B. 0.5
C. 1
D. 2
73 ( 单选题 ) 在正方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