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配,表示思想层面的“观念”更符合句意。第三空“维护权益”为固定搭配。故本题答案为A。
24.(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品位”意为品质、档次、格调;“品味”意为鉴赏、玩味、品尝等。与前文的“不修边幅”相对应,这里应选“品位”,排除C、D。再看第二空,“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简便;简单直截。与后文的“不带冗余”相对应,这里应选“简洁”。本题答案为B。
25.(答案)A。解析:先看第二空,“力度”指用力的度即用力的层次,一般用大小来形容,排除B、D。再看第一空,具体的“农产品价格”一般用高低来表示,“提升”一般用于表示较抽象的如品质、水平等方面。故本题答案为A。
26.(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解释了公益性岗位的概念,接着以“北京市文明乘车监督员”的例子说明公益性岗位有助于从业者摆脱自我认同危机和焦虑,重新获得自我和社会认同。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公益性岗位的作用,而非定义,故本题答案选D。
27.(答案)D。解析:文段讲了读书的三种境界:首先,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即要爱读书;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要勤读书;再次,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即要善读书。A、B、C三项都只是三种境界中的某一种,只有D项完整地概括了全部,故答案为D。
28.(答案)A。解析:文段说“只要找到了中华先贤创造中华文明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只要找到了……的方法,完全可以……”,B、C两项只强调了“完全可以”后面的内容,没有体现出“只要找到了”这个重要前提,排除。D项范围太大,排除。
29.(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文段说的是“它通过不断积累可以促使通胀发生”,用的是“可以”,而非“将会”、“一定”,由此得出A、C错误,B项正确。D项,原文说的是加剧通胀的“压力”,而非真正的通胀。
30.(答案)B。解析:“这种心态让一些人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来”,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心态的重要性。“激情地投入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而这两种态度产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即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发展高度,本题答案选B。
31.(答案)B。解析:文段强调了正确理念引导对数字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但由此并不能当然推出满足了这一条件,数字技术就可以为文化遗产提供很好的保护,A项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排除。文段提到“马太效应”主要强调的是数字技术会加速弱势文化消亡这一属性,其对强势文化的影响文段未涉及,故C项的“对强势文化有利”属主观臆测,排除。D项“马太效应”并不是数字技术产生后才出现的,只是数字技术的产生使其表现得更突出,故排除。本题答案为B。
32.(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由全球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引出空间太阳能这一论述主题,然后用“不但……也……并且”引导的句子具体阐述了这一技术研究的价值。A项美国等国家对这一技术的态度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C、D两项分别涉及了空间太阳能技术在能源和宇航工业方面的影响,不够全面,且C项“解决”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本题答案为B。
33.(答案)A。解析:教授由人们对濒危动物、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资源这些肉眼可见的人类遗产的保护,引出语言的保护这一话题。通过对语言特点的分析,高度评价了语言作为人类财富的价值,意在提醒人们重视对语言的保护。选项中提到这一点的只有A、D两项。文段并没有对比语言与建筑哪个更值得保护,D项偏离了文段重心,可排除,故A项当选。
34.(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因而不会引发通胀。然后由“不过”一词进行了转折,即不能因此便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国内农产品价格涨起来,则通胀很可能会重现。由此可知,为了避免通胀出现,必须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B项当选。
46.(答案)B。解析:后者是针对前者所采用的治疗措施。因为敏感所以需要脱敏,因为肥胖所以需要减肥。
47.(答案)A。解析:努力工作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低调做事是一种谦卑的态度。
48.(答案)C。解析: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突破,A、C两项符合。但纵向比较,继承是一种坚持,创新是一种突破。故答案选C。
49.(答案)B。解析:恭维比表扬程度深,且为贬义词;迷信比相信程度深,且为贬义词。
50.(答案)B。解析: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且选择和抉择都既可以做动词,又可以做名词。只有B项符合。
51.(答案)B。解析:题干成语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其中“围湖”、“造田”、“饮鸩”、“止渴”都是动宾结构的词语,且“围湖”是为了“造田”,“饮鸩”是为了“止渴”,只有B项符合。
52.(答案)A。解析:剑拔弩张与偃旗息鼓是反义词,刚愎自用与从善如流是反义词。
53.(答案)C。解析:题干中两个成语都是因果关系,只有C项符合。
54.(答案)D。解析:“想当将军的士兵”是“好士兵”的必要条件,“吃得苦中苦”是“为人上人”的必要条件。A项是“常在河边走”是“湿鞋”的充分条件。
55.(答案)D。解析:“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风”是“起浪”的必要条件。B项“己莫为”是“人不知”的必要条件,顺序与题干不符。
56.(答案)B。解析: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57.(答案)D。解析:这句话是在讲姓氏的出处,王、侯、公孙这些姓氏很明显是和爵号有关。
58.(答案)D。解析: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对于一般人来说,供氧能力下降,易出现高原反应。但是因为空气的稀薄,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心肺功能却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59.(答案)C。解析:有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活动已经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最早是口语传播,接着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文字传播即甲骨文的出现,然后是大规模复制信息的印刷传播,最后就是将全球日益连为一体的电子传播,而电子传播又经历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这样一个三级跳的过程。
60.(答案)B。解析: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即气压梯度。气压梯度的存在,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气压梯度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运动,这就形成了风。可见,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61.(答案)D。解析:D项并不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62.(答案)B。解析:美国金融危机出现以后,企业融资困难,倒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减少。居民收入减少必然导致总消费下降,特别是进口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国内的生产,引起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
63.(答案)D。解析:D项表明的是分子随着温度升高而加速运动,导致空气分子间距增大。
64.(答案)C。解析:立夏是阳历的5月初,小满是阳历的5月21日或22日,芒种是阳历的6月初,夏至是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因此正确答案为C。
65.(答案)D。解析:马铃薯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草莓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肉质聚合果实;芝麻食用部分为种子;菜花食用部分是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
66.(答案)D。解析:方块阴影叠加,黑+黑=白,黑+白=黑,白+白=白;三角形阴影依次逆时针移动一格。
67.(答案)C。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的小图形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68.(答案)C。解析:两组图形主体图形相似,每组前两个图形的中间部分组合得到第三个图形的中间部分。
69.(答案)D。解析:第一组,外部图形的线条数和内部的小图形数之和均为8;第二组,外部图形的线条数和内部的小图形数之和均为11。
70.(答案)C。解析:奇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均为3,偶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均为4。
71.(答案)D。解析:各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1、1、2、2、3、(3)。
72.(答案)D。解析:各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1、2、3、4、5、(6),且每个图形中的封闭区域不存在包含关系。
73.(答案)C。解析:相邻位置的图形不相同,只有C项符合。
74.(答案)A。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中的箭头组合得到第三个图形中的箭头;每行图形中的曲线数之和依次为20、21、22,A符合。
75.(答案)A。解析:第一列图形中的圆圈下移一格、黑五角星下移两格、雪花型位置不变、白五角星下移一格,得到第二列图形;第二列图形中的圆圈下移三格、黑五角星上移一格、雪花型上移一格、白五角星上移一格,得到第三列图形;依此规律循环,得到A。
76.(答案)D。解析:加强型题目。要使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就要求务工人员凭务工维权卡到务工所在地的劳动部门进行的申诉能被受理,即要求D项为真。A、B、C三项都不是保证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所必需的。故答案选D。
77.(答案)B。解析:加强型题目。反对者的观点是:即使能够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投资,也不一定能使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百分点。①说明去年的增长是“另有他因”,加强了反对者意见;反对者的观点并不依赖于能否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外投资,故②不能加强反对者意见;③说明即使能吸引到50亿元资金,也不能实现愿望,加强了反对者意见。
78.(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观点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引起能源价格的暴涨,B项直接反驳了这一观点。A、C、D三项都说明能源价格的暴涨“另有他因”,削弱程度不如B项。故答案选B。
79.(答案)C。解析:削弱型题目,此题的难点在于寻找专家的观点。针对焚烧垃圾是否会污染环境的问题,环境学家指出垃圾焚烧的危害比垃圾污染本身要小得多。其依据是:垃圾焚烧的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以控制,从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A项污染环境范围大不代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B项不存在成熟的垃圾焚烧技术不代表没有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A、B两项都不能反驳专家观点。C项直接反驳了专家观点;D项反驳了专家的论据,削弱程度不如C项。故答案选C。
80.(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A、D两项是无关项;B项直接反驳了结论;C项说明无论有无迷路经历的司机都只有不足10%的汽车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则由调查不足以推出结论,削弱了论证关系,但相对于B项直接削弱结论,削弱程度不如B项。故答案选B。
81.(答案)D。解析:前提型题目,需要使用复言命题的相关知识。“要么成绩好,要么成绩差”和“要么是好学生,要么是差学生”都是不相容选言命题,两个选言肢有且只有一个为真。要推出“每个学习差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差学生”,即相当于要推出“只要学习成绩差,就是差学生”,即“只要不是学习成绩好,就不是好学生”,而要推出这一结论,就要求“好学生学习成绩好”作为前提,即D项是必须假设的。
83.(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结论是:该地橙汁饮料厂的生产成本提高。论据是:由于该地出现旱情会导致橙子产量受到影响从而使价格上涨。
D项如果为真,说明当地橙子价格上涨不会影响橙汁饮料厂的生产成本,削弱了题干论证;A项没有提到生产成本的问题,是无关项;B项说明确实存在旱情,不能削弱;C项也是无关项。故答案选D。
84.(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题。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B≤C,B≤E≤D。即A的耗电量一定小于C,B项肯定与题干不符。A项,B与C的耗电量有可能相同;根据公式可得A<B≤E≤D,即C项正确;无法判断C与E的耗电量高低,故D项不一定为假。
85.(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霍金的观点是:地球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需要“太空移民”。A项如果为真,即使绝大多数星球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只要有一个星球适合人类生存,就可以进行移民,A项削弱程度有限;B项如果为真,说明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地球还是适合人类居住的,不需要移民,从而严重削弱了题干的观点;C项如果为真,由于地球的生命不一定是人类,所以不能削弱题干观点;D项反而加强了题干观点。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