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D.公民在法的适用上的一律平等
102.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则法人( )。
A.主体资格消灭,不能进行民事活动
B.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民事活动
C.主体资格不消灭,仍然可以进行各种民事活动
D.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清算范围之外的活动
103.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A.1人死亡的
B.3人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104.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10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106.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107.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108.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
10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 )。
A.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乙和丙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C.请求丙承担违约责任 D.请求乙或丙承担违约责任
11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
A.少数民族代表 B.妇女代表
C.华侨代表 D.军队代表
111.( )没有权力制定规章。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务院办公厅
C.国家人事部 D.审计署
112.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11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114.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
115.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116.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加的趋势为( )。
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农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