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人类那充满金戈铁马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种类的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它生物高明多少?
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本意是( )。
A.指出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破坏
B.指出人类的价值理念使人类忽视对自然界的尊重
C.指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感到汗颜和羞愧
D.指出人类认为自己凌驾于其它生物之上这一认识的错误
17.如果说农业就地产业化意味着农村就地城市化,那么与农民流动到城市、在城市实现城市化两个加在一起,是否就能结合共举、实现城乡统筹呢?湖南长沙市郊区的长沙县,它的统筹经历,似乎已经告白了一个国家有可能实现的城乡统筹机会。
本文接下来的内容最可能是( )。
A.分析农业就地产业化与农民城市化的共同联系与影响因素
B.长沙县实例说明农业就地产业化不等于农村就地城市化
C.分析说明怎样才是结合共举、城乡统筹
D.介绍长沙县在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实践与经验
18.公选干部是传统的干部组织考察提拔制度与现代的公职人员考录任用制度的一种结合。公选干部,一是强调“公”字,公开推荐与公开选拔打破了传统的干部提拔任用上的封闭性、模糊性、人为操作性,至少让公众对提拔的领导干部有一份信任。这是亮点之一。
这段文字指出,公选干部的亮点之一是( )。
A.真才实学者能够突破资历、身份的限制,脱颖而出
B.基层和民间的饱学之士走到台前,发挥治理才能,开辟一条坦途
C.公开推荐和公开选拔
D.任用的公开公正,赢得公众认可
19.在专业主义盛行的今天,记者的采访工作日益成为流水作业,按部就班的新闻制作框架掩盖了很多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这场地震,却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唤醒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要求——这里的道德,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和专业操守的遵守,更包括广搏而浓重的人文关怀,以及关怀背后的承担勇气。
对以上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这场地震再次唤醒了早已被忽略了的新闻报道中的道德的要求
B.新闻报道需要有道德要求
C.新闻报道的道德要求不仅包括职业操守,还包括人文关怀和勇气
D.新闻工作者应当按照新闻道德要求报道这场地震
20.庄学精神,就是“想得开”的精神。在庄子看来,人生中有许多人为的门和壁障,如机巧、智识、功名、利禄等,封闭了我们自由的心灵。人生的真实意义,必须打破这些壁障才能获得,《庄子》讲的就是勘破富贵功名、声色犬马,引领人们由一个自我封闭的心灵空间,进入无限自由的精神境界,抵达自由人生的境界。
下列对“庄学精神”内涵的解说,最准确的是( )。
A.就是“想得开”的精神
B.能引领人们由一个自我封闭的心灵空间,进入无限自由的精神空间
C.是一种借精神空间的拓阔,来实现人的个体自由感的哲学精神
D.是一种视界开放、空间体验伸展的自由精神
依据下列短文回答21-22题:
这两种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其实共享着相同的历史前提,那就是无论反传统,还是高扬传统,都是发生在一个曾经强大而今落后挨打的弱国之中。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或者回归,其根本的落脚点,往往并不在文化,而是在国家,准确地说就是曾作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如何铸就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从一产生以来,就是一种政治性的文化民族主义,承载文化民族主义的主体不是文化,而是国家。
21.“这个原因”最可能是( )。
A.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都是为了铸就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B.反传统与高扬传统都有着相同的历史前提
C.反传统与高扬传统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D.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于国家,而非文化
22.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
A.落后挨打的弱国背景造就了两种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B.当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将降低
C.文化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
D.两种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对中国发展起着同样的作用
依据下列短文回答23-25题: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
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必然要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人为主的作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23.最适合填入文中划线处的一句是( )。
A.‘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
B.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C.偏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
D.即使是科学理论也都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
24.本文指出,偏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B.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
C.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认识上的主观错误
D.个人无法逾越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等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25.伽达默尔认为( )。
A.理解是建立在偏见之上的
B.理解是合理偏见与不合理偏见的融合
C.我们应当将不合理的偏见转化为合理的偏见
D.只有集合众人观点才能消除偏见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包含两种类型的试题:
三、数字推理:下面的数列都缺少其中一项,请仔细观察数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26. 99, 83, 26, 14, ( )
A.12 B.10 C.8 D.6
27.3, 16, ( ), 96, 175, 288
A.40 B.45 C.48 D.54
28.2, 8, 4, 64, 8, 512, 6, ( )
A.4096 B.384 C.216 D.842
29.3, 4, 12, 39, ( )
A.79 B.99 C.100 D.103
30.0, 1, 3, 10, 6, 7, ( )
A.101 B.102 C.103 D.104
四、数学运算:请根据以下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计算出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某旅游团共有男士49人,女士47人,住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共有可住13人、7人、5人的三种房间。要做到男女分住,且每个房间都住满,服务员最少要动用( )个房间。
A.14 B.10 C.9 D.8
32.某原料供应商对其顾客实行如下优惠措施:①一次购买金额不超过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