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以已有宾语为线索,结合备选词本意,做到主谓宾一致。
第一空宾语是“理论方面”,“探究”指对通过学习发现未知问题并努力研究给出解释的活动,包括了发现问题和给出解释两个方面,其对象往往是理论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现的问题,“钻研”是深入的研究,程度更深一些而已,“探索”强调发现问题,只有“探究”包含了发现问题与解释问题两方面的意思,其他三个词均略嫌片面。
第二空的宾语是“时间”,“考究”侧重于证据的考查,离题太远,“探索”与时间连用不通,“体味”与“体会”近义,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仔细寻味,比后者高一个层次,多与文学作品的意境相关。
第三空宾语是“女权主义”,“追溯”和“追忆”易排除,焦点是“分析”和“辨析”,后者包含“分析”之意,但还有一层“辨别”的意思,结合句意即首先辨别是否女权主义,如是,则再进行分析,可见“辨析”语义比“分析”更丰满。
第四空宾语是“叙事文”,“考究”和“考察”是显见的干扰项,焦点是“解析”和“分析”,前者侧重于解释原理,后者侧重于将事情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宾语是“叙事文”,故用“分析”更合适。
第五空宾语是“明清小说”,“解析”、“评析”、“剖析”均侧重于细节上的分析,而“解读”侧重于主体的理解和体会。
以上五空,如有一空能突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6. C
【解析】本题从第三空所在分句入手要快一些,因为该分句有一个明显的提示词“也”,这提示第二空和第三空是一个递进关系,可以确定第二空与第三空应当填入递进关联词“不但”、“而且”。
37. B
【解析】“制定”指事情已经确定,强调行为结果已经完成,不可更改,“制订”指创制拟定,强调行为过程,由于第一空后面的“了”字暗示该条例已经完成,故当用“制定”。“中止”指暂时停止,但有可能继续,而“终止”是彻底停止,不可能继续,根据句意当选“终止”。“推脱”指将责任推卸和开脱,其对象是与自己相关之事,“推托”指借故拒绝推辞,对象是他人请求之事,“托”是托故、借故的意思,“赡养父母”是每个人自身的责任,故当用“推脱”。
44. B
【解析】第一空“血流成河”与“尸横遍野”区分度不大。第二空是关键,它与句中的“毫不畏惧”是并列关系,实际上是考“毫不畏惧”的同义词,“前赴后继”与“勇往直前”均可,而“首尾相接”和“瞻前顾后”则可以被排除。第三空是在“继承”和“延续”之间选择,因宾语是“遗志”,故可确知选“继承”。第四空用“跨越”与后面的“前行”形成很好的呼应。
45. A
【解析】“功亏一篑”多与“为山九仞”连用,“亏”指亏欠。“篑”指盛土的筐子,其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引申指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与句意相符。
段落理解
46. D
【解析】该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乘坐公共汽车时(在纸张上)写字”,一是“把字写在公共汽车上”,存在歧义的原因是方位词界限模糊。
47. A
【解析】“他们”是人称代词,不可能指物,故CD容易排除。“他们”是“旅游者”尊重的对象,故“旅游者”不可能是“他们”。
48. A
【解析】A项是“游侠在民间悄然兴起”的原因,也是“游侠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社会基础。B项“封建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无中生有,因为文中只是说“游侠的作为无形中威胁到封建法制”,尚未达到“严重破坏”之程度。C项所答非所问,“游侠行为威胁封建法制”是儒、墨、法等学派敌视和攻击游侠的原因,却非“游侠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意义。D项无中生有,凭常识亦可排除。
49. B
【解析】先归纳各句句意,第一句讲了“道德”的范畴和起源,第二句讲了“道德”的内涵,第三句到五句讲“道德”在我国的起源,注意第五句只是荀子对“道德”最高境界的理解。然后从结构上分析,前后是总分的解说关系,前半段粗略介绍范畴、起源和内涵,后半段详细展开。本题与2008年国考第二题结构非常相似,可以说是后者的翻版。
50. A
【解析】本段结构清楚,前面举例,最后一句是作者对例证的阐释,亦即论点。
51. A
【解析】本题考前后主语一致,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他”,这个“他”显然是“王师傅”,前一句的主语应当与之一致,据此可以排除BC。A项省略主语“王师傅”,但仍与第三句一致。D项的表述缺乏铺垫,与后句的“谦虚”语意上不连贯。
52. B
【解析】主旨题,需要分析结构——原文是驳论体,首先提出批驳的对象“学会普通话是为了与人交流,学会方言则是为了传承文化”,然后从两个层面(论据)进行批驳,一是“方言的工具价值之皮犹不存”,二是“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谈何容易”。A是论据,作用是支持论点而非论点本身,CD都是批驳的对象,唯有B项是受到支持的论点。
53. B
【解析】A项前句是让步关联词“哪怕”,后句却是转折关联词“却”,应替换其一。C项“虽然”应和“但是”连用,“然而”一般单用。D项前句是必要条件关联词“只有”,后句却是充分条件关联词“就”,应替换其一。
54. C
【解析】本题较易,文中有明显的时间线索,由三个时间可确定判断基点是4—1—2,简单选C。
55. A
【解析】B偷换概念,将“尊重自己和他人”偷换成“贵族和平民”。CD无中生有。
56. B
【解析】B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句“你来我往,舌剑唇枪”说明气氛热烈,后句却说“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前后矛盾。
57. C
【解析】C项错误比较明显,第一个分句缺主语。
58. C
【解析】例句是兼语句,“每个同学”既是第一动词“希望”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成为”的主语。C项“通讯员”既是第一动词“派”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送”的主语。两句结构完全相同。
59. C
【解析】A偷换概念,与原文就不符,原文是“社会化的要求片面地膨胀得太厉害”,A项将“社会化的要求”偷换成“欲望”。B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讲到交流是人最根本的欲望。D项错因之一是绝对化,原文只是说自然生态不平衡“可能”由人类自身精神生态不平衡造成,是一种不确定的推测,D项去掉“可能”,变成确定的断语,错因之二在于概括得不够全面,本段不限于讲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还包括“社会化”、“文化生态”。C项是最全面的表述。
60. A
【解析】BD都是无中生有的信息,容易排除。C不但是无中生有,而且违反常识。由“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可推知A正确。
61. C
【解析】此题较易,根据末句可知,C项是该句的同义转述。AB不是原因,D正好说反了。
62. C
【解析】末句出现转折,是作者对前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服务)属性归为中央(或地方)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批驳,作者认为“养老保险并非公共产品,而是具有私有产品的性质。”由之可推知C正确。A项与作者结论相反,BD结论不确定,而作者观点却是明确的。
63. C
【解析】主旨题。A项貌似合理,但《帝京景物略》不是正式的历史典籍。B项不是主要目的,文中并未以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D项“节令”是指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即自然界的变化),而文中说的是人们为什么要给二月初二起“龙抬头”这个称号。C项概括全面,原文围绕“龙抬头”称号做文章,指出了两个起因,一是祈望下雨,二是祈望镇住毒虫。
64. D
【解析】主旨题。ABC都是文章某个局部的概括,而非整体的概括,唯有D项具备整体性。
65. D
【解析】主旨题。ABC主语错误,文章讲的是中国政治家的特点。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66. D5HL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根据前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可见图中两个图形逐渐向中心靠拢,最终重合。5HL湖南公务员网
67. C5HL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根据前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可见图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形成第三个图。5HL湖南公务员网
68. B5HL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将每一行的三个图形重叠在一起会发现,第一行、第二行重叠起来,恰好每一组图中有8个小黑块和8个小白块。而第三组图中问号处只有填上B选项,然后将三张图重叠在一起才能得到8个小黑块和8个小白块。5HL湖南公务员网
69. B5HL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观察图中的三种元素五角星、七角星和菱形。横向来看,第一排图形中有3个五角星、2个七角星和1个菱形;第二排图形中有1个五角星、3个七角星和2个菱形。因此第三排图形中须有2个五角星、1个七角星和3个菱形。5HL湖南公务员网
观察正方形被切成的区域,发现第一排正方形分别被切为5个区域、4个区域、3个区域;第二排正方形分别被切为4个区域、3个区域、2个区域;因此第三排的正方形应该被切为3个区域、2个区域、1个区域。5HL湖南公务员网
B选项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5HL湖南公务员网
70. B5HL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题目中的两组图形都是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构成,且处于第一位上的图形只有一个元素、处于第二位上的图形有相互嵌套的两个相同元素、处于第三位上的图形有相互嵌套的三个相同元素。因此问号处应该填写三个相互嵌套的三角形,即B选项。
定义判断
71. C [wwW.91EXam.ORg]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条件:1、须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2、须为同种生物。其次进行对比,ABCD均符合第一个条件,但只有C符合第二个条件。
72. D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条件:1、失业原因须是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2、劳动力在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D项中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未发生变动,也不存在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供需不一致,故当选。
73. C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条件:1、行为是激烈的情绪表达;2、目的是使情绪稳定。C不符合第二个条件,从其呼喊的内容可知他的目的不是使情绪稳定,而是寻求旁人的帮助。
74. A
【解析】注意根据题干,刻板印象的对象是“某一类事物”,小李是一个人,不是“某一类事物”。
75. C
【解析】A项不具有市场性,B项不是首次应用,D项具有独占性。
76. A
【解析】此题较易,“所有的金属都不溶于水”是大前提,即文中“普通性的前提”,“铬是金属”是小前提,“铬不溶于水”是特殊性结论。
77. B
【解析】B项中张某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合理的,因而不是强迫症。
78. D
【解析】根据定义可知,金融监管的主体应当是金融管理部门,目的应当是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对象应当是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行为应当是实施外部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A项主体和对象均不符。B项对象和行为不符。C项目的和行为不符。
79. C
【解析】根据定义,社会心理的主体是“人们”,据此可排除CD,社会心理的内容是初级的多含直觉成份的反映,A不是一种直觉的反映,是经过宣传后的反映,故D合适。
80. C
【解析】根据定义遗产的时间条件是“公民死亡时”,C项中老人尚未死亡。
类比推理
81. DKqH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在“窑”中烤制“陶瓷”,在“烤箱”中烤制“面包”。KqH湖南公务员网
82. AKqH湖南公务员网
【解析】题干存在两个属性,一是“纸”以“草”为原料,二是“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如果只看到第一个属性,容易误选D。A项中“火药”的原料是硝石,且“火药”也是四大发明之一。KqH湖南公务员网
83.&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