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江苏省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试卷(六)
2016-03-12 15:24: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利。下列属于赋能授权的是

    A.公司董事会通过增开班车以便于员工上下班   B.以前,甲企业的员工两人一台电脑,现在一人一台

    C.过去,麦当劳员工没有权利给顾客超过两包以上的的番茄酱,而要请示主管,而近些年来员工可以自己做主了

    D.以前,员工迟到一分钟扣一块钱,现在迟到一分钟扣十块钱

102. 犯罪动力定型:又称犯罪习惯,是行为人犯罪行为的实施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它是由于行为人犯罪的多次得逞而强化了的犯罪心理,并使犯罪行为定型化。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犯罪习惯的人,多是在无法抗拒犯罪习惯的情况下而实施犯罪行为的

    B.犯罪动力定型形成的标志是:行为人一有欲念或遇犯罪刺激,就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冲动,犯罪意志十分顽固

    C.犯罪动力定型形成是由于别人的教唆和引诱,本身的犯罪意志非常薄弱

    D.犯罪动力定型明显地表现在惯犯和累犯身上

103. 伪证罪: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 、鉴定 、记录 、翻译 ,意图陷害泰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

    A. 法院书记员因疏忽,漏记了案件重要事实   B. 辩护人伪造证据

    C. 侦查人员帮助犯罪嫌疑人伪造证据         D. 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

104. 监护: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权利,保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列属于监护的是:

    A.李某帮22岁未成家的儿子保管工资

    B.王某的女儿18岁,身患残疾而无法正常行走,王某替女儿到有关部门申请生活补助

    C.李某女儿今年4岁,在生病住院时被误诊,李某向医院提出索赔要求

    D.张某儿子被学校开除,张某带人到学校闹事

105.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于结构上区分为由各个所有人独自使用的专用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对其专有部分的专有权与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的结合。其中,专有部分是指具有构造上及使用上的独立性,并能够成为分别所有权客体的部分。共有部分是指区分所有人所拥有的单独所有部分以外的建筑物其他部分,并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属于建筑物专有部分的是:

    A.小区绿地   B.走廊   C.独立阳台   D.物业管理用房

(二)多定义辨析:先给你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多个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定义的典型例证。注意:假设这多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与某一定义相对应。

    【例题】

    定义: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财产、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预备: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典型例证:

    ⑴赵、王二人素有仇怨,一次他俩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赵被王所伤       [公务员考试网]

    ⑵李某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个较大点儿的孩子正在欺负一个较小的孩子,较小的孩子在痛哭求饶,李某于是走过去狠狠打了较大孩子一个耳光。

    ⑶仲某欲杀钱某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仲某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是A

请开始答题(106110题):

106. 定义:

    ①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的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并且拒不交还的行为。

    ②职务侵占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③贪污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典型例证:

    1)甲将公文包遗忘在乙的出租车内,包内有9万元现金。乙将该公文包藏匿。几天后,甲找到乙所在的出租车公司,将乙辨认出来,但乙称并未看见任何公文包。

    2)个体户李某与国家机关会计刘某勾结,利用刘某经手单位资金的机会,共同侵吞刘某单位采购款人民币10万元。

    3)丙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在其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国有资金15万元用于赌博。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107. 定义:

    ①指示字:指用象形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造的字。

    ②会意字:指由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的新字,该字的意思也是由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的。

    ③形声字:指由表示字意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字。

    典型例证:

    1)武   2)泉    3)本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108. 定义:

    ①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性变化即“同生共死”

    ②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发生斗争的现象。

    ③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典型例证:

    1)人体与其体内的蛔虫    2)水稻与稻株旁的稗草    3)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109. 定义:

    ①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身叠韵的。

    ②复合式合成词:指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合成词。

    ③附加式合成词:指由一个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典型例证:

    1)参差   2)姐姐    3)老虎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110. 定义:

    ①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单位,是指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②物种: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同一物种可以分化为不同的种群,物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的。

    ③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这是各种种群的集合体。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典型例证:

    1)一块山地上的所有马尾松    2)一头牛    3)河里的鱼和虾

    上述典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第四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共有两类:片断阅读,文章阅读。

一、片断阅读。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要求你从四个选择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请开始答题(111120题):

111. 早在20世经70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实验时发现,在每次实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