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一一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14.同伴教育:指利用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容易被采纳的特点来进行相关教育的手段。下列属于同伴教育的是( )
A.有着四年吸毒史的小王,在成功戒毒后被聘为戒毒中心的义务辅导员
B.这次晚会在大学校园举行,主办方特地请来了很多青年人喜欢的年轻艺人
C.韩寒的书在校园中销量非常好
D.“粉丝”对偶像言听计从
115.集体谈判:指贷方代表和员工代表就工资、劳动时间以及劳动条件等进行的面对面的谈判。
下列属于集体谈判的是( )
A.2008年,法国地铁司机举行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和休息时间
B.某纺织工厂的领导听取工会主席的建议,决定定期向职工提供体检服务
C.某皮革厂选出工人代表就改善工作条件等问题与工厂老板进行面谈
D.小区住房联名写信要求物业公司降低物业管理费
(二)多定义辨析。先给你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多个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定义的典型例证。注意:假设这多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与某一定义对应。
【例题】
定义:
①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财产、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剥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②犯罪预备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③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套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典型例证:
(1)赵、王二人素有仇怨,一次他俩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赵被王所伤
(2)李某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个大孩子正在欺负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在痛哭求饶,李某于是走过去狠狠打了大孩子一个耳光
(3)仲某欲杀钱某泄愤,逢中遇联防人员巡逻,仲某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l C.2 D.3
【解答】正确答案是A。
请开始答题(116~120题):
116.定义:
①流转课税: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②所得课税: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③财产课税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典型例证:
(1)王女士自购了一套别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管理费。
(2)刘先生抽奖中了一台汽车,但他必须缴纳2.5万元的税费之后才能获得这辆车。
(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将由5000元提高到l万元。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7.定义:
①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
②限制:指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过程.表现为内涵增加,外延减少。
③概括:指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过程,表现为内涵减少,外延增加。
典型例证:
(1)苹果、香蕉、黄梨、葡萄、桃子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上加难。
(3)鲸尽管生活在水里,并且体形似鱼,但是它属于哺乳动物。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8.定义:
①感动: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②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③意会:指个体不须明说而领会某种意思。
典型例证:
(1)国歌声响起,所有的观众都神情激动地跟着音乐大声地唱起来。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老师郑重地对我说:做人一定要诚实,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9.定义:
①级差地租:指租佃较好土地的生产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
②绝对地租: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③垄断地租: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以外的一种特殊的地租形态。它只存在于少量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土地上。
典型例证:
(1)即使是自己承包土地中的稀有矿产资源也归国家所有。
(2)即使是土地肥力相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租赁费用也会有所差异。
(3)土地所有者对于他的土地,不论是优等地还是劣等地,总要取得一定的地租,否则,他宁愿让土地长期闲置,也不肯让别人无偿使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20.定义:
①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②降维法: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问题需要,利用特定观察角度降低维数,化繁为简,化面为点,从而使研究的对象更为直观、求解过程更为简捷的方法。
③陡度法: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选好几个点,分别找准特点,然后对差异悬殊的进行比照,看看哪一个最“陡”,从而使研究对象的特点更为显著的方法。
典型例证:
(1)以前,小张天天游泳,他的颈椎病没有好,后来,他天天爬山,结果颈椎病好了。
(2)某公司以前实行过程管理,现在该公司实行目标管理。
(3)某化工厂为解决问题,先选了一个角度做了两个实验,随后立刻转到相关的另一个角度又做了两个实验。发现第二次的一个实验特好,而第一次的一个实验特差。在这种情况下再把特好、特差的合起来做了一个试验,结果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第四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包括片段阅读、文章阅读两类。
一、片段阅读。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21~130题):
121.科学精神就是怀疑、批判和不断自我扬弃的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长处也许就在于其具有内在的纠错机制。人类的认识史不仅是不断推进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丰富知识宝库的劳作.而且需要清除库存赝品的智慧和勇气。下列说法概括主旨最准确的是( )
A.科学精神的内涵 B.人类认识史的发展规律
C.内在纠错机制的产生过程 D.人类不断推进未知到已知
122.不同利益群体的特定体制中所受束缚与保护的程度是不同的,相对而言,束缚少而保障多的群体会觉得体耕公平,反之会觉得不公平进而要求变革。转轨过程的情况与此类似,某个群体摆脱的束缚多于失去的保障,甚至是只摆脱束缚而不失去保障,他们会拥护改革并认为它公平;相反,摆脱束缚少而失去保障多的,他们就会认为不公平而有可能反对改革。下列说法概括主旨最准确的是( )
A.改革有时会造成对某些群体的不公平 B.改革应该对所有群体公平一致
C.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可能全都支持改革 D.是否支持改革与不同的利益群体相关
123.人类的未知领域并非一个闭合的圆圈,而可能是在许多维度上呈开放型的无限空间。人类知识的积累,实际上是在这个无限空间里不断向更广阔更深邃处延伸的过程。无论对人类全体还是对每个个体而言,知识的增长都意味着所知更多、面临的未知领域更大。这段话主要想说明的是( )
A.人类永远面临知识贫乏的困境 B.人类应该努力丰富知识宝库
C.人类永远面对探索未知的挑战 D.人类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