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C.96 D.92
102.该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工作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
A.5.7% B.5.4% C.5.1% D.4.8%
103.该市农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为( )
A.28.7分钟 B.26.1分钟
C.25.0分钟 D.22.7分钟
104.该市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是农村居民的( )
A.2.3倍 B.2.0倍 C.1.6倍 D.1.2倍
105.下列关于该市城乡居民人均每日时间利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
(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用于学习培训的时间一样多
(2)城镇居民用于看电视的时间比农村居民少12%
(3)城镇居民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比农村居民少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011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B。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作为一个翻译感到最无奈的事情是“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说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不同的语言很难做到一一对译。文段中提到“最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因此A项不符合文意。C项文段虽然提及相关内容,但不是文段所强调的主要内容。D项属于无中生有,并非翻译工作很难得到认同,而是翻译工作本身有一定的难度。
2.【解析】C。根据文段中“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可知,中国应该重视孩子在创造力、想象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其他选项都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
3.【解析】B。①句表示一种结果,后面几句都是对该结果的说明,④句与③句并列,都是①句的原因,因此①与④是因果关系,而非承接关系。
4.【解析】C。文段开头先说明了人类学家的个人情感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是有弊的。后面又明确表示这“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的维度”,又指出其是有利的。因此作者的看法是既有利又有弊。
5.【解析】A。B、D项对应文段中的“弘扬古代文化为的是同现代文化对接,并实现科学转化,中华文化中很多不同的思想同样有利于现代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因此都属于作者主张“在文化姿态上不能独尊儒术”的原因。C项表述是文段隐含的信息,文段中提到儒家思想要实现科学转化,就隐含了儒家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意思,因此C项是原因。由“弘扬孔子思想也须注意避免文化思想上的悖论……对此也应予以合情合理的阐释”可知,五四启蒙精神与儒家思想是有冲突的,但两者也有相融合的部分,因此要进行合情合理的阐释。A项的表述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是对文段意思的错误理解,因此不是作者主张的原因。
6.【解析】D。根据1、2句可知,生物学家开始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是因为在分子层次上,突变使得细胞以不受控制的形式生长而形成肿瘤。
7.【解析】C。根据第3句可知,第4句是与第3句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因此应填入表相反关系的词语。
8.【解析】A。文段中第8句和第9句说明了可以借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的原因,B、C、D项都是说明的内容。A项论述的不是艾滋病治疗方法,而是癌症常规的治疗方法。
9.【解析】C。根据第12句中的“当前最需要也最艰巨的努力在于:识别那些在个别细胞中自然产生的致癌突变”可得出答案。
10.【解析】B。通读全文后可知,第(1)句到第(4)句提出了癌症与分子机制突变的关系,第(5)句到第(9)句提出了治疗方法,第(10)句到第(13)句是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11.【解析】C。根据句意,第一个横线处是假设关系,因此排除B、D项。第二个横线处“虽然”和“即使”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既成事实,后者表示假设关系。“给你整个大海”显然是一种假设关系,因此应填入“即使”。
12.【解析】A。第一个横线处表示一种正常的报道,因此选择“披露”较合适。“披露”指公布信息,使大家都知道。“揭露”和“暴露”的对象一般为不好的内容。“透露”比“披露”的范围窄,主体为人,而非媒体。因此第二个横线处应填入“透露”。 [wwW.91EXam.ORg]
13.【解析】D。根据“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就会变成少数人捞取私利的工具”可知,第二个横线处应填入与“捞取私利”对应的词语,即“小恩小惠”或“蝇头小利”,因此排除A、C项。第一个横线处,“糊里糊涂”与“碌碌无为”相比,后者更能体现没有理想的生存状态。
14.【解析】B。“真知灼见”指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本身可作主语,从语义和语法上都适合填入第一个横线处,其余选项均不适合作主语。
15.【解析】D。根据第二个横线后面“在人汩汩流淌的血液中”可知,不能填入“散发”或“飘散”,因此排除A、B项。“潜入”与“在”无法搭配,因此排除C项。
16.【解析】B。前两项乘积的一半为第三项,即
,
,
,因此未知项为
。
17.【解析】B。多级等差数列。
18.【解析】A。1×3+8×2=19,此规律也符合该数列其他项的规律,即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因此未知项为
。
19.【解析】B。分组数列。两两分组,每组后一个数字减去前一个数字的差值为6,即15-9=6,33-27=6,因此未知项为25-6=19。
20.【解析】D。原数列可转化为
,
,
,(
),
,
,底数构成自然数列,指数构成递推积数列。
21.【解析】C。将数列分为两个部分,首位的数字1为一个部分,其他为一部分,则第二部分数列为127,( ),115,99,67,3。设空缺项为x,作差后可得到127-x,x-115,16,32,64,这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x-115=8,x=123。
22.【解析】B。原数列每个数字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之和分别为4,6,8,10,(12),14,因此应该选择一个和为12的数字,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条件。
23.【解析】A。原数列每个数的数字之和分别为8,9,6,(7),10,11,因此应该选择一个和为7的数字,选项中只有A项满足条件。
24.【解析】C。原数列可转化为
,
,
,
,
,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的分母为前一项分子与分母之积,分子为前一项分母与分子之差加上1,因此未知项为
。
25.【解析】A。
,
,
,
,因此未知项为
。
26.【解析】B。假设该室的人每人都订了两种报纸,则总的费用为2084+1948=4032(元),该室共有人数为4032÷(292+156)=9(人)。
27.【解析】B。设乙的成本为x元,则甲的成本为(400-x)元,可得:1.25×(400-x)×0.9+1.40×x×0.85=400+65.6,解得x=240。因此乙的售价为240×1.4×0.85=285.6(元)。
28.【解析】C。该员工第一个月的报酬为5×800×0.97-15×800×(1-0.97)=3520(元),第二个月的报酬为5×1000×0.98-15×1000×(1-0.98)=4600(元),则第二个月报酬比第一个月多4600-3520=1080(元)。
29.【解析】A。4辆车运送,可运16次,7辆车运送只能运10次,则每增加一辆车就减少运送次数两次。设共有x辆车,运送货物总量为y车次,则可得y=(x-4)[16-2(x-4)],变形为y=-2(x-6)2+72,当x=6时,y最大,此时y=72,即运送货物总量最多为72车次。
30.【解析】B。设第一个部门有x人,第二个部门有y人,则可以得到:
,
,解得x=15,y=10。因此第一个部门与第二个部门人数相差x-y=5(人)。
31.【解析】A。护航舰队与海盗船在同一纬度,则它们在以地球半径为半径的同一个圆上,它们的弧度差值为26°46′-11°46′=15°,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32.【解析】D。设300元的门票售出x张,400元的门票售出y张,可得:
,
,解得x=1000,y=600。
33.【解析】D。设加工A产品x件,B产品y件,则x、y都是自然数,可得:
,
,解得
。此时剩余的材料(原料甲25千克,乙13升)还可以生产A产品6件。所以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元)。
34.【解析】A。设赵、钱、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x、y、z,则
,
,
,解得:
,
,
。赵完成的工作量为
,钱完成的工
作量为
,孙完成的工作量为
。因此三人所得经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孙、赵、钱。
35.【解析】B。设火车的长度为s米,原速度为v米/秒,则
,
,解得:s=240,v=40。
36.【解析】C。设“预中标价”为x万元,则“预中标价”与每个报价数之差的平方和为
=
,则当x=52时,P取最小值,即“预中标价”为52万元。
37.【解析】B。产品三道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9.98%、99.95%、99.93%,则该产品的合格率为99.98%×99.95%×99.93%=(1-0.0002)×(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