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2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卷(精选)(五)
2016-03-12 15:31: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78

18【解析】B。作和多级数列。

1     0      9     16   33   48

           作和

   1      9     25   49 81           奇数列“13579”的平方数列

19【解析】A。题干中的递推关系为:1×3+1=43×4+1=134×13+1=53,(13×53+1=690),53×690+1=36571,即第一项×第二项+1=第三项,依此类推。据此可知题干数列是二项递推数列,A项当选。

20【解析】D。题干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因此未知项为×8

21【解析】B。数列各项可以拆分成如下形式:2×22×32×52×72×11,其中乘号前的数均为2,乘号后的数构成质数列。因此未知项为2×13=26

22【解析】A。将原数列中的两个不规律项“1”和“”作适当变形来寻找规律。原数列可化为:。观察发现新数列的分子构成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分母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因此未知项为

23【解析】D。观察数列各项,发现存在如下运算关系:2×2-1=33×3-2=7,(7×4-3=25),25×5-4=121121×6-5=721,即前一项×后一项项数-前一项项数=后一项。因此D项符合题干规律。

24【解析】C。作商多级数列。

10    12     15     20    30   60

            作商

                                新数列各项的分子、分母分别构成等差数列

25【解析】C

4     9      8      11    12   17

              作和

  13     17     19     23   29              质数列

26【解析】B。行程问题,可运用方程法和代入排除法求解。48分钟=0.8小时。

解法一(方程法):设AB两城间的距离为x,则有,解得x=300

解法二(代入排除法):将A项代入,则列车速度提升后时间将缩短(小时)≠0.8小时,因此排除。再将B项代入验证,,符合题干条件。

27【解析】C。本题工程总量未知,不妨设其为36(取129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工作效率为36÷12=3,乙的工作效率为36÷9=4。设甲做的天数为x,乙做的天数为10-x,则有,解得x=4

28【解析】D。计数问题。不论怎么走,小张都要经过5条路段,其中3条是向北路段,另外2条是向东路段。这样原问题就转化为在5条路段中选择3条向北路段(或2条向东路段)的问题,则不同的走法共有 =10(种)。

29【解析】B。利润问题。

解法一(分析丙月收入的前后变化):三人月收入比值为631。当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时,三人月收入总额为5000×3=15000(元),此时丙的月收入为(元),比原来增加了1500-1000=500(元)。

解法二(分析总增加额):三人月收入比值为631。要使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则需三人月收入总额增加5000×3-6000+3000+1000=5000(元)。而根据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得出三人各自增加额的比值也为631,因此丙的月收入增加额为(元)。

30【解析】C。设原溶液质量为100,则溶质质量为20。第一次加入水后溶质质量仍为20,而浓度变为15%,则溶液质量变为20÷15%=,加入水的质量为-100=。则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质量变为,浓度变为20÷=12%

31【解析】B。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x2xx,则有3x×2x+3x×x+2x×x)=88,解得x=2。因此长方体的长为6,宽为4,高为2,体积为6×4×2=48

32【解析】B。计算问题,运用代入排除法求解。A项,100=2×2×5×5,不符合题意。B项,102=2×3×17,符合题意。C项,104=2×2×2×13,不符合题意。D项,125=5×5×5,三个质数相同,不符合题意。

33【解析】A。设儿童人数为x,则老人人数为x+100,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0x+100+60x=14000,解得x=100。则小区内儿童有100人,老人有200人,一共有300人。

34【解析】D。本题为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问题,可运用直接法、方程法或代入排除法求解。

解法一(直接法):如果全部合格可得300×6=1800(元),而实得1752元,则损失1800-1752=48(元)。由题意可知一件不合格损失6+18=24(元),则不合格品件数为48÷24=2(个),合格品件数为300-2=298(个)。

解法二(方程法):设合格品件数为x,则不合格品件数为300-x,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6x-18300-x=1752,解得x=298。因此合格品件数为298件。

解法三(代入排除法):代入A项,294×6-6×18=16561752,因此排除。同理,再代入BCD三项,验证可得D项符合题干条件。

上述三种解法中,直接法最简单,代入排除法需要依次判断,反而变得较繁琐。

35【解析】C。观察发现这50个数三个一组构成连续的自然数,共有17组:(234),(345),,(171819),(1819)。注意第17组只有两个数。

16组中,每一组的和都比前一组大3,因此这16组的和构成首项为9、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此数列的和为。再加上第17组的和37,则这50个数的和为541

36【解析】D。眼睛可以感知到光线,耳朵可以感知到声音,且眼睛和耳朵都是人体器官。

37【解析】A。面对困境和解决问题都是动宾结构。

38【解析】B。崛起和繁荣都可以与国家搭配,且崛起是动词,繁荣是形容词。B项中,奋斗和精彩都可以与人生搭配,且奋斗是动词,精彩是形容词,与题干一致,正确。A项中的“成绩”、C项中的“亏损”和D项中的“规划”均不是形容词,排除。       [wAp.91ExAM.ORg]

39【解析】A。题干中的三个词意思相近,A项中的三个词也意思相近。

40【解析】AA项正确,用计算机来运算,用相机来摄影,这是事物与其功用之间的对应关系。

41【解析】C。法律包含民法,是种属关系,实数包含自然数,也是种属关系,因此C项正确。D项是组成关系,因此排除。

42【解析】B。在学校培养学生,在部队培养士兵。

43【解析】D。题干的第1个数字和第3个数字相同,据此排除BC两项。题干的3个字母都不相同,据此排除A项。

44【解析】B。题干的第一个字母是小写字母,接着是两个相同字母、两个相同数字、两个相同字母、一个数字,只有B项符合。

45【解析】C。题干先是两个相同符号,紧接着是一个希腊字母,据此排除ABD三项,只有C项符合。

46【解析】B观察各图都是由曲线构成,但是根据图形的曲直性无法判断答案。转而观察图形的封闭空间,发现有相同的规律。题干中的5个图形都包含4个封闭空间,B项符合。

47【解析】C。题干中的5个图形都连接在一起,没有分开来独立呈现,因此C项符合。

48【解析】B。观察各个图形,每个图形都包含三角形,因此从这一特征元素着手,得出三角形的个数依次为12345个。根据三角形个数的特征,选择包含6个三角形的图形。

50【解析】C观察图形的构成相似,因而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规律。每一行图形依次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下一个图形。根据图形旋转规律,得出C项符合。

51【解析】B。每一行、每一列的三个图形的对称性如下表:

非对称

轴对称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

非对称

中心对称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每一行、每一列均有一个非对称图形和两个对称图形(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因此问号处应该为非对称图形B项符合。

52【解析】C。每个方格中直线的方向与中心方格中图形的对称轴线方向一致,且圆圈在直线两侧分布,因此C项符合规律。

53【解析】D注意观察选项图形特征,与左边的图形相对照。进行图形拼接时,边长相等的边为邻边。

左边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

D项为拼合成的图形。

54【解析】C寻找边长相等的边进行拼接。

左边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

C项为拼合成的图形。

55【解析】A左边第四个图形的斜边A项最右边的长斜边对应。第一个图形的短斜边A项右上方的短斜边对应。

左边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

A项为拼合成的图形。

56【解析】A。直言三段论中必须存在中项,也就是在两个前提中出现,但不在结论中出现的词项,以起到媒介的作用。根据分析可知,题干中缺少一个包含中项“紫砂壶”的前提。而根据三段论的规则可知,中项“紫砂壶”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由于“特称命题的主项都不周延”,所以“紫砂壶”在题干所给的前提中没有周延,那么必须在选项提供的前提中周延。B项是特称命题,主项“紫砂壶”不周延,排除。

题干的结论是一个肯定命题,因此根据“如果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命题,则结论为否定命题”这一规则可知,选项提供的前提不能是否定命题,排除CD两项,只有A项正确。

57【解析】D可以将消费者以前的观念简写为:打过农药®虫子不吃®没有虫眼;因此有虫眼®虫子吃过®没有打过农药。很显然,ABC三项都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这种观念,但不能解释后来观念的转变D项指出菜农在虫害之后也可能会喷洒农药,“有虫眼”和“没有打过农药”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否定了题干推理,因此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解释他们观念的转变。

58【解析】B。题干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