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项B、C表达均不全面,选项A即说明了钥匙(管理)的可用性,因此应选A。
27.【答案】D。通过片段阅读,该段文字主题是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因此应选D,选项B、C表达正确但不符合该段文意,选项A表达不全面。
28.【答案】C。“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对它们‘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材料的核心。
29.【答案】A。温家宝总理背诵的六句名言都体现了“为民着想”的思想和情怀。应选A,选项B、C、D表述浅显没有体现真正含义。
30.【答案】A。“余其宅兹中国”的意思是“我”已经据有中国。周代在“五胡十六国”之前,根据材料,说明那时只有“华夏”的称谓。而“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A项理解最准确。
31.【答案】A。从片段“在他看来,真正的善战者……,拼死激战”,可以得出孙子善战意志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故选A,选项B只是选项A的特例,选项C、D是无关选项。
32.【答案】D。该片段中以大山的知识水平,理解肯定不是A所述的“时速”,故排除A;根据规定,大山应受罚,故排除B;大山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逻辑,显然是大山故意的托辞,所以排除C;只有D的解释符合大山的辩解。
33.【答案】A。片段主要论述的是无知,采用排除法,B、C、D与片段意义相差较远甚至文章没有提及,故选A。
34.【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A、B、D都不符合片段表达的意思。
35.【答案】B。根据文意,稳定的冻土即余下的□为400-190=210千米占一半以上,其中极不稳定100千米在190千米之内,即极不稳定与较不稳定,不稳定存在交叉,因此应选B。
36.【答案】D。片段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名牌稀有的原因,一个是劳动力因素,另一个是有能力的企业又选择了贴牌生产,因此应选D,选项B、C不全面,选项A因果关系不对。
37.【答案】B。②项中的关联词“所以”运用错误,应改为“而且”,因为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38.【答案】D。选项A、B、C都能从图表中观察推断出,选项D中现代文阅读平均比重逐渐加大,得不出这一结论,因为语文卷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外还有其它测试内容,仅由于文言文平均比重下降,得不出现代文阅读比重增加。
39.【答案】B。“这两个人解释说,负责放树苗的那个人生病了,没有来。”这说明他们宁可白干,也不愿替合作者把树苗放入坑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批评那些在工作中没有责任心的人。 [申论热点]
40.【答案】D。片段通过两组试验,得出一个结论,在前提条件一样的基础上,容貌对他人的判断有影响,即容貌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片段没有论述,因此应排除A、B、C,应选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41.【答案】A。每相邻的两项作差,即为:8,7,14, 10,ll,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个差是前项个位数与十位数字的和,即:8=4+4,7=5+2,14=5+9,10=7+3,ll=8+3,下一项差为9+4=13,所以括号内为:13+94=107。
42.【答案】C。l.5+3=4.5,4.5×3=13.5,13.5+3=16.5,16.5×3=49.5,所以答案为C。
43.【答案】D。本题符合隔项数列的情况,奇数项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44.【答案】C。原数列可化为
,
,
,
,
,
,分子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分母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45.【答案】A。-l×2+2=0,O×3+4=4,4×4+6=22,22×5+8=ll8,所以答案为A。
46.【答案】A。设浓度分别为x,y,由溶液公式得:300x+250y=375①,200x+150y+200=550×80%②;解得:x=75%,y=60%。
47.【答案】C。可以按照盈亏问题解决,即:每天20套,剩余100套,每天23套,亏(缺)20套,根据盈亏公式:天数=(盈+亏)/分配差=(100+20)/(23-20)=40(天)。所以这批服装为:20×40+100=900(套)。
48.【答案】C。由题意可知石块共有400块,其中黑色大理石为200块,故一只脚踩在黑色大理石的概率为1/2,如果要停留在黑色大理石上,即另一支脚也踩在黑色大理石上,即概率为:
×
=
。
49.【答案】D。本题是路程问题。由题意可知:x=400÷(550-250)=4/3分钟;y=400÷(550+250)=
分钟,所以正确答案为D。
50.【答案】D。阴影部分ABC的面积等于整个图形面积减去三角形AGB和三角形BFC的面积:6×6+4×4+
×4×2-
×6×6-
×l0×4=18平方厘米。
51.【答案】B。可设上、下层各有x,y本图书。x-3×l5=y-10×3,x+y=245⇒x=130,y=115。也可以利用排除法;二层图书的差为15,只有选项B适合。
52.【答案】A。丁做的个数可以被3整除,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53.【答案】C。甲桶与乙桶的容量相差10+20=30升,甲桶与乙桶的容量相差1.5个乙桶容量,那么乙桶容量为30÷1.5=20升,那么小张买回的酒精为20+10=30升。
54.【答案】D。由第一条件可知:客车速度:120/4=30千米/小时,货车速度:120/3=40千米/小时。同时相对出发2小时共行的总和为:(30+40)×2=140千米。所以相距为:240-140=100(千米)。
55.【答案】C。甲乙到达顶部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24=3:4,假设扶梯的速度为x,那么,36+3x=24+4x,x=12,则扶梯长为36+3×12=72。
56.【答案】C。根据题意,笫63个数为:1+3+9+27+81+243=364;第62个数为:363,即(364-1);第61个数为:361,即(364-3);第60个数为:364-1-3=360。
57.【答案】C。设乙商场进价为x,甲商场进价为1.1x,那么(1+30%)×l.lx=(1+40%)x+45。x=1500。
58.【答案】C。设总糖数为x颗。则:
x=(x+10)
,x=200。所以,奶糖为120颗。
59.【答案】C。设所求为x,那么
×
+
x=
,x=
。
60.【答案】D。由题意A能被75整除,B能被75整除,所以,A+B的和也能被75整除,只有选项D符合条件。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61.【答案】B。把图形分为两部分,左边的心字形和右边的剩余部分。右边的剩余部分无论横竖看都符合:黑+白=黑,黑+黑=白,白+白=黑;左边的心字形部分横竖规律都是:黑+白=白,黑+黑=白,白+白=黑。因此,只能选B。
62.【答案】D。每一行的第三个图形是对前两个图形的筛选,各类别只保留一个图形,第二行规律同上。所以应选D。
63.【答案】B。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二三个图形叠加,只有凸起的部分“填补”凹下的部分,单独凸起或凹下的部分保待不变,得到第一个图形。
64.【答案】D。每行前两图形相加,去同,得第三个图形应选D。
65.【答案】A。第一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1,2,3;第二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4,5,6;第三行三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7,8,9。
66.【答案】C。为旋转规律,外边大弧以顺时针旋转,内小弧以逆时针旋转,应选C。
67.【答案】A。第一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一列图形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二三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二列图形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一三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同理,第三行的第二个图形的第三列不变(对应第一个图形阴影条的位置),第一二列图形转向得到第三个图形A。
68.【答案】B。小矩形表示0,带有圆圈的小矩形表示1。第一行三个图形,分别是001, 010,011(从下往上看的)。在十进制中,这几个数分别表示1,2,3;同样的道理,第二行的三个数应该是0111,1000,l00l。
69.【答案】A。以封闭图形个数为出发点,第一行密闭图形为:1,2,3,第二行密闭图形为:4,5,6,第三行密闭图形为:7,8,?应为9个,所以选A。
70.【答案】A。第一二个图形叠加,两个黑球转换成一个椭圆,两个椭圆转换成一个黑球,单个黑球或者单个椭圆或者一个黑球一个椭圆则去掉,形成第三个图形。
71.【答案】C。第1行阴影个数为:1,2,3等差数列,第2行阴影个数为:5,3,1等差数列,第3行为:0,2,(?),?应为4。故排除A,从整个图形看,应保持整行图形的形状,因此选C。
72.【答案】B。图形相加后的变化。─── + ┄→───;┄ + ── → ──;—— + —— →——。所以,选B。
73.【答案】D。“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D项中“检查好几回”是多余的,“忍不住”说明小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
74.【答案】B。职权与职位有关系,是由一定条件范围决定的,与个人因素无关,因此应选B,选项A、C、D,表达与定义相悖。
75.【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A前半部分符合定义,后半部分不符合定义,选项B实际上是“不服从”,选项C“社会压力”“困难压力”不是定义中所指的“社会要求,团体规范”的定义要求,因此应排除A、B、C,选项D符合定义要求。
76.【答案】D。从定义可知:“特许”是与“招标,拍卖等”形式相对的,故排除A、B,选项C正常的行政许可不是特许,因此应选D。
77.【答案】D。选项A、B、C符合反证法的定义,选项D是正面论述,不是反证法。
78.【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A显失合理性,罚款额度太大;选项B处理得正确恰当,无需合理性,选项C行政决定的内容是否适度有待进一步核实,不一定适度;因此应选D。
79.【答案】C。例证(1),是定义“感觉”的描述,例证(2)是对竹竿“折断”现象的客观理性分析,属于知识,因此符定义的有2个。
80.【答案】C。例证(1)属于请求谅解;(2)属于承担错误;(3)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种定义。
81.【答案】B。例证(1)只是行为异常,不符合定义(3),例证(2)符合。“挫折”的定义,例证(3)不在压力的状况下也可产生,不符合压力概念,因此应选B。
82.【答案】D。例证(1),是幽寂妙语,例证(2)是哲理妙语,例证(3)是情感妙语,因此选D。
83.【答案】D。例证(1)是全概率命题,例证(2)是大概率命题,例证(3)是辩证命题,应选D。
84.【答案】C。例证(1)属于循环定义;(2)不符合上述定义;(3)是含混定义。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85.【答案】A。由(1)、(4)可知:教授不是老张,也不是医生,且老张比教授高比医生高,即老张可能是司机,也可能是工人,由(5)可知,老张只能是司机。由(2),(4)可知高度的顺序为:工人司机(老张)教授医生,由(2)可知工人是老赵,(因为工人最高,且老李比老王矮),所以教授是老王,医生是老李。
86.【答案】D。这段材料说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一个障碍是其的表演性,“多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无助于克服这种弱点,D项内容无法由材料推出。但本题的A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中国武术以前向世界推广的大都是武术套路,尽管后来的武术比赛中又派生出一个散打项目,但它并不代表武术比赛的主流。”这说明散打有利于克服“武术套路”的弊端,有利于武术进入奥运会,而不是像A所说的“武术进入奥运会越难”。
87.【答案】C。从片段中可以推出选项C,排除A、B,选项D表达错误,“两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