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洲东部,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共五个国家。所谓亚大,即亚洲与太平洋一词的简称。亚太地区一般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93. 【答案】AC。环太平洋地热带是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许多著名的地热田,如美国的盖瑟尔斯、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均在这一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个地热带中。
94. 【答案】ABCD。解析:历史事件排序题。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1日,秋收起义在1927年9月9日,百色起义在1929年,因此A项正确;西安事变在1936年12月12日,卢沟桥事变在1937年7月7日,皖南事变在1941年,因此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在1937年9月25日,百团大战在1940年,重庆谈判在1945年,因此C项正确;上党战役在1945年9月10日,莱芜战役在1947年1-2月,孟良崮战役在1947年3月,因此D项正确。
95. 【答案】ABCD。解析:“看天看地又看苗”说明的是联系发展的观点,“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说明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大”说明的是CD选项的哲学道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96. 【答案】AD。解析: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因此B项错误。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因此C项错误。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D项说法不够严密,因为是多选,故选择AD。
97. 【答案】CD。解析:虽然被取缔的污染小化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安全,但是行政机关执政时仍然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A项做法违反了法律对公民经营自由权的保护,B项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企业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在企业被取缔的情况下,企业主的名单势必会公布,更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公共舆论的监督反而成为行政机关违法执法的“帮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98. 【答案】ABCD。解析: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99. 【答案】ABC。解析: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民承包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流转,这个政策由来已久。所谓要规范,就是要重申过去的法律和政策,必须让农民自愿地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或者阻止不让农民自愿地流转土地。D项是具体内容,不选。
100. 【答案】ABC。解析: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的意见》文中所述,山东省工业还存在许多差距。要在新起点上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必须把优化工业结构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新”就是创新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时代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造工业发展的新优势:“特”就是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优化资源利用,优化生态环境。
101.【答案】D。解析:c=a+2b
102.【答案】A。解析:1的立方+2=3,2的立方+2=10,3的立方+2=27,4的立方+2=66 ,5的立方+2=127,6的立方+2=218。
103.【答案】C。解析:两项差为4,16,36,即偶数平方数列。
104.【答案】B。解析:相邻两项作差可得一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105.【答案】B。解析:经转化,数列分母为1,4,7,10,13,分子为2,4,6,8,10。通分后分子为等差数列,分母也为等差数列。
106.【答案】B。解析:每小时驶入10-8=2辆车,所以,(50-30)÷2=10小时后车站容量饱和。此题也可用代入法:即直接代入选项。10小时驶出80辆,驶入100辆,则最后驶入20辆,原来有30辆,共50辆达到饱和。答案B。
107.【答案】C。解析:此题很简单。可以这样考虑,从左向右数,小王是第50个,则小王右边还有28个人,从右向左数,小张是第48个,则小张左边还有30人,这样再减掉小王和小张自身,小王小张之间有78-30-28-2=18人,选C。假如这道题你实在怕出错,可以用死方法把78个数全写出来再验证就得了,不过希望在写数的时候速度要非常快且忙中不要出错,就算你这样做,此题也可以在30秒内解决。
108.【答案】C。解析::题中说明是按比例抽样,高二年级占的比例是{703/(626+703+780)}*84=28.
109. 【答案】C。解析: 设第一天在B食堂的就餐人数为X。则A食堂第二天的人数为8000*(1-20%)+30%x;B食堂第二天的人数是:X*(1-30%)+8000*20%。所以则有8000*(1-20%)+30%x=X*(1-30%)+8000*20%,解得X=12000人。本题可采用代入法,代入各选项得,当B食堂人数是12000时满足条件。所以选C。
110. 【答案】D。解析:此题很明显要排除A、B两项,用200元可以返60元,还剩下140元,这样可买物品的钱数就已经超过了C项,310元。故答案选D。其实解法是这样的:第一次买100元,加上返还的30元一共剩210元;第二次买100元加上返还的30元后,剩140元;第三次买100元加上返还的30元后,剩70元;三次过后说明至少可以买到价值370元的商品。但是最后想想,买满100元返还30,就相当于70元购买商品,那么最后的70元可以先借30元添上后拿100元买商品,等把100元买商品买回之后返还的30元还回去不就得了。说道这,你应该明白了把,实际上,小王的280元最多可以买到价值400元的商品。
111. 【答案】C。解析:设既是奥运会志愿者又是全运会志愿者的有X人,则只是奥运会志愿者的是10-X人,只是全运会志愿者的是17-X人,则有10-X+X+17-X+30=50,X=7。则是全运会志愿者而非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为17-7=10(人)。
112. 【答案】B。解析:设通话时间为X,X≥120
第一种卡:0.3X≥36 [行测题库]
第二种卡:0.2X+10≥34,0.3X-(0.2X+10)=0.1X-10,由于X≥120,故0.1X-10≥2﹥0,因此用第二种比较合算。
113. 【答案】D。解析:解析: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5,摸到黄球的概率为2/5,因为摸到白球没有奖励,故不考虑白球。奖励的期望值=10*1/5+1*2/5=2.4。
114. 【答案】A。解析:.解析:首先两个数在百位上只能相差1,其中较大的数十位要要用最小的2,较小的数十位上要用最大的数7;较大的数个位上用第二大的数3,较小的数个位要用第二小的数6,这样两个数差才能最小.这两个数分别是523,和476,差是47,选A。
115. 【答案】D。解析::先考虑每个地区分配一名职工,是3个数的全排列,即P33,再考虑从6名实习生中选2名,再进行三个位置的全排列,即C62×P33,最后总数为P33×C62×P33=540.
116. 【答案】B。解析:公里的价格是18/10=1.8,那么结果是2×1.8=3.6,答案B符合。此题要细心,为什么是2*1.8而不是4*1.8呢?是因为开始走的4公里路应该每人付2公里的钱。
117. 【答案】B。解析:此题设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分别为X1,X2,X3,则有:
X1+X2=98
X1+X3=106
X2+X3=108,得X2=50.
118. 【答案】D。解析:解析:设原来的票价为x元,观众人数为y人。则有(x-3)y3/2=xy6/5,则有x=15。
119. 【答案】B。解析:设工程总量为1,则甲每天完成1/4,乙每天完成1/6,丙每天完成1/x,则有(1/4+1/6+1/x)*2=1,x=12,由乙丙合作需y天,(1/6+1/12)*y=1,y=4。
120. 【答案】C。解析:设原来污垢的总量为1,经N此冲洗后,可超过初始污垢的1%,则有(1/4)N-1﹤1%,N=5.
121. 【答案】A。解析:今年的山东资料分析来源于《光明日报》2009-01-20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从这个调查可以知道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特点有4个: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家庭消费水平呈阶梯层次分布,高收入家庭的数量扩大;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综合答案A正确。
122. 【答案】B。解析: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可以从图中直接看出:食品(34%)+衣着(6.9%)=40.9%。答案B正确。
123. 【答案】B。解析:注意对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等”的理解,实际上,电费、水费、燃气、家用电器、家具的这些也属于发展型消费,【注意“人情往来”除外】。试想,没有这些,你怎么生存和发展呢?所以这样一来,发展型消费就应该占到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答案B正确。
124. 【答案】A。解析:从调查结果及图中分析,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0.9%,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国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125. 【答案】A。解析:从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可以看出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这主要显示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相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还存在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教育医疗支出负担过重,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A答案正确。
126. 【答案】C。解析:观察图表,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为:(3223-2828)/2829=13.9%=14%,所以选C。
127. 【答案】A。解析: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相对于家庭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所以,相对于家庭或国家而言,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经济越困难。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而2007年为36.3%,恩格尔系数越高,反映城镇居民经济越困难。所以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略有降低。选A为正确答案。
128.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