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AB=60
15、有三位数,其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 倍,十位数等于百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那么这三位数
是()
A、211 B、432 C、693 D、824
【答案】选C,代入排除
16. 【答案】D。 “陈规”指过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与题干语意不
符,排除A。“常见”与“程序”不搭配,排除B。既然事情基本符合正常状况,则使用一般程
序处理即可,不用特殊对待,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D。
17、A
A.因此、但是、或、或、则
B.当然、但是、和、和、只
C.因此、因此、或、或、只
D.当然、因此、和、和、则
【答案及解析】 第一空:该空前后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因为考试范围和教学范围一样,所以考试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而“当然”是弱转折关系,故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排除B、D。第二空:承上启下作用,第一句话说的是考试与教学的相同之处,“必须一样”,而第二句说的是考试和教学“有所不同”,所以一二句之间意思相反,在此需填入表转折关系的词,故选择“但是”,排除C。由此可确定答案选A。
18. 【答案及解析】C。本题②句为解题突破口。“滥用职权”为固定搭配,意为无节制地使用职权,排除A、D。“宣扬”的主体为人,①句的主语为“9•11”事件,故①句应填“传扬”。本题答案为C。
19、A
A. 推诿 必需 启事
B. 推诿 必需 启示
C. 推托 必须 启事
D. 推托 必须 启示
【答案及解析】第一空:推诿是指推卸责任把责任推给别人,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某事。而文中提到出现错误,错误是需要承担责任的,而不是拒绝某事某物,故选择“推诿”,排除C、D ;
第二空:“必须”是指必定,一定要;“必需”是指非有不可的,不能少的。“生活必需品”是固定搭配,指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
第三空:“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这里的“启”是“说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说明的事情。而“启示”的“启”,则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故壁报栏下出现的,是贴在墙上的文字,故应该是一张“招领启事”,故排除B,本文选A
20.【答案及解析】A。 “度过童年”为固定搭配。此题主要考查“度过”与“渡过”的区别。“度过”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渡过”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故本题应选A“度过”。
21、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D
D一个热忱的、悠游自在的、无恐惧的人,是最能够享受人生的理想性格。
【答案及解析】 D项的语病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宾语不相应。主干紧缩为“一个人是性格”。人与性格不是同类概念,用“是”将两者联系起来,成了不恰当的判断。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答案及解析】 A项是句子成分多余。“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最好”跟“比较”出现累赘。B项是成分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应该是“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C项是句子成分多余,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目的”与“是为了”意思相同,所以是多余重复。故选D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答案及解析】 A项出现的语病是主语残缺。由于„„,为„„提供了条件,整句话缺乏主语。
B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提高和培养工作的现代技术水平”,“培养”与“技术水平”搭配不当。C项用词不当,“球衣、球鞋”并非乒乓器材,只是与乒乓球比赛相关的物品。
26.【答案】B。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D.有的人喜欢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诸如命运和星座这些东西和其他人身上,有的人则懂得什么东西都要靠自己,积极地寻找机会并努力工作。
【答案及解析】 A项的语病是句子成分多余。“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该句中间是用顿号,拆分为两句话,第二句为“阻碍中国电影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去掉“不能”。
B项的语病是句子成分残缺。“以进一步提高说写方面的技能”,缺主语,可改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说写方面的技能。”
C项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把“应该”移到前面,即改为“请家长们应该在起居、饮食、运动及心理等方面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做好相应的准备。”
28. 【答案及解析】D。A项成分赘余,可删去“给我留下的印象”;B项“下降了”与“九倍”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9、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房间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C
A. 1-5-2-3-4
B. 1-3-2-5-4
C. 5-3-4-2-1
D. 5-4-2-3-1
【答案及解析】观察选项,确定首句为1或5,观察原文进一步确定为5,因为1中有一个字“它”,表指代,一般指代前文内容,故1并非首句,因此排除A、B;第5句说到种子被嘲笑、排挤,3的“从此”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4句紧接着说到种子需要接受的新挑战——黑的恐惧和暴雨的侵袭,但依然努力生长着。“依然努力”是与前文(3)提到的“努力”的对照,强调说明与之前(3)一样地努力,故4放在3之后。
30. 【答案及解析】D。根据事理的逻辑性来分析,本题首先要考虑符合生活的逻辑。肯定是先醒来再感知周围的一切,排除A、C。一个从睡梦中醒来的人对外界的感知,应先是声音,再是视觉,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D。
31.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热污染”是一种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是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答案及解析】文中只是提到“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只是说美国的冷却用水排放量大,并没进一步指出“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这一比较趋势。
32. 【答案及解析】A。由文章第二段可知,B项的“唯一证实”、C项的“直接原因”、D项的“所有的微生物”均表述不当,B、C、D三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3段意思的一项是:D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成热,传入大气,送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和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原杰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炎热,造成这些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状况,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明显
【答案及解析】文中提到“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只提到两极的温度与全球温度的比较,而没有涉及D项所说的“城市与农村”的比较,故D项与原文第3段意思不符。
34. 【答案及解析】C。由第四段首句“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可知,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本文最适合的标题是:B
A.城市热污染
B.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C.热污染的灾难说
D.热污染的温室效应
【答案及解析】本文分四段。第一段讲的是热污染的定义、来源及影响,第二段讲的是热污染对水生物及其他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危害,第三段讲的是热污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四段提到热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呼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故全文的主题都是“热污染”,A选项是概念偷换,“热污染”不等于“城市热污染”;C选项是的主语是“灾难说”,而不是热污染,且文章不仅是讲了热污染产生的灾难,还提了热污染是什么,重点呼吁要采取措施防治热污染,该标题概括不全面;D选项主语是“温室效应”,并不是本文阐述的主题。
36.【答案】C。
37.【答案】D。
38.【答案】B。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事件排序
41.C.【解析】走进房间是①③④的前提,由此排除了B和D;先打开灯,然后屋子才变亮,即④在②前,因此,排除A。这道题目事件的顺序为:妹妹走进房间,由于房间是黑的,脚被凳子绊了一下,然后打开灯,屋子变亮后,将凳子挪开。故选C选项。
42.B.【解析】先出国学习,再回国创业,最后创业成功。所以①在最前面,排除A和C,对比B和D项,差别在④和⑤的顺序,只有大规模占有市场之后,才能节省数十亿元的巨资,故先⑤后④,故选B选项。
43.A.【解析】值班警察受到表彰应该放在最后,由此就可以锁定A项。整个事件为:小区警察在小区巡逻的时候,正好一位中年妇女跌倒在地了,这位警察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这位妇女被救醒了,最后警察受到了表彰。所以选A选项选项。
44.A.【解析】①中的“名师”与⑤中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家”相呼应,故①紧邻在⑤之前,锁定A和D项,②中“更进一步了解”发生在名师讲京剧之后,排除D项。本题选A选项。
45.B.【解析】整个事件为: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故选B选项。
图形推理
46.C.【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端点的数量,第一组三个图形中端点数都为4。第二组图形也应满足这个规律,所以正确选项中应有4个端点。所以此题选C选项。
48.B.【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的组成元素的数量,第一组三个图形中,是由三个三角形、两个五边形和一个圆形组成。在第二组前两个图形中,是由三个正方形和一个五边形组成的,所以正确答案中要么是由两个相同的图形且非正方形和五边形组成,要么是由一个五边形和一个非五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组成。所以此题选B选项。
49.B.【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的运算规则,黑+白=白,白+白=黑。所以此题选B选项。
50.C.【解析】此题考查图形元素的样式,第一组三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将每个图形分成两个相同的字母,第一幅图中的字母为X,第二幅图中的字母为H,第三幅图中的字母为T。第二组三个图形也应满足这个规律,选项C中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将其分为两个相同的V。所以此题选C选项。
51.C.【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的去同存异,第一组三个图形中,把第一幅图形和第二幅图形相同的直线去掉,不同的直线留下,即为第三幅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满足这个规律。所以此题选C选项。
52.D【解析】属性类图形推理,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第一个竖轴,第二个横轴,第三个竖轴对称,于是在CD两个选项中选,并且图形的部分数为1、2、1,所以选一部分的图形,所以选D选项。
54.A.【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的位置,第一组三个图形中,构成每个图形的三个小图形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阴影、空白和半阴影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在第二组
图形中,构成每个图形的三个小图形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阴影、空白和半阴影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所以此题选A选项。
55.B.【解析】此题考查图形的运算规则,黑+白=白,白+白=黑,第二组三个图形也应满足这个规律。所以此题选B选项。
逻辑判断
56.B.【解析】本题考查直言命题。题干中断定了一个特称否定命题为真。由此可以确定全称肯定命题一定是假的,即Ⅱ一定为假;而全称否定命题和特称肯定命题是无法断定真假的,即Ⅰ和Ⅲ无法断定真假;Ⅳ是一个单称肯定命题也无法确定真假,故选B选项。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