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5年四川省法检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四)
2016-03-13 08:01: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它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
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等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提高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减低了一半。

16上文第二段中[    ]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A柔软性                                      B拉伸性

C可塑性                                      D超塑性

17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A.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料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超塑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19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

B.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C.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提高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D.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20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A.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1-25题: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了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限制(b)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1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22.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23.文中abc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24.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6-28题: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26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A.物质的耗费

B.精神的耗费

C.使用

D.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27生命载体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A.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28.本文的论题是: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9-32题: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CO2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

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CO2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随着CO2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CO2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

如果学者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5年四川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