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C.22.4% D.
98.如保持2006年的年增长速度,2008年的税收收入约为()
A.57990.64 B.58397.18 C.60294.55 D.62701.93
99.2003年——2007年全国税收总额为()亿元
A.164142 B.184142 C.194112 D.254142
100.税收收入年增长速度居第三位的年份,比2003年增长了()亿元
A.5257 B.10401 C. 17171 D.28983
2009年4月26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1.C 【解析】本题属于分数数列,相邻两项相乘的结果为1,2,4,8,是一个等比为2的数列。故下一项为16,只有C选项满足条件。
2.B 【解析】前三项之和等于第四项的数字,比如2+3+6=11,3+6+11=20,故答案等于6+11+20=37,选择B。
3.D 【解析】本题属于分数数列,相邻两项相乘的结果分别为:2,3,4,5,是一个递增的自然数列,故下一项为6,选择D。
4.A 【解析】本题属于因果数列,相邻两数之和分别为8、27、64、125。分别为自然数
的立方数。83和答案相加应该等于6的立方216,故选择C。
5.B 【解析】观察数列成大小变化,利用邻项算法,后项减前项得到:-10,14,-18,22,-26,下一个数为30,故选择B。
6.A 【解析】略
7.A 【解析】首先考虑假如三人用的羽毛球相同,那么每人用了48÷3=16个,但是根据已知条件,甲比乙多用了4个,乙比丙多用了4个,那么三人用的羽毛球分别为20个,16个,12个,他们之间的比试20:16:12,化简后得到5:4:3,故选择A。
8.B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甲乙在同一点同向跑步,经100S第一次相遇,这属于追击问题。我们可以求出这条跑道的路程:100×(7-3)=400米。那么若甲、乙朝相反方向跑时,属于相遇问题。此时的相遇时间为400÷(7+3)=40秒。故选择B。
9.D 【解析】本题属于数列求和问题,也就是算出1+2+3+……+30的和。根据中项求和公式,此数列是偶数项,其中项为15和16.那么次数列的和为30×(15+16)/2=465,故选择D。
10.B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将108个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在8人道30人之间,那么小组数量的最少是4组,最多分成14组,也就是让我们在4-14这个范围内找出108的约数,计算出只有4,6,9,12,这四个数是108的约数,故有4种不同的分法。故选择B。
11.A 【解析】当矩形四个角截去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后,新图形的周长不变。所以周长仍然是(8+6)×2=28。故选择A。
12.C 【解析】略
13.B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这个数列的总和是36+30=66,因为是奇数项,所以中项应该为项数加一再除以二,也就是(2N-1+1)÷2=N,所以利用等差数列的中项求和公式可知,N项值×(2N-1)=66,此时利用代入排除法,只有代入N=6时才得到结果,故正确答案为B。
14.B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满足条件的方法只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编号为1的盒子中放1个球,在编号为2的盒子中放3个球;第二种方法是在编号为1的盒子中放2个球,在编号为2的盒子中放2个球,故一共有4+6=10种。故选择B。
15.B 【解析】本题是一道几何类问题。要利用30度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即30度角的对边长度等于斜边长度的一半。观察图形可知,AE=BE,因为这两条线段在折叠时完全重合。而三角形BCE中,角CBE=30度,所以CE=1/2BE,即CE=1/2AE,已知条件告诉了AC=6,所以CE=1/3AC=2。故选择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 选词填空
16.B 【解析】通读文段可以发现,括号里的词语应该与“形象”搭配,所以排除“制造”
和“形成”。依据上文中使城管执法形象受到了影响推断,括号里的词语应该选择重塑,因此选择B。
17.D 【解析】 “决心和力度”不能“可以预见”和“有目共睹”,直接排除AB。从“最终还要依
赖于市场的认可”,可知动漫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已经获得了发展,因此排除C“前景乐观”, 因此选择D。
18.C 【解析】 主语是“敦煌艺术”,因此,只能选择C“亮相”。
19.B 【解析】AC都是贬义词,与语义不合,排除。“流连忘返”和后文对两家书店的详细描述最相符合,因此选B。
20.B 【解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转型”语义对应。
21.D 【解析】考试对考生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家常便饭”直接做“是”的谓语即可,这里
是做定语,因此选“习以为常”。
22.B 【解析】 排同法排除CD。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
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从“机会总是眷顾有所准备的人,当错失良机时”,可知“我们”是“茫然若失”,
茫然若失,是指神情迷茫,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此题如果在“我们往
往”后面有一个“还”的话,则“浑然不觉”亦可。
23.C 【解析】 由“笼罩”一词可推知“暮霭”最合适。暮霭,是指黄昏时的云霞和雾气。
24.C 【解析】“辞藻”应和“华美”搭配。
25.A 【解析】 只有A可以把云和蓝天的形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二 语句表达
26.C 【解析】 A项是4月2日一整天和4月3日下午,还是2日和3日共两个下午,存
在歧义。 B项,奶奶是暂时不在“我”身边还是已经去世了,存在歧义。 D项“几个”修饰“班委会”还是“班委会的干部”,存在歧义。
27.A 【解析】表意不明。应该是“把一个孩子从0抚养到16岁的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
28.B 【解析】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A项使用错误。肝胆
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C项用于指报效国家,显然不合适。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D项用于形容窥探别人的隐私,也不合适。
29.D 【解析】A项“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那种动物的”,“是”缺主语。B项“上面”有指代不
明,指“封面上面”还是“青铜制品上面”。C项“大量减产和绝产”关联词使用
不当,不是并列关系,应改为“大量减产甚至绝产”。
30.D 【解析】 A项“他的孩子”中的“他”指代不明,指的是主语的“他”还是“一个老人”。
B项“四个足球队”还是“四个队员”存在歧义。 C项是“老红军代表、民主
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共“58人”还是“无党派人士58人”存在歧义。
三 阅读理解
31.A 【解析】这段材料属于因果式。文段从“受教育的机会”“流动性” “资源的占有 ”三个方面的阐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 “男女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正确答案是A。B、C都是一方面的内容,D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32.C 【解析】这段话属于并列式。第一部分讲的是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第二部分是出版媒介有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是出版媒介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创新。结合在一起就是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C。
33.A 【解析】这段话属递进式。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用户“更要选择服务”,同时还通过一个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因此对于IT产品来说,售后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正确答案是A。
34.A 【解析】这段话属于典型的因果式。主旨就是“因此”后面的结果句子。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A表达的是结果句子,其他三个选项全都是前半部分的原因,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
35.A 【解析】这段话属于因果式。第一句话交代了青年文化的重要性,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要犯罪青年文化。因此第二句话是主旨,即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因此正确答案是A。C 不是“青年文化的重要性”得出的结果,BD都是“原因”的体现。
36.D 【解析】“但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之后的内容,是作者要想强调的,而在“但占有……历史机遇”,又进一步表明了作者想说明的重点。因此,只有D项包含了重点要传达的思想。
37.B 【解析】从转折词“但”后的内容可以看出,B项是正确答案。
38.C 【解析】从“因而”可知,正确答案为C。
39.C 【解析】从思想家梭罗的话中可知,C项正确。
40.B 【解析】从文段首句和数字对比可知,B项正确,其他几个选项都加进了无关概念。
41.B 【解析】从“方法”的前一句可以知道,正确选项为B。
42.C 【解析】文段中说中微子“可能是”,而选项C过于绝对。
43.D 【解析】只有D项不能从文中得出。
44.D 【解析】从文段倒数第二句可以得出。
45.B 【解析】ACD说法片面。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四 类比推理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46.B 【解析】略
47.A 【解析】略
48.D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条件2,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换;条件3,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换。三个条件是或的关系。
选项D不符合条件1、2、3,排除。
49.D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根据已有的信息;条件2,从不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