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质的关系,因此“过渡”用词不当;D项动宾搭配不当,“水平”不能“培养”,应将“培养和”去掉。
30.【答案】D
【解析】 A项既可以理解为结账,也可以理解为“报仇” ;B项“从头开始”,既可以理解为从“头部”开始,也可以理解为事情重新来过;C想“他”指代不明,既可指“那人”,也可以指第三人称。故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C
【解析】 A项歧义,可以理解为“我就不相信你,我今天不来” ,也可以理解为“我就不相信,你今天不来” ;B项歧义,可以理解为“晓明没有爸爸,哪也不去” ,也可以理解为“晓明没有,爸爸哪儿也不去” ; D项歧义,可以理解为“一群兴高采烈的孩子,和老师走在乡间的田野上” ,也可以理解为“一群兴高采烈的孩子和老师,走在乡间的田野上”,所以正确选项为C。
32.【答案】D
【解析】 既可以理解为“普通感冒和源自于H1N1病毒的高烧症状的区别” ,也可以理解为“普通感冒引起的高烧症状和H1N1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的区别”。故D正确。
33.【答案】D
【解析】 A项“被普遍地应用”,缺少主语,也未讲清什么政策应用于什么方面;B项“政府补贴铁路客运的低廉票价”应改为“通过政府补贴维持铁路客运的低廉票价” ;C项语序不当,“考虑应放在“不仅”之后,并在“而且”后加上“考虑” 。故正确选项为D项。
34.【答案】B
【解析】 有两处错误:其一,“截止”应改为“从” ;其二,主语残缺,应在“呈现”前加上“居住用地” 。故B项为正确答案。
35. 【答案】C
【解析】 “他”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他”既可指代李东,也可指代“李东”和“我”之外的第三人。故C项正确。
三、阅读理解(共15题)
36.【答案】B
【解析】 沦为行政支配形式的是“科学” ,而非“工具理性” ,故B项正确。
37.【答案】A
【解析】A项不是“这种概念的批判”所表达的意见 ,只是在谈它的表现形式。故A项正确。
38.【答案】C
【解析】文段中只提及了中国,也并未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所以无法得出中国航天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结论。故C项正确。
39.【答案】D
【解析】文中虽然提到“少部分早期白话诗人则热衷于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取与借鉴”,但并不能说明已经形成了“现实主义新诗传统”。故D为正确选项。
40.【答案】C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否则,技术垄断只能适得其反。”是关键句,反应了柳斌杰的观点,委婉批评美国微软应加强与中方合作,而不是用损害用户利益的措施来保护只是产权。所以
C为正确选项。
41.【答案】D
【解析】文段的关键句是“全球发生温度激增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早”。可以推知这个文段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地球气温上身的速度是超出人们预料的,正确答案选D。温室效应早已成为人类共识,排除A项。问短强调的是地球温度上升速度之快,而不是人们的接受与否,排除B项。C项是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之一,担不是重点,排除。
42.【答案】C
【解析】文段中有关键词关键词“目前,……但……”,可知目前货币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困难,无疑将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而由于银行对地方政府未来的可支配财力、隐形负债等难以准确把握,这些风险都是银行难以预知的,所以货币信贷要注重防范风险,故正确答案选C。
43.【答案】A
【解析】由最后一句话“后经证实,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的作文……”可知权威信息并没有不透明,排除B项。合法合理的竞争是没有异议的,也不会导致失实报道,排除C项。媒体纷纷转载失实信息,有记者的责任,也有网络监管不力的原因,相比个人因素,制度的因素更重要,排除D,正确答案选A。
44.【答案】A
【解析】由 “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第二个理由:该校舍在“5•12”地震中未有丝毫损伤。”可知建筑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问短并未对建筑的丑陋、邪恶展开论述。故正确答案选A。
45.【答案】C
【解析】 “地震学家正在发布一个新的警告,那就是,为这项工作筹集资金相当困难。”是文段关键所在,由其可知,地震研究人员对地震预测前景持忧虑的态度。故正确答案选C。
46.【答案】A
【解析】 由“民生问题、环保问题、住房问题、腐败问题将在第一时间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和热点”可知,C项正确;由“能否善用网络正成为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课题”可知,D项正确;由在“‘华南虎时间’、‘彭水诗案’和前些年的‘孙志刚事件’中,网民参与的热情都成为事件本身以外的社会热点”可知,B项正确。故正确答案选A。
47.【答案】C
【解析】 由“与国内老百姓的满意相比,对外宣传是次要的,和国家的国际形象没有特殊的关系。”是文段关键句,其意在说明,国内老百姓的满意度对国家国际形象的作用更为重要。故正确答案选C。
48.【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句是主旨句,文段属总分型议论结构。BCD项内容正确,但都是论证观点所需的材料。所以正确答案为A。
49.【答案】C
【解析】 文段最后一句“ 《论语》中也有多处‘ 君子 ’既可解释为在位者,也可以解释为有德才之人”是关键句,表明了关于“君子”的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
50.【答案】D
【解析】 上述资料主要表明,长久以来新疆各族人民都融合相处,在此基础上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D项为正确选项。ABC三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一 定义判断(共10题)
51.【答案】A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大前提是假言判断;条件2,是一个演绎推理。
选项A,或是由于复习方法不对,或是由于临场发挥不会,这是一个选言推理,不符合条件1。故,正确答案为A。
52.【答案】B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边境区边民;条件2,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条件3,经政府的批准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条件4,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
选项A,小李家住四川,不是边民,不符合条件1,排除。
选项B,胡某是边境区边民,符合条件1;步行20分钟,属于20公里以内,符合条件2;无法判定是否是在经政府批准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条件3不确定;购买零食,无法判定是否超过规定金额或数量范围,条件4不确定。
选项C,外贸公司,不是边民,不符合条件1,排除。
选项D,无法判定交易主体是谁,条件1不确定;畅销全国,不是在边境20公里以内,不符合条件2,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3.【答案】C
【解析】A 项中只列举了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而不是每一种金属都具有导电性,
不能推出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电性,不是完全归纳推理;B 项是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
惩罚,推出你们一定会受到惩罚,是由一般到个别,不属于完全归纳推理;D 项中的动植物
不属于一类事物,不符合定义。
54.【答案】D
【解析】A项某地没有为本地的旅游业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而是照搬了其他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属于市场定位;B项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来进行市场定位,而是根据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在市场上确定恰当的位置,不属于市场定位;C想某企业的广告不是这种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给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其依据也非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故不属于市场定位。
55.【答案】B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条件2,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议论。
选项A,公司领导成员,符合群体,符合条件1;介绍公司发展前景,不是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议论,不符合条件2,排除。
选项B,很多乘客,符合相当数量的个人,符合条件1;认为这些飞行员对乘客的安全不太负责任,表示不愿乘坐该航空公司的飞机,属于对公共事务的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议论,符合条件2。
选项C,李勇的亲戚朋友,符合条件1;对他家购买的新房一致赞赏,不是对公共事务的议论,不符合条件2。
选项D,高山,不符合相当数量的个人,不符合条件1,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6.【答案】C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条件2,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标签和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条件3,最终达到限制进口、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非关税壁垒。
选项A,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调查,符合条件1;实施反倾销调查,不是通过法律法规等提高技术要求,不符合条件2,排除。
选项B,属于在贸易进口管制时,符合条件1;质量不合格,而进口国主动颁布标准或是制度等来限制,不符合条件2,排除。
选项C,日本对进口茶叶采取措施,符合条件1;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增加检测项目,符合条件2;无法判定是否达到限制进口、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条件3不确定。
57.【答案】B
【解析】选项B中,某国船运公司在乙国港口发生突然核泄漏,产生了国际损害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符合定义。选项A中,被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的组织不是国际法主体,排除。选项C,布某不能成为国际法主体,排除。选项D,甲国远洋货轮撞翻乙国轮船,并非是造成了国际损害行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8.【答案】C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条件2,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条件3,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条件2和3是或的关系。
选项A,陈某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不符合条件1,排除。
选项B,李某因为贪污,而非政治原因,不符合条件1,排除。
选项C,丙国总理因政变而流亡,符合条件1;以巨额投资为代价,经申请被允许在丁国长期居住,符合条件3。
选项D,卯国前总统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不符合条件1,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9.【答案】C
【解析】选项C,是在实施义务教育,而非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60.【答案】D
【解析】划分条件:条件1,由于供应、需求有了新的增加。条件2,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选项A,有了新的购车需求,符合条件1;从购房款中拿出部分买车,符合条件2。
选项B,需要租房,有了新的需求,符合条件1;从准备买车的钱中拿出了一些来租房,符合条件2。
选项C,弟弟以外受伤,需要大笔医疗费,符合条件1;把准备渡蜜月的钱拿出来付医疗费,符合条件2。
选项D,预计花10万,结果少花了一万,而买了手提,不是有了新的需求,不符合条件1。
故,正确答案为D。
二 图形推理(共10题)
61.【答案】D
【解析】题面都是汉字,但是本题不是笔画的规律。这些汉字的共同点是都含有“口”,观察第一组图形,“口”的数量为:1,2,3;第二组图形为:2,?,4。故应该选择有三个“口”的。应该选择D答案。
62.
【答案】C
【解析】两组图形都可一笔画成,故正确答案为C。
63.
【答案】B
【解析】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异存同后得到第三个图形,故正确答案为 B。
64.
【答案】C
【解析】
65.
【答案】A
【解析】左边一组中,三种元素依次下移一行,按照从上到小的顺序,第一行数量为1,第
二行数量为3,第三行数量为4;右边一组中,三种元素按照顺时针方向在外部小三角形中
移动,且最上部三角形中数量为1,最左边三角形中数量为 3,最右边三角形中数量为 4,
故正确答案为 A。
66.
【答案】C
【解析】第一列,交点数分别为 0、1、2;第二列,交点数分别为 2、3、4;第三列交点数 [申论热点]
应为4、5、6,故正确答案为C。
67.【答案】D
【解析】题面都是字母,观察字母,可以发现是“形”的规律。每排的三个字母包含三类:一个直线构成、一个曲线构成的、一个曲线加直线构成的。所以答案应选一个由直线构成的字母。故正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