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解析] “厘清”指澄清、查清楚,其支配对象往往是“关系”“原则”“任务”等。“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题干中支配的对象为“职责与定位”,应用“厘清”。“干涉”一般指过问或制止,多指管不应该管的事情。“干预”一般仅表示比较关心、过问别人的事情,没有强行管制。而就感情色彩而言,“干涉”态度更为强硬,多为贬义,“干预”则较为中性一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选词填空:第20题 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89.html
21. A[解析] 根据文意,可明显排除B项的“大起大落”;“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D项;A、C项第二空都是“风吹草动”,指“微小的变动”,故应对应“脆弱”,而不应用“强韧”,答案为A。
[点评] 本文段节选自2009年第15期《南风窗》杂志的文章《新“圈钱运动”:财政扩张面临节点》,旨在说明税务人员在金融危机下的难处——“很多时候,政府一边催请我们加大稽查力度,尽快实现增收,一边又希望我们拿捏好分寸,不要对企业赶尽杀绝。”从严征管,企业困难怎么解决;不严格执法,逃税问题泛滥,财政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又怎么办?
【原文出处】新“圈钱运动”《南风窗》
【原文内容】“很多时候,政府一边催请我们加大稽查力度,尽快实现增收,一边又希望我们拿捏好分寸,不要对企业赶尽杀绝。”然而,在金融危机下,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每一个企业的资金链到底有多脆弱,能够承受得起多大的风吹草动。从严征管,企业困难怎么解决;不严格执法,逃税问题泛滥,财政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又怎么办?林小姐感觉自己总是深陷在两难之中。
22. C[解析] 实词辨析题。通过词语搭配来看,“熟悉”搭配“历史”更合适,“熟习”表了解深刻、掌握熟练,多与“技术”、“业务”搭配。“扶持”后面一般搭配人,放在该处不合适,所以选择C选项。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选词填空:第22题 只有()中国历史的人才会知道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86.html
B[解析] 从第一空来说,说蝶是“虚幻”的、“感动”的,与昙花、流星之间没有共性,排除AC。BD来看,“泯灭”指痕迹、印象等消失,“精神泯灭”与文意相符,搭配恰当;“毁灭”略有贬义,不符语境。故本题应当选择B选项。另外,流星、昙花都是让人震撼的自然奇观,蝶与之类比,因此也能用震撼来说;且“倏忽而逝”表昙花一现,符合语境。
【原文出处】瞬间的美丽(连江月) 与瞬间永恒 【本题被命题者组合了一下】
【原文内容】
遗憾的是,蝴蝶寿命较短,成蝶后平均寿命为两周。有一种碟在破茧而出后仅能存活24小时。难道说,蝴蝶艰辛的破茧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它瞬间的美丽吗?可悲可叹的是世上美丽的往往是短暂的。蝴蝶的活着就是为了展示那一瞬间的灿烂!如流星、如昙花,而那仅有的一瞬间的辉煌也便完成了它生命的使命。
是的,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泯灭。就像蝴蝶,它们会成为庄生梦里的化身,会传颂梁祝不渝的约定。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美丽的瞬间会化做永恒,成为人们心目中善与美的不朽的支撑!
——————
蝶,一个惊艳的名字,如昙花如流星,惊艳往往是短暂的,有一种蝶在破茧而出后只能活24小时,它们活着就是为了那一瞬间的灿烂。但有时,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精神的泯灭,就像蝶,它们会成为庄生梦里的化身,会传诵梁祝不渝的约定。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选词填空:第23题 蝶,是一个()的名字,如昙花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79.html
B[解析] 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从第二个空考虑,亚洲金融危机本身使得亚洲化险为夷、反败为胜或者转危为安显然错误,只有B项“因祸得福”正确。根据文意,亚洲国家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学会了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因为这场“灾祸”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灵感,因此第二个空应该选择“因祸得福”,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原文出处】【英国《金融时报》3月19日文章】题:亚洲资本主义留给西方的启示(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基肖尔·马赫布巴尼)
【原文内容】亚洲历经数百年的风霜洗礼,这也是亚洲人更喜欢存钱的原因。所有亚洲国家都经历过动荡的年代。它们从这些经历中学到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因为福兮祸所伏。我的大多数亚洲朋友都认为美国信不断透支的生活方式不可思议。他们会问:“要是失业的话该怎么办呢?”
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能使亚洲因祸得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政策的失误使亚洲人坚信,他们必须创建自己的保障机制来应对经济衰退。因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外汇储备积累。从1998年底至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从近1450亿美元增至近两万亿美元。从1998年初至2008年6月,印度的外汇储备从278.3亿美元增至3156亿美元。这有助于保护亚洲国家抵御来袭的金融风暴。
当这场风暴过去后,我们如果发现资本主义最坚定的拥趸在亚洲,也无需讶异。然而,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将是混合的亚洲资本主义模式,而不是西方模式。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与有效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相互制衡。
25. A[解析] 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意,与“闭塞”和“蒙昧”相对应的应该是“文明”,对社会国家体系能够进行“重建”,而不是“重构”“重组”“重塑”。故本题选择A选项。
二、语句表达
26. B[解析] B选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且“不是”后是动宾短语,“而是”后却只有宾语,亦属于搭配不当。本题选择B选项。
27. C[解析] C选项中,“一样”一词使用不当,应当改为“一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语句表达:第27题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41.html
28. B[解析] A项,“海盗在自己的小型船上购买……”不对,且两个“和”造成歧义;C项,在“黄昏”里露出“曙光”,搭配不当;D项句子主干是“市场是国家之一”,搭配不当。B项正确。
[点评] 多个连接词如“和”“与”等一同出现容易造成层次不清、出现歧义等语病。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语句表达:第28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种是: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38.html
29. A[解析] A选项中,“遏制”与“不再”是双重否定,其字面意思即为“为了保证官员子女腐败现象能够一直发生”,明显与句子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不符,故A选项存在语病。
30. D[解析] D项对应不当,应为“从理论上作出说明,政策上作出规定”,故本题应当选择D选项。
31. B[解析] B选项中,“善自为谋”指的是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与原句表达的意思不相一致,本题应当选择B选项。
[解题误区] 要求选使用错误的成语题的答案设置一般在表面意思很切句意,但深层含义并非如此的成语上;其次要注意的是极其生僻的成语考查一般都作为正确使用的选项;并且平时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另类用法。
32. C[解析] A项“原因”与“所致”句式杂糅;B项“非常”和“奇”语义重复;D项“往往”与“总是”语义重复。因此C项正确。
33. A[解析] “勇猛精进”原为勤奋修行之意,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煊赫一时”指在一段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含贬义。“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直情径行”指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含贬义。B、C、D选项均与句意不符,A选项正确。
[解题误区] 要求选使用正确的选项,一般用排除法好作答,没把握的先搁置一边,往往其他三项都很容易就排除了,不用冥思苦想纠缠在一个选项上。
34. B[解析] “祖国大陆这块日思夜想的土地”可以理解为这块土地就是祖国大陆,也可以理解为是祖国大陆日思夜想的土地——比如中国台湾。故本题选B。 [公务员考试网]
[点评] 找歧义句的题目,主体不清晰是常考点。
35. D[解析] A选项中,学生数学特别好与对语文缺乏兴趣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不能选用“因此”。B选项,5到10年已经给出了一个范围,不能与“左右”搭配。C项“人才的数量决定了科技实力”,表述不当。故本题选D。
【2010年11月6日四川行测真题讨论】语句表达:第35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http://bbs..com/read-htm-tid-12437226.html
三、阅读理解
36. A[解析] 文段只是说“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并未说其行动能力下降,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宽泛,且其所强调内容并非文段主旨,排除。D选项过长,且表述有误,不适合作为标题。A项点明了文段的主要内容“行动偃旗息鼓”,表达简洁,故A项最为合适。
37. C[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了搬迁只是大规模移民的第一步,随后介绍了随之而来的“返流”现象的具体体现,同时提出了对于如何解决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指出政策需要完善,政府需要进行相应的扶持,同时,移民也需要更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证明移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故C选项的概括最为准确。
[解析思路] 本题考查归纳信息的能力。文段并未表达态度及观点,排除A;B项,文段并未提到“新的社会问题”;D项,“返流”是移民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返流”不是文段的中心,“移民安置”才是。故本题选C。
38. A[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了行骗广告近百年延续不断的现实,并由此引发了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信息的思考,暗指这种行为和心理的延续性,故本题应该选择A选项。D项是对文段表面意思的概括,“广告”这一事例只是用来佐证作者观点的,故作者的观点应在“广告”这一事例的背后。
39. B[解析] 文段中强调,在西方社会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资格和条件才能够成为团体里的成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40. A[解析] 文段中,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明确表示,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只是各具特色而已,没有最好的、最大的之言,奥运会举办城市之间不应该互相攀比,奥运会成功与否主要看其主办城市是否能够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氛围,故A选项是正确的。罗格并没有对伦敦举办2012年奥运会持悲观态度,同样也没有表现出乐观心态,故B、C两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另外,罗格强调了举办奥运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是在“主办城市营造的氛围” ,因此,D选项中有关资金投入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应当选择A选项。
[点评]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