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80.A 81.A
82.B 83.C 84.B 85.A 86.C 87.A
88.B 89.C 90.B 91.ABCD 92.ABCD 93.ACD
94.ABD 95.A 96.B 97.D 98.D 99.C
l00.D 101.D 102.B l03.A 104.AB l05.BCD
l06.AB 107.AC 108.CD 109.ABD 110.D 111.D
112.A 113.ABC 114.ACD 115.ABCD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C 117.A 118.B 119.D 120.B 121.D
122.C 123.D 124.B 125.A 126.C l27.B
128.A 129.C 130.C
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B 【解析】本题为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数的差值组成4,6,8,10的偶数数列。因此可知空缺项应为30+12=42。故正确答案为B。
2.C 【解析】本题为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数的差值组成2,3,5,7的质数数列。因此可知空缺项应为37+11=48。故正确答案为C。
3.C 【解析】本题中相邻两数的差值组成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3n(n=1,2,3,4……)。因此可知空缺项为32+3×5=47。故正确答案为C。
4.C 【解析】本题为加法规律。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因此可知空缺项应为7+11=18。故答案为C。
5.A 【解析】此题为混合数列。其中奇数项是公差为1的递增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1的递减数列。由此可知空缺项分别应为36,33。故正确答案为A。
二、数学运算
6.D 【解析】这道题可以列两个方程求解,但比较慢,所以应从供选答案入手。甲在2000年的年龄减去2(即1998年的年龄)应被4整除,由此排除B、C;在选项A、D中考虑乙的年龄,A中12-2=10,10的4倍是40,A不符合,所以选D。
7.A 【解析】设总工作量为1。依题意可知,甲一天完成
,乙一天完成
,所以两人3天共完成3×(
+
)=12,故选A。
8.A 【解析】可将本题原式的除法换成乘法,并消去小数点,原式写成
,分子3跟分母15约分,分子25跟分母5约分,这样能较快得出答案是1,故选A。 [行测题库]
9.A 【解析】设最外层边上每边有x人,则四边共有4x-4人,因此由4x-4=60得出x=16,即此方阵的每边有16人。则学生总数为162=256(人)。
10.B 【解析】设短的一段有x米,则长的那一段为(18-x)米,得关系式x=(18-x)×
,得出x=8。
11.D 【解析】备选项的末位数都是不相同的,故只需考虑末位上的数。由1+4+9+6=20可知末位数是0,因此选D。
12.C 【解析】设原来边长为1,增加后变为1.2,则面积变为1.2×1.2=1.44,可知增加了0.44,即44%。
13.C 【解析】首先可以计算出每边可栽树的数量分别为:(156÷6)+1=27(棵),(186÷6)+1=32(棵),(234÷6)+1=40(棵)。如此计算,每个顶点都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可栽树的总数应为:(27+32+40)-3=96(棵)。
14.C 【解析】甲、乙两人每小时共完成736÷8=92个。设乙每小时完成x个,因为甲比乙快30%,则甲每小时完成1.3x个,由x+1.3x=92,得出x=40。
15.B 【解析】设正方形边长x米,则长方形的宽为
,可列方程2×(x+
)=36,得出x=15,所以正方形周长为60米。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6.C 【解析】根据文中第一句话“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可知C为正确选项。
17.D 【解析】第二段第一句话的主干为:变化是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根据这句话可知正确答案为D。
18.A 【解析】分析这句话发现空缺处后的句子用了“甚至”这个词,可见这两个分句间应是递进关系,既然后一个分句的意义是否定的,那么前一个也应如此,故不选D;而B、C的意思已经绝对化了,没有递进的余地,所以也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19.B 【解析】原文第二段说共享一个频道而“毫无察觉”,并非“无人了解事情真相”,所以A项错误;根据原文,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但不是暂时的,所以不选C;原文最后一句话说“对人没有直接意义”而不是“没有任何意义”,D也不对;第二段整段都在说明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B项与此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20.B 【解析】分析原文,发现原文是说后代会觉得祖先们的行为非常奇怪,觉得奇怪并不代表无法理解,所以B项不符合文意,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B。
21.C 【解析】A项应与表示“态度”的词语相搭配,B、D两项的意思与文章内容不符,而“首当其冲”是指首先遭到攻击,与原文最为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22.D 【解析】原文中用“但”表示转折关系,可以首先排除B、C;A项有歧义,“本国”可以指原产国,也可以指所在国。所以,只有D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23.A 【解析】综合全文可以看出,“其实”和“实际上”这两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所持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但作者只说经济全球化会带来一些好处,如“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就业机会”,并没有说经济全球化没有弊端,A项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题目要求选择理解不恰当的,故正确答案为A。
24.C 【解析】本题考查指代关系。根据就近原则,“它们”指的就是前句所说的汉堡包和可口可乐,放入后发现语句通顺,符合逻辑,故正确答案为C。
25.B 【解析】文章主旨大多出现在开头或结尾,本文的最后一句话用“实际上”揭示了文章观点之所在,对照选项发现B项表述的恰恰就是这个意思,故正确答案为B。
26.C 【解析】C项应为“蔓延”,此题考查考生的文字基本功。
27.B 【解析】空缺处前的“逐渐”二字表明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观察选项,A、C、D都只有变化的意思而没有发展的意思,只有B符合上下文,故正确答案为B。
28.C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判断词删去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有没有发生变化,“曾经”和“现”相对,删去其中一个我们并不会混淆时间,所以这两个词可删去任意一个;根据原文中的“某些地区”我们可知道它是有“限制”的,故“限制”一词也可删去,但如果删掉“世界”,我们就不清楚限定的范围了,故正确答案为C。
29.A 【解析】联系上下文,文章的意思是说艾滋病已经跨越了国界,且其他传染病也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日益严重。所以B、C、D均不能表达划线句子的意思,正确答案为A。
30.A 【解析】根据文中第三句话所说,既然半数以上的人都死于这些传染病,可见它们是主要杀手。故正确答案为A。
31.C 【解析】根据第一句话的意思容易得出A、B是正确的,D项所述的意思和B项一样,“利”即积极意义,“弊”即消极意义;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 [www.91exam.ORg]
32.C 【解析】把各个选项放入文中通读,容易发现“明显的”更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33.B 【解析】此题考的是词语搭配,首先根据句子格式确定应填入一组反义词,所以排除C、D;再把A、B放入原文具体语境发现正确答案应为B。
34.A 【解析】观察分析原文可知,分号前后应是并列结构,所以根据后面的“只要”、“就”这两个关联词可推知前面也应用同样的关联词,故正确答案为A。
35.B 【解析】作者在文中提出收入差距现象是“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可见作者认为收入差距是有负面效应的,而并未将这作为错误观点,更谈不上批驳,所以B项有违文意,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B。
36.C 【解析】属于搭配不当,不能说“发展方面”,只能说“发展方向”;B属于句式杂糅,应去掉冒号;D项属于语义错误,前一句说“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东西”,所以量子力学研究的就不是分子,D中的“分子”应改为“粒子”。只有C句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C。
37.B 【解析】A、C、D三个词的主语一般要求是人,原文中主语是牛顿力学,所以只能选B。
38.D 【解析】根据上下文容易排除A、B两项,C和D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在假设句中只能用“比如”,不能用“例如”,此句是假设句,故正确答案为D。
39.B 【解析】空缺处后说“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星系、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它们是由大到小排列的,空缺处所填内容应与此对应,对照选项,只有B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故正确答案为B。
40.B 【解析】原文说20世纪发生两件事,牛顿力学只涉及第一件,而“宇观”这一概念是在说到第二件事才提出的,与牛顿力学无关,所以A项错误;原文中说“希格斯场”“远比基本粒子小”,可见“希格斯场”并不包括基本粒子,所以不能选C;D项前半句是对的,但原文并没有说微观世界与宇宙无关,所以D也不对。故正确答案为B。
41.D 【解析】前三个“或”都是在“机器或设备”这同一个短语中出现的,根据文意,是同义反复,要改都得改,且改后和原意不同;而第四个“或”出现在短语“本金或利息”中,和后面一句中的“本金和利息”应该是同义的,而现在并不同义,只有把“或”改为“及”后才能同义,故正确答案为D。
42.B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对表借代义的短语的借代对象句子的理解。“这种方式”在文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仅要分析之前出现的语句,还要看之后解释说明的句子,“这种方式”之后的话是解释说明“补偿贸易的”,故正确答案为B。
4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关联词的选择。由题可知,上下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不过”是表转折关系,“而且”是表递进关系,“因此”是表因果关系,“其实”表示对上文的修正和补充。答案为C。
44.B 【解析】从“这种方式”到引文,出现的是购进方和输出方,并且补偿贸易方式就是前文提到的“这种方式”,由此可推知正确答案为B。
45.C 【解析】答案A的回答不够精确,B的回答在文中没有证据,只说四化建设在采用补偿贸易,并不能由此就推出它不可缺少;D选项原文中没有提及;C选项完整的概括了原文意思。答案为C。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46.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