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B.电子版媒体 C.“我的报纸” D.开放的网络
100.对因特网的优势,本文所强调的主要是( )。
A.更能满足个性要求 B.将在21世纪起主导作用
C.尽现了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优点 D.全面影响21世纪的人类生活
101.“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实效更快”的优势
102.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作者认为,在10~20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第四媒体尚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3~106题。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
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二氧化碳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的 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
如果学者们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话,那么,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的识, 。
103.对文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准确的是( )。
A.“温室效应”:指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B.“反馈调节”: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说法”:指对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D.“他们”: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意见的学者
104.第二段末尾说的“得不偿失”,意思是( )。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
105.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本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预言,否定了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
B.二氧化碳增加是否促进光合作用,理论推断与事实未必完全一致
C.对绿色植物的反馈调节作用,学者们并不都持乐观的态度
D.本文引述了有关温室效应的不同意见,也表明了自己的倾向
106.在第三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文字是( )。
A.当然是比较合理并可以实现的 B.显然是过于简单而不够客观的
C.就过于一厢情愿,太没有水平了 D.虽然有理论依据却令人难以接受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7~110题。
树是一部活档案,树干的年轮就是历史的记录。1901年,美国人道格拉斯发现居住地附近新近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譬如说:这些树木年轮的外面三圈都较宽,这表明近3年居住附近环境与气候条件较好,树木生长较快。相反的结论也可以由此得出。这个发现促使道格拉斯致力于树木年轮的深入研究。他用“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以“接龙”方式推算老树的初生年份。比如一棵被砍的百年古树,其砍伐年代不详,但是它的年轮中却有一圈与当地一棵1864年砍下的大树的年轮最外圈相吻合。由于最外圈是被砍伐当年的年轮,因此这相吻合的一圈为1864年的年轮,由此向内按每进一圈是一 年推算,就可以算出这棵树大约是哪一年栽种的。
一些科学家还根据年轮推算出发生过酸雨的年份。哥伦比亚大学的雅格比解释说,随着树木越长越老,年轮也变得越来越窄,而酸雨对树木恰恰起着相反的作用。年轮还可以记录下火山爆发与地震。火山爆发时,大量灰尘与气体进入同温层,遮住了阳光,这会使温度降到冰点以下,给树木留下一道叫做“霜轮”的特 殊标记。地震也可以给树木造成损害,使树在以后的一些年中形成较窄的年轮。由此看来,倘若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似乎并不为过。
107.对文中划线部分的说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反的结论”:年轮较窄,就证明那年该地区环境气候条件不好
B.“初生年份”:指树的栽种年份
C.“这相吻合的一圈”:指1964年砍下的大树年轮的最外圈
D.“霜轮”:指冰点以下树木生长时留下的年轮标记
108.道格拉斯提出“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主要事实依据是( )。
A.新近被砍伐的树木,都在他的居住地附近
B.居住地附近新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
C.树干上年轮的宽窄,能体现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
D.树干的年轮是树木的活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109.第二段所说的“相反的作用”,指的是( )。
A.树木年轮图案纹理的改变 B.酸雨会刺激树木的生长
C.根据酸雨发生年份判断树龄 D.酸雨会加速树木的老化
110.以下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比较同一地区树木的年轮模式,可推知某一棵树的初生年份
B.酸雨、火山爆发与地震等灾害都会影响树木生长
C.树木年轮可以记录下历史上发生某些自然现象的时间、地点
D.“树木年轮‘泄露天机’”,指人类可据此预知将要发生的自然现象
第四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一、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2002年1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单位:亿美元

111.在进口商品中,按照增幅从高到低排列(未分类商品除外),排在第4位的是( )。
A.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B.饮料及烟类 C.机械及运输设备 D.食品及活动物
1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Ⅰ.饮料及烟类虽然进口的增幅最大,但所占进口金额的比例最小;
Ⅱ.除未分类商品之外,出口商品增幅最高的前三类都是工业制品;
Ⅲ.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是工业制品的金额远远超过初级产品。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113.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够体现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比例的是( )。

114.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进口金额占初级产品进口金额的大致比例为( )。
A.1/2 B.1/3 C.1/4 D.1/5
115.除未分类的商品之外,进口金额比出口金额高的类别有( )。
A.6类 B.5类 C.4类 D.3类
二、根据下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6.此表主要是介绍世界主要地区90年代中期( )。
A.人口构成情况 B.人口数及出生率 C.人口数及增长情况 D.人口出生及死亡情况
117.90年代中期,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数最大的地区为(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118.90年代中期,移民数对人口总增长量影响最大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19.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知道( )。
A.亚洲人大部分都移民欧洲 B.非洲的移民数量仅次于亚洲
C.欧洲人口的增长率最低 D.大洋洲移民数和人口总增长量最少
120.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每年死亡的人数是最多的 B.欧洲和北美洲人不移民其他地区
C.大洋洲最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D.发达地区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
三、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01年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全市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为328.1万人,比1997年增加98.2万人。
年龄构成:0~14岁人口占7.4%;1997年为6.7%;15~59岁人口占90.8%,比1997年的91.4%下降了0.6个百分点, 其中15~39岁人口占80.1%,比1997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比1997年的1.9%下降了0.1个百分点。 [申论答题技巧]
在京状况:务工经商人员占78.1%,比1997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随亲属占13.4%,比1997年的11.1%上升了2.3个百分 点;探亲访友、因公出差占2.0%,比1997年的3.4%下降1.4个百分点;学习培训、旅游购物、治病疗养、旅途中转占5.2%,比1997年的 5.9%下降0.7个百分点。
来京时间:来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占15.5%,比1997年下降10.2个百分点;来京三个月至半年的占4.4%,比1997年下降6.3个百分点;来京半年以上的占80.1%,比1997年上升了16.5个百分点。
121.人口增加最少(但也没有减少)的可能是以下哪一类人?( )。
A.15~59岁 B.60岁以上 C.探亲访友、因公出差 D.来京三个月至半年
122.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2001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年是( )。
A.增加了 B.下降了 C.相关不大 D.很接近
123.与1997年相比,2001年占总人口比例数量为稳定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共约多少万人?( )。
A.210 B.240 C.270 D.310
124.短期留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大约比1997年( )。
A.增加了8万人 B.增加了3万人 C.减少了5万人 D.减少了8万人
125.从第四部分的资料中,我们能看出( )。
A.从三种来京时间人群的人口数比例上看,1997年相比2001年分配更为不均衡
B.在1997年和2001年,虽然三种来京时间人群的人口数比例各自有所变化,但总量基本持平
C.在1997年和2001年,来京时间在半年以上两个人群的人口数比例都接近1∶4的比例
D.来京人口的逗留时间有增长的趋势,大部分人的逗留时间都会在半年以上
四、根据下列两个图示回答问题。

126.从上图可以看出1997年与2000年相比,产值比重减少最多的产业是( )。
A.电子与信息 B.生物及医药物品 C.新材料 D.光机电一体化
127.假定2000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是1997年的2倍,那么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1997年增长率最可能是( )。
A.45% B.55% C.65% D.75%
128.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0年新材料的产值约为1997年的1.8倍
B.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各项产值比重大多有所变化
C.电子与信息产业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D.电子与信息产业的产值两年相比可能一样
129.2000年与1997年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值总额增加最多的是( )。
A.电子与信息 B.生物及医药物品 C.新材料 D.光机电一体化
130.如果1997年生物及医药物品的产值是3亿元,则同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最接近( )。
A.1亿元 B.1.2亿元 C.1.6亿元 D.1.8亿元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