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九)
2016-03-13 13:18: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活动密切相关,故不选。“水到渠成”本义指水流过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引申为只要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强调的是条件要充分,故不选。“司空见惯”比喻本来有些奇怪的事情,现在大家看惯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与习以为常近义,多带贬义,故不选。

27.【解析】选B按部就班

解析:此题从感情色彩即可轻松判定,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否定“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稳步发展”,故不应选贬义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均为贬义词,“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而从语义上看,“按部就班”强调做事有条理,遵循一定程序,也是符合的。

28.【解析】选B 事与愿违

解析:题干只是说“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但没有明确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都强调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雪上加霜”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都属于推理过度,故不选。

29.【解析】选B

解析: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既然“必须”实现,所以不能仅仅“尝试”。

30.【解析】选C 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

解析:两问都考了转折关系,第一问还考了并列关系,“有条不紊”与“整齐划一”近义,与“混乱”反义,故选,其他三项均不符合,第二问强调“大潮流”的规模, “举世瞩目”、“铺天盖地”、“波涛汹涌”均可,但综合两问则应选C。此题如只看第二问容易误选,迷惑性较大。

31.【解析】选A竞争、合作

解析:两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故两空应为反义词,较易识别,简单选A

32.【解析】选D基于 机遇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关联词,“鉴于”指关于、考虑到,“出于”指来自于火强调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先排除;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有点技巧性——找“包袱”(比喻负担)的反义词,“机遇”与“前提”相比更合适,因为“前提”用在这里是违反常识的。

33.【解析】选D侵蚀 跃跃欲试

解析:两空都考了动宾搭配和感情色彩,先看第一空,“冲击”是中性,“破坏”与“利益”不搭配,首先可以排除;再看第二空,踌躇满志是贬义,“摩拳擦掌”与后面的“放缓……脚步”不搭配,综合选D

34.【解析】选B 见仁见智 共通

解析:第一问要考的语义是强调大家意见不统一,前三项都是等义词,只有“因人而异”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强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排除。第二问前后是解说关系,注意是“很多大企业”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统一”和“固定”都太绝对,“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综合当选B

35.【解析】选B 公平 客观

解析:此题似易实难,正确率较低。重点在第一空,作者用了一个类比,第一空和后句的原因应该是相同的,计算器发明后,计算速度比人脑快,只要大家都有一个计算器,就不会显出谁优谁劣,记忆力问题同样如此。以前知识的不对等,使得有些人走上了高端,但那种本事未必有多大价值,让这种不对等越来越小的是科技的发展,计算器即为象征,作者强调的正是这种机会的对等。当然,如果知识量较大,了解托马斯弗里德曼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以及他的思想观点的话,这道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36.【解析】选D反败为胜 勇气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考并列关系,即“赢取辉煌”的同义词,选“反败为胜”,其他三项都没有“赢”的意思,第二空考转折关系,与“向命运低头”反义,当选“勇气”。

37.【解析】选A 模式 标志

解析:此题较易,“模式化发展”强调的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化发展”语义不通,“无序化发展”推理过度,作者强调的是城市个性的消解,从文中不能确知有序无序,其实第一空关键在于“单一化”与“模式化”的细微区别,“单一化”强调发展的领域,如只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配套产业,就是一种单一化,而非模式化。再看第二空可进一步确认,“标志”比“目标”更适合。

38.【解析】选A 潜力、昙花一现

解析:注意第二句的“空间有限”提示了第一空应选“潜力”,可能发生误判的是“前景”,指的是将要出现但还未出现的景象,“潜力”则暗示实力有所显露,但未显露的还有。第二句表明,高增长已经出现过,故选A

39.【解析】选D 措手不及 瞬息万变

解析:第一空前三项都强调的是差距的程度,只有“措手不及”强调速度上的差异,与“变化之快”对应,简单选D

40.【解析】选C 主观、主导

解析:第一空选“主观”,对应后面“理解”这种主观心理活动。第二空选语气最重的“主导”,与后面的“永远”相对应。

41.【解析】选B 伴随、方向

解析:单看第一空不好抉择,但第二空有明显提示——“寻找航向的期待”,简单选B

42.【解析】选B 估量 眼花缭乱 时髦

解析:此题较难,第一空是四个等义词,第二空“天花乱坠”形容说法夸张不合实际,推理过度,“眼花缭乱”强调出现的量多,较为贴切,“层出不穷”强调出现的连续性,也还符合常识,“变幻莫测”强调无法分辨,不合常理。通过第二空可排除AD,再看第三空的BC,显然“时髦”比“奇特”适合。

43.【解析】选A 偏执 挤占 明白

解析:此题较易,先看第一空,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喜欢闻书香的人本身并不保守,只是执着于原有的生活方式,古典音乐爱好者是挑剔的,但爱书者更进一步,所以应当选“偏执”。再看第二空,他们可以接受“代替”和“填充”这样自然发生的事情,但无法接受“挤占”、“侵占”这样违背自己意愿的方式。第三空,“承认”、“认为”、“觉得”都带有下意识的认同感,不当选。

44.【解析】选C 超过 兴起 挑战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由于题意暗示90年代之后进口量超过了供应量的5%(依常识也可推知),故排除AB,第二空比较“兴起”和“扩充”,前者指从无到有,或从弱到强,后者没有这个意思,故选C

45.【解析】选A 事过境迁 评价 拷问

解析:做此题最快的方法是看准第二空,考动宾搭配,因为宾语是“是非功过”,所以当用“评价”。

46.【解析】选D

解析:主旨题。主旨在转折之后的第二句,是一个并列句,概括两个并列成份的共同点,那就是“宝贵的精神享受。”

47.【解析】选B

解析:主旨题。题干结构很清晰,主旨就是“因此”这一句,道明了对经济理论应持的态度,前面都是各种理由的阐述。

48.【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第一句提出论点“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第二句“之所以”围绕这个论点分析原因,第三句进一步从不同的剧种具体分析原因。

49.【解析】选A

解析:主旨题。这是一道并列结构的题,五句话分别描述了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土地、森林、陆地生态区的消极影响,概括其共同点,只有“环境代价”适合,B项过度推理,C项无中生有,D项是局部信息。

50.【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陈述事实“最终成交价高达150万美元”,后两句讲述原因。

51.【解析】选B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提出论点——“黄金……魔力依然不减”,后面三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原因。

52.【解析】选A

解析:难度较大的一道主旨题。第二句是一个逻辑上的递减,第一句为中心句。B项过度推理,错在“亟待”,因原文并没有表明紧迫性。文中说的是我国心理学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导致不能马上大规模运用,也根本未谈及心理矫治的发展问题,C项将“我国”去掉,偷换了概念,D项“处于发展中”过度推理。BCD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都不是中心句的内容。

53.【解析】选B

解析:主旨题。通过前后移步换景的对比也暗示论点,所以需要对比小女孩前后心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环境的变化。A推理过度,CD太绝对,违反常识。

54.【解析】选B

解析:主旨题。第一句是大前提,第二句小前提,典型的三段论演绎推理。

55.【解析】选A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两因一果,最后一句是结论,CD错在对原因概括得不全面。

56.【解析】选A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例证题,以天坛建筑举例,最后一句是论点,此题较易,如果实在要说难的话,那就是阅读量还略微有点大。

57.【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解说结构,第一句是中心,后两句具体展开,此题容易误选A。注意,人们误解的是老虎上山的历史,对老虎的生活区域并不存在误解。

58.【解析】选D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例证题,关键看对例子因果“是什么”的准确提炼,注意原因是文化传播而非旅游,结果是经济发展而非国际交流。

59.【解析】选B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因果链条的最后一环是最后一句“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故选BA是因果链条中间的一环,而非最终的一环,CD推理过度。

60.【解析】选C

解析:看似细节推断,实际还是主旨题。并列结构,第一句讲这种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第二句讲理论基础。

61.【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递进结构,前三句讲目前遭遇的困境,最后一句是应对的思路,AD是局部信息,B项无中生有。

62.【解析】选D

解析:下文推断题。做这类题首先排除已经在文中出现过的信息,即A,其次排除从逻辑上说应当在上文的信息,即B,否则在逻辑上是无法自洽的,再次排除与原文无关的信息,即C

63.【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无关宏旨,第二句是结果,第三句反面论证可略读,第四句道出原因,解析是“原因+结果型”的。

64.【解析】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很清晰,就是阅读量有点大,第二句句首转折(“而”在这里是“然而”之意),故重点看后两句,第二句陈述事实,第三句第四句分析原因。

65.【解析】选D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因果链条的首端是美国发展生物能源业(玉米乙醇提炼),中端是对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末端是全球粮食供求紧张。

66. 【解析】本题属于“5+1型图形推理。本题考查图形中的封闭图形元素数量多少。观察题干的5个图形可以发现,每个图形中都有并且只有一个封闭空间。按照这个规律,正确答案是B

67. 【解析】 本题属于“5+1型图形推理。本题考查的是圆圈与五星的换算关系:一个五角星等于三个圆圈。这样换算下来就是456789.C

68. 【解析】元素种类为121212。选A

69. 【解析】直线压曲线,选A

70. 【解析】两个黑三角是相对关系。选B

71.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集体记忆”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集体记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群体(可以是一个政治宗教集团、一个地区文化共同体,也可以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2)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记忆可以是分散的、零碎的、口头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官方的、文字的,可以是对最近一个事件的回忆,也可以是对远古祖先事迹的追溯)

    B项“某市宣传地方旅游资源的纪录片”不是对过去的记忆,排除;C项“某政府机构关于某项工作的文件汇编”也不是对过去的记忆,排除;D项“介绍邻国历史的教材”是对别人的过去的记忆,而不是对“自己过去的记忆”,排除。

    只有A项所说的“我国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隐含:我国人民对“远古祖先事迹的追溯”),符合“集体记忆”的定义要求。

    所以,正确选项是A

72.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隐性广告”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隐性广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2)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商品或品牌信息。

    请特别注意“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这个定义条件。

    A项,球赛是球赛,广告是广告,二者并未融为一体,排除。

    C项,电影是电影,广告是广告,二者也没有融为一体,排除。

    B项与D项比较相似,都是“名人穿名牌衣服”,容易误选。仔细对比两项可见,D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