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6元。
13.随着通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元后,两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那么,原收费标准为每分钟( )
A.
-
元 B.
+
元 C.
+
元 D.
+
元
【解析】D。假设原来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
元,则有
,所以原价为
+
元。
14.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15︰11 B.17︰22 C.19︰24 D.21︰27
【解析】A。为了使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到达,即两班应同时到达。设甲班步行
千米,乙班步行
千米。甲乙两班的步行时间不同,步行时间之差为汽车行驶甲乙两班步行距离之差所用的时间。则可列方程
,解得
︰
=15︰11。
15.把一个长18米,宽6米,高4米的大教室,用厚度为25厘米的隔墙分为3个活动室(隔墙砌到顶),每间活动室的门窗面积都是15平方米,现在用石灰粉刷3个活动室的内墙壁和天花板,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那么,一共需要石灰多少千克?( )
A.68.8 B.74.2 C.83.7 D.59.6
【解析】A。活动室总面积为

平方米,一共需要石灰
千克。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事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6.放风筝时,人们凝视自己的作品摇曳于万里晴空、蓝天白云之上,欣慰、恬静、平和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精神状态有宜于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能健全和强化神经系统支配下的组织、脏器的生理机能。人们抖空竹时,随着上肢的运动,极大地锻炼了肌纤维:骨骼肌有节奏的压挤动、静脉,血流加速,公共积累充分,防止了局部血液淤滞,增强了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使肩关节肌纤维、韧带、局部神经、血管的功能得以维护和加强。
对上述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民间游戏活动其乐无穷
B.民间游戏活动能够治疗疾病
C.传统游戏活动有娱乐和健身作用
D.应当大力失言民间传统游戏活动
【解析】C。这段文字主要讲了放风筝作为一种传统游戏对身体的一系列好处,同时当然还有娱乐的作用。
17.手机垃圾短信息有“骚扰型”,多为恶作剧、“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扰。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解析】D。这段文字很明显可以分为二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垃圾短信的一系列情况,后面表达了根除垃圾短信的决心,重点在后半部分。
18.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戒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B.为官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
C.为官既要廉政,还要勤政
D.为官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解析】D。这幅对联表达的意思是廉政不值得炫耀,是为官最起码的要求,重要的是对百姓做出了什么贡献,对得起国家的俸禄。C项表达是并列关系,只有D项能准确概括。
19.某大公司准备高薪雇佣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剩下3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第一位说:“二公尺”。第二位说:“半公尺”。第三位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结果这家公司录用了第三位。
上述这件事主要启示我们( )
A.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B.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表白的人
C.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东西
D.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生活
【解析】A。公司录用了第三位,那我们就要从第三位的话中得到启示,即远离诱惑。
20.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卫生资源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呈“倒三角”,而卫生服务的需求大部分在基层,呈“正三有”,导致大医院资源闲置,小医院资源不足。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其不同要求提供相应服务并追求顾客满意度,已成为当下市场动作下供方的生存之基。人类只有10%的疾病需要在现代化的医院治疗,大量的疾病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可得到医治,部分慢性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家庭护理完成。因此,“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一种可行的、新型的就医模式。上述这段文字支持的观点是( )
A.我国卫生资源供需配置不和谐
B.“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一种新型的就医模式
C.“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一种可行的就医模式
D.“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一种新型、可行的就医模式
【解析】D。最后一句话是总括句,其他三项都不完整。
21.1977年,球王贝利对我国台湾的球员说:“你们球员的技术不错,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太爱长传。当自己队友在有利位置时长传过去,当然不错,但自己有能力迫近球门时,更应把握机会单刀直入,假使人人都希望传给队友进攻,都不愿在必要时独担大任,又怎能进球?自己见机带球进攻,不是出风头,而是独立作战的表现。”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是( )
A.很多时候,成功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人,而不是错过时机的人
B.很多时候,成功的人并不是最优秀的,而是最会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人
C.一个人的成功,与他人合作很很重要
D.坚定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解析】D。敢直接进球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强调球员要勇于独胆大任。B项“表现自己”与文意的“不是出风头”不符。
22.贫困常常使人想到低矮的土房、破旧的被褥、浑浊的双眼。这的确是生活在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家。男人病逝,欠下很多钱,两个孩子一个有点残疾,但他们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邻居淘汰下来送的,窗帘和门帘都是自己用纸做的,孩子们很懂事,做完功课还帮我干零活……
这段话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
A.贫困只是一时生活物质的匮乏,导致终身匮乏的却是精神的潦倒
B.走出心理阴影,保存美好希望,生活正是点滴中改变
C.逆境犹如刀子,抓刀口自然会伤手,但抓刀把就有帮助了
D.逆境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忽视它就是浪费生命
【解析】D。虽然境况不容乐观,但女主人的积极态度让整个生活充满希望,A、B、C三项都可以从文中得出来。这段文字没有讲忽视逆境的问题。
23.一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佳宾主持讲成功之道,他说,“还是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一处金矿,于是人们一窝蜂地拥去开采。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如果是你,该如何是好?”有说绕道走的,也有说游过去的,他却说:“为什么非得淘金,不可以买一条船营运?那样的情况下,你就是把渡客宰得精光,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这段话表明的道理不包括( )
A.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
B.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只是我们不曾想起
C.正是这不经意的想法,会让你在不经意间解决了问题
D.培养多元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认识事物,你才能成功
【解析】C。商界奇才的成功之道是多元化思维的体现,并不是不经意的想法,而是一种很有新意的想法。
24.在现实生活中,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法律是公共生活领域的共同准则,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应受人情关系的影响,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
上述这段话不表明( )
A.人情交往方式在私人生活领域是合理的,但人情交往方式泛化到公共生活领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
B.人情交往关系具有更多的“私人”性质,而公共生活具有更多的“公有性质”,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
C.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就显出其狭隘性,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
D.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会出现以人情分配公共利益的情况
【解析】C。人情与法理是有冲突的,人情关系干涉到法律,正义和秩序就会得不到保证,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人情关系用在公共生活领域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没有体现“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
25.《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道”是指世界存在的根源,有的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这反映出“道”一统的人生观。
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指( )
A.形而上学的本体
B.事物的一种法则
C.人生的一种准则
D.事物规律和人生准则的结合
【解析】A。这是对老子道的理解,“道生一”中的“道”是形而上学的本体。
26.很多单位现在多以送健康的名义让全体职工集体体检,而忽视个人健康的隐私性质;征兵体检要应征者集体全裸进行检查,使得个人产生了许多尴尬和不便;街头电话并肩连排,个人通话的内容无法保障;忽视病患对病房环境的不同需要,有些医院的急诊观察室甚至将男女病人混合共处一室,也导致了很多不便。
概括这些现象它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在保障公共正常秩序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