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元?( )
A.1305.5 B.1190.7 C.1082.3 D.1298.7
1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行业增长值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B.全省营业税比2005年同期增长27.5%
C.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0%以上
D.社区就业持续创高增长率
136【解析】D。从资料的第2部分最后一句话,可以找出选项,答案选D项。
137【解析】B。Ⅰ叙述可以从资料的第1部分直接找到;Ⅱ叙述可以从资料的第3部分直接找到;Ⅲ叙述不正确,Ⅲ的叙述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即2006年1~3季度,这个时间段内,叙述是正确的,因此应选Ⅰ、Ⅱ。
138【解析】A。A项增长率为77.6%;B项增长率为22.9%;C项增长率为32.3%;D项增长率为34.1%,
139【解析】B。简单的计算:设05年为x,则36.1%=1620.5-xx解得x=1190.7。
140【解析】C。A项错误:因为增长速度最大,并不一定是增长值最高;B项错误:同期增长率与同期提高不是一个概念;D项错误:缺乏依据。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请将题本和答题卡留在桌上, 待监考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
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B解析:片段中关于王茂荫的介绍非常简单,而且是由《资本论》引起的王茂荫的情况,因此排除选项C、D;选项A.,作为标题会给人一种王茂荫与《资本论》之间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有选项B恰当的表示出了《资本论》在这个片段中所涉及到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这一主题。
2?C解析:结合现实生活中关于“荣辱观”的学习,我们知道“荣辱观”内容丰富、精僻;该片段分别引用了“任务”“话题”“分界线”……等,表达出了“荣辱观”内容上的涵盖美,应选C,其他选项过于平面化,不深刻。
3?C解析: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D,选项A.表达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与题干不一致;选项B片段并没有指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回报率问题;片段主要说明应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获得好的回报。
4?B解析:分析片段,以《读者文摘》与《新华文摘》对比,最后落脚到人们喜爱《新华文摘》,因此重点或主题内容是《新华文摘》受人们喜爱、欢迎,排除A.、C。应选B,选项C不符合片段表达的内容,不是读者对《新华文摘》感情问题,而且《读者文摘》深受人们喜爱欢迎。
5?D解析:片段采用叙述的方法记录了乔利·贝朗从13岁至发现干洗剂的这一过程的相关事件,介绍了他如何发明了干洗剂,应选D,选项A.、B、C本身表达没有错,结合本片段对于一个只有13岁的小杂工来说,表达言过其辞,因此应选D。
6?A.解析:该片段的主题是讲“演讲”,而且是“简短的演讲”,并举例说明,因此主要讲述的是A.,B、C、D只是举例说明简短演讲的效果,并不是讲鲁迅先生的精神等。
7?B解析:片段引用了一段颁奖辞,并对颁奖辞中用的一个比喻“风一样的年轻人”称为一个极致的比喻,这里的关键是“它主要用于说明”中的“它”代表什么?显然“它”代表的是一个“风一样的年轻人”这个比喻,那么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显然正确答案是B,非常恰当的表现了刘翔的轻盈、速度等神韵;选项A.、B离题较远,选项D表达没有错,但不是解释这个比喻的,故排除。
8?D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A.不符合片段的实际含义,体现不出所谓“科学”,“艺术”;选项B,C表达不全面,只有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表达的全部含义。
9?C解析:该片段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一是做事要讲“分寸”;二是“仁爱”,同时“仁爱也有度”,三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分析选项A.符合文意,选项B符合文意,选项C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中所讲的“仁爱要有分寸”,选项D符合文意,因此应选C。
10?D解析:该片段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人在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选项A.表达没有错,但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深入细致表达该片段所强调的主要含义;选项B、C表达偏离主题;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强调的内容,即对失败要有另一种看待方法,当能正确看待失败时,每项失败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因此该片段强调的是一种态度,因此应选D。
11?C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D使用“文化危机”显然文中没有表达这层含义,故排除;选项A.、B只是说明了该片段表达的事物存在的现实状况,不是该文字意在说明的主题,故排除,选项C符合文字意在说明的问题,且片段在最后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强大反差,故选C。
12?A.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B表达有夸大的成份,因为“经营有方”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单凭片段所列的内容,难以支撑,故应排除B;选项C、D偏离主题,故排除;选项A.恰当的表达了公司善于用人的举措,因此应选A.。
13?D解析:片段引用了“三种宽容”,归根结底,三种宽容都是为自己好,为自己造福,因此应选D,选项A.、B、C表达上没有错,但不是本片段所主要论述的。
14?D解析:片段表达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过去由于意识上的问题,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差别大,近几年,国家开始增加投入,改善了一些设施,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差距大”是事实,因此农村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因此应选D。选项A.,但事实后面所隐含的信息是投入不足,是事物存在的现象,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B更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C,在片段中没有提及国家投入重点问题,故排除C。
15?C解析:作为标题一定要言简意骇,表达全面;选项A.使用“语言现象”,“语言观念”等概念不符合片段的实际,应排除,选项B使用“令人关注”,文中没有涉及如何“关注”的问题,应排除;选项D虽符合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但作为标题从形式上不符合要求;选项C言简意骇,内容表达全面,且概念使用恰当,即“流行词语”,因此,可以作为本片段的标题使用,故选C。
16?A.解析:片段已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即“汉字修辞”,因此应选A.。
17?C解析:首先要明白“艺术特色”的含义,艺术特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有语气、语言等,只有选项C,从多个层面表达出了艺术特色,如语气、联想,引喻(修辞)等,其它选项均不全面。
18?C解析:这是一道社会热点问题的测试题,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社会新闻观察力,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从文字上分析,选项A.文中没有谈到消极影响的清醒认识问题,选项B不全面,即悖和谐又违背创新,选项D表达不全面。
19?D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A.用”精打细算“不符合片段所讲内容,因为47%比例还在精打细算不能说淡化;选项B,中国人也还没有全部“打碎”储蓄罐,选项C,“推后消费”文中没有提及,只有选项D从整体水平,宏观表达了表达一种趋势,变化。
20?A.解析:后一标题与前一标题的比较,即“名画美容”与“修复名画”的比较,显然,选项A.符合,后一标题使用比喻的方法,更生动、吸引人,故选A.。
21?C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B,文中没有涉及,选项C,表达不全面,选项D文中没有涉及。
22?B解析:文中没有谈及语文修养问题,只有谈及语文与逻辑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也不是消化、整理、规范等问题,因此应排除A.、C、D故选B。
23?D解析:选项A.、B都是对“偏执狂”的理解和解释,故排除,选项C“初听耸人听闻”表述不准,并没有“耸人听闻”之感觉,选项D符合原文。
24?C解析:通过片段中英国人所做的工作,可以推论出选项A.、B、D是理解正确的,选项C,“以宽广等”作比喻,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与片段内容相差甚远,即人们对外部宽容的要求,与“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没有关系,因此选D。
25?B解析:选项A.、C是片段直接表述出来的一个或部分内容不全面。选项D应是“新税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不是“调整税率”,因此排除A.、C、D,选B。
26?C解析: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D,D项表达的意思与短文主题相差甚远;选项A.、B表达均不全面,选项C即说明了钥匙(管理)的务实性和可用性,因此应选C。
27?D解析:通过片段阅读,该段文字主题是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因此应选D,选项C、B表达正确但不符合该段文意,选项A.表达不全面。
28?B解析:分析片段结构,三句话表示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经过转折,更主要的一层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民间文学保护不够,因此应选B,选项A.表达正确但不是主要内容;片段中没有讲述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排除C,选项D不是该片段讲述的重点。
29?A.解析:温家宝总理背诵的六句名言都体现了“为民着想”的思想和情怀。应选A.,选项B、C、D表述浅显没有体现真正含义。
30?A.解析:“宝鸡”位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因此应选A.。
31?A.解析:从片段“在他看来,真正的善战者……,拼死激战”,可以得出孙子善战意志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故选A.,选项B只是选项A.的特例,选项C、D是无关选项。
32?D解析:该片段中以大山的知识水平,大山肯定不是A.所述的“时速”故排除A.,根据规定,大山应受罚,故排除B,大山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逻辑,显然是大山故意的托辞,所以排除C,只有D的解释符合大山的辩解。
33?A.解析:片段主要论述的是无知,采用排除法,B、C、D与片段意义相差较远甚至文章没有提及,故选A.。
34?C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A.、B、D都不符合片段表达的意思。
35?B解析:首先要清楚有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即真正冻土区不稳定其它
极不稳定
较不稳定
稳定,根据文意,稳定的冻土即余下的□为400-190=210千米占一半以上,其中极不稳定100千米在190千米之内,即极不稳定与较不稳定,不稳定存在交叉,因此应选B。
36?D解析:片段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名牌稀有的原因,一个是劳动力因素,另一个是有能力的企业又选择了贴牌生产,因此应选D,选项B、C不全面,选项A.因果关系不对。
37?D解析:片段讲述了颜色对人心理感受及体温的变化,主要是讨论了红色和蓝色,但结尾作者却得出了“米黄色”,结论太突然,另人费解,应选D。
38?D解析:选项A.、B、C都能从图表中观察推断出,选项D中现代文阅读平均比重逐渐加大,得不出这一结论,因为语文卷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外还有其它测试内容,仅用于文言文平均比重下降,得不出现代文阅读比重增加。
39?D解析: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A.、C,选项A.、C与片段的含义相差甚远,选项C也不正确,片断不是讨论责任心的问题,事实上文中的两个人也是在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一定的责任心,只有选项D说明了两人的工作是无用功,做了等于白做,即工作没有结果等于没做,因此选D。
40?D解析:片段通过两组试验,得出一个结论,在前提条件一样的基础上,容貌对他人的判断有影响,即容貌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片段没有论述,因此应排除A.、B、C,应选D。
41?A.解析:每相邻的两项作差,即为:8,7,14,10,11,(?),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个差是前项个位数与十位数字的和即:8=4+4,7=5+2,14=5+9,10=7+3,11=8+3,(?)所以?=9+4=13,所以括号内为:13+94=107。
42?C解析:原数列可以转变为:差是3比是3,差是3比是3的周期性数列,所以( )=16?5×3=49?5。
43?D解析:将奇数项分析:16,1678,1734,( )。
偶数项为:21,2014,19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