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7800元,按规定他应得到多少补助?( )。
A.15120 B.37800 C.21780 D.无法确定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C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A、B都不是文章的主是,D项是C项的论述结果,而不能作为主题。文章虽未提及公转、自转、但根据常识可知,“绕太阳一周”是公转,“两次日出”指的是自转,所以答案为C。
2.B 【解析】这段文字首句是说京剧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中间是解释什么叫流派,最后一句是说明流派出现对京剧发展的益处。前面的都是为最后一句做铺垫。故选B。
3.C 【解析】题干主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而对公民权利造成伤害,并且这种伤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弥补机制。A只是造成执法侵权的原因,不能选;B、D则只是通过题干而推导出来的结论,并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选。C项为正确选项。
4.B 【解析】木星放射出来的能量“在大气层里,还是在它的内部”?研究否定了大气层产生能量的可能,那么能量可能来自于内部,故选B。
5.D 【解析】从片段中可以看出,温州到处呈现出繁荣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生产,让人感受到她特有的商品经济气氛和活力,A、B、C三项都有失片面,因此D的说法最能概括片段的内容。
6.C 【解析】从“但以下要点可以使应聘者提高应试能力,提高成功率”可以推知下面的内容一定是围绕一些可供借鉴的应试要点展开的。故答案为C。
7.C 【解析】这段话的重点是第一句话,即“将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市场运行大环节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后面几句话是在对第一句话进行阐释,选项C最切合题意。
8.B 【解析】分析片段内容可以知道,能源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A项本身表述无误,但不是文章主旨,C项不符合文意,D项只概括了第一句的内容,只有B是全文的论点,故正确答案为B。
9.A 【解析】原文侧重信息的蕴藏量,即信息的内涵,从后半部分所列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挖掘蕴藏信息的重要性。选A。
10.C 【解析】本片段主要是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讲述原子核的构成,故A错误。B、D两项错误理解了文意,因此选C。
11.B 【解析】通读短文,可知现代语言科学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并各阶段都有自己的代表。通过比较四个选项,选项B为正确答案。
12.D 【解析】这段话先指出了我国和外国征收遗产税的差别,进而分析这种现象有悖于国际公平原则,有损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并进一步说明了原因。A、B、C项只是复述了原文的部分内容,不能概括文意。只有D项最能准确表述原文主要意思。
13.D 【解析】仔细阅读短文,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主要意思在于:古代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如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对工具书的需求不如今天这样迫切。对比四个选项,选项D最适合题意,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14.C 【解析】句子的后半句说许多人对他的看法不理解,而前半句提到他的看法是“所有人都应该出去”,那么许多人认为所有人不应该出去,故正确答案为C。
15.A 【解析】B错误,文章提到“裸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倡现代人也应该如此;C错误,违背运动本来宗旨的不仅是不良现象,也包括其他,例如“运动辅助材料的研制”;D错误,表述过于宽泛。
16.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指代意思的理解,从整段看,把四角龙的头骨与盘龙类、兽孔类头部背面的骨作比较,而“直接依附其上”与“盘龙类那样由肌健相接”形成对照。再从“直接依附其上”所在的语句来看,主干是“咀嚼肌附其上”,由此可确认“其”指代的是“头角上的骨架”。A项是错的,不是“四角龙的头角”,而是“头角上有个骨架”,C、D项带入原文文理不通。选B。
17.D 【解析】无论从片段还是摘引来看,都是具体说明磷虾在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的。A、B两项磷虾与其它生物并举,C项省去磷虾不提,都不能作结尾。只有D项体现了“磷虾是南极生物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这个意思。故选D。
18.D 【解析】第二段第二句提到“他注意到,当海水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海浪时,会产生入耳听不见的频率为8~13赫兹的次声波”。海水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海浪,而海浪才是产生次声波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
19.B 【解析】第三段第五句“也许,海洋次声波能在人的大脑里引起某种共振?α节律能使人们表现出正常、镇静和精神饱满的状态。”这一问题强调和肯定了次声波的作用和功效。也揭示出人在海边感觉心情舒畅的原因。故选B。
20.A 【解析】A与本文最后两句的意思不符。对人为激发的次声波的研究才是生理学上的又一新课题,对大海次声波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是生理学的新课题,故正确答案为A。
21.C 【解析】本文叙述的重点是大海次声波,作者通过引用科学研究成果叙述了大海次声波给人带来的奇妙之感,同时也指出了生物医学领域对次声波这一现象进行的研究。A项的意思文中没有提及;B、D项的意思虽然正确,但不能概括全文大意,故正确答案为C。
22.C 【解析】这篇报道,介绍了美国某些科学家对肠脑研究的成果。对文中提出的“肠脑”这样一个新的概念,考生应该从文中所介绍的内容里面有所理解和把握。根据文意,A、B、D三项都是理解正确的。C项的错误在于“同颅脑一样”的理解缺少文中的依据。文中提到“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只是讲了肠脑的一部分物质构成,并没有就此说明作为具有“独立功能”的肠脑有“同颅脑一样”的能够控制肠胃运转的功能;另外,“同颅脑一样”还说明两脑都能够控制肠胃的运转,显然文中没有这个意思,要是“同颅脑一样”,肠脑便不能称其为“脑”了。故选C。
23.C 【解析】对于这一句话,联系上下文看,是在讲肠脑的物质构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要的物质几乎相同的物质,是从物质构成上说明肠脑之所以叫作“脑”的理由。A项说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B项说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都缺少根据,是不准确的。D项错在“所有的物质上”。文中的“所有物质”指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不是肠脑中的所有物质。C项是正确的。
24.D 【解析】A项的错误在于文中“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一句意思的把握失当。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可以影响肠胃神经功能,却不能“改变”肠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B项的错误在于对颅脑、肠脑两者发生联系的“渠道”没有把握准。联系两者的不是“情绪的变化”,而是迷走神经。C项忽视了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一句,错认为“进食和消化”是肠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选D。
25.B 【解析】文章对主要信息的阐述,有时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复杂性,要真正掌握一个新信息,把握住文意,必须掌握它的本质特征。这道测试题的考核即体现了这样的意思。A项的内容,从第1段和第4段中可以找到根据。C项的内容在第1段中也能找到依据。D项的内容来看第四段。而B项所筛选出的信息,不具有“信息”的价值,即不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为肠神经的位置是早为人知的,考生应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26.A 【解析】此数列为隔次数列,即奇数项之间相差20,偶数项之间相差也为20,故空缺处为39+20=59。
27.D 【解析】仔细观察式子发现2=2×1,8=2
×2,24=2
×3,式子构成一个通项为a
=n×2
的数列,依此可得a
=5×2
=160,故选项D正确。
28.D 【解析】观察式子可得a
=n
-1(n为奇数),a
=n
+1(n为偶数),因此a
=5
-1=24,因此D正确。
29.D 【解析】此数列为立方数列的变式,即a
=n
+3,故空缺处为5
+3=128。
30.B 【解析】该数列为立方数列加等差数列:11=2
+3,33=3
+2×3,73=4
+3×3,则第四项为5
+3×4=137,故选项B正确。
31.B 【解析】观察可得,相邻两项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为4,6,8,10的等差数列,因此可知第6项与第5项的差值为12,则第6项为42,选B。
32.B 【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每一项都符合a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