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5天津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九)
2013-02-22 10:15: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将可能说成了必然。

24. D[解析]不满的对象是“明知应加斥责、诛伐……高明状”,这也就是“对”这个介词所管的对象。

25. C[解析]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的重要性,AB两项只是作为论据来说明这个观点,D项在文中没有涉及,故选C项。

26. C[解析]“面向未来是教育活动自身规律所决定了的一种内在特征”是该段文字的中心,由“内在特征”可得是在讲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性。

27. B[解析]画线句子包含两个方面:诗人的作品一方面是要记录人类的心灵和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另一方面是要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A项观点错误,CD两项观点片面,只有B项包含这两个方面。

28. B[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讲威尼斯的河多、船多、桥多,“刚朵拉”哪儿都能去,这就是其别致的地方。A项只是其中一个方面,C项在文中没有被提及,D项错误,威尼斯没有汽车,只有水路,故D项包含“陆地交通发达”的观点是错误的。

29. D[解析]该文字主要是说高新技术抗御“灾害”的功能不健全,有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危害性。故“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是指高新技术因抗御“灾害”功能不健全而产生的“危害性”。

30. C[解析]该段文字的中心是高新技术的“绿色化”,即减少公害,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作用,由此判断,只有C项符合。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31. C[解析]其中分子遵循如下规律:(40-48)×2-16,(48-28)×240,(28-4)×248,故空缺项分子为4--10。即空缺项为,选C

32. D[解析]-311-4022-42333-425244-4,故空缺项为55-43121

33. C[解析]

其中12358是加法数列。故空缺项为5+8+42+170225,选C

34. A[解析]从第2项起,前一项的分母作为下一项的分子,下一项的分母为上一项分子与分母之和。

35. B[解析]-113-21023+22533-26643+212353-2,故空缺项为63+2218,选B

二、数学运算

36. D[解析]如图:设只喜欢语文和外语的有x人。可得:100=58+52+38-(6+12+12+x+12+4)+12,解得x14

 

故只喜欢语文的同学有58-6-12-1426(人)。

37. C[解析]吃第1粒糖,只有1种吃法,当吃第2粒糖时,可以与第1粒糖同一天吃,也可以在吃第1粒糖的后一天吃,有2种吃法。这样,假设第n粒糖有an种吃法,那么n+1粒糖的全部吃法也可以分成这样两种情况:(1)第n+1粒与第n粒糖同一天吃掉,有an种吃法;(2)第n+1粒在第n粒糖的后一天吃掉,这也与第n粒糖的吃法相同,也有an种吃法,所以第n+1粒糖共有2an种吃法。

n粒糖                              共有的吃法

1                                             1

2                                             21

3                                             22

4                                             23

5                                             24

…………………………

10                                            29

所以10粒糖共有29512种不同的吃法。

38.C[解析]两车相遇需要1÷()小时,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走,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与60×2120(千米)相对应,所以甲、乙两城相距60×2÷600(千米)。

39. B[解析]铅笔数是钢笔的3倍,圆珠笔数是钢笔的2倍,因此这三种笔支数的和是钢笔数的6倍。

17+23+33+36+8+42+49+51)除以61,所以水彩笔的支数除以61,在上述8盒的支数中,只有49除以61,因此水彩笔共有49支。

40.A[解析]由题意可得,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5×9+45×11)÷(9+11)=36()

41.B[解析]由题意可得:甲、乙岁数之差为(50-5)÷315(岁)。那么甲现在是50-1535(岁)。

42. C[解析]甲做4小时、乙做6小时,共做196个…………………………………①

甲做7小时、乙做3小时,共做208个…………………………………………………②

由②得

甲做14小时、乙做6小时,共做416个…………………………………………………③

比较①和③,可得:甲每小时做零件(208×2-196)÷(7×2-4)=22(个),故乙每小时做零件(196-22×4)÷618(个)。

43. B[解析]为了尽可能少动用房间,服务员必须考虑让男女旅客尽量多住11人一间的客房。

男旅客47人如果住满411的客房,则余下的3人无法住满任何一种客房,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安排住满11人的客房3间,余下的47-11×314(人)恰好住满7人的客房2间。这样男旅客最少要用3+25(间)客房。

女旅客46人采用类似男旅客的分配方法,需要用11人的客房1间,7人的客房5间,共6间。

所以服务员最少要动用11间客房。

44. D[解析]如图有两种可能:

100+100-10190(厘米)或100+10+100210(厘米)。

 45.D[解析]设这列火车的速度为x/秒,已知行人速度为1/秒,骑车人速度为3/秒。依题意,则可得出:(x-1)×22=(x-3)×26,化简得4x56,即x14(米/秒)。

所以火车的车身总长是(14-1)×22286(米)。故选D项。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一、事件排序

46. D[解析]此题讲述的是“赤潮”的产生原因和后果,首先应该是因为污染,导致营养元素异常积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然后是消耗了大量的氧,从而造成鱼、贝窒息死亡,最后各国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47. B[解析]此题的迷惑性比较大,需要注意的是13不能分离,因为关于“著作”的事情要有连续性,此外,4不应该放在最后,因为这样会使事件整体不够完整。

48. C[解析]此题比较容易,排列的是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考生需要对“渔阳鼙鼓动地来”(指安史之乱)的句子有所了解,此外,“中兴大将挽狂澜”的后文应该接“废墟之上换新朝”,这样整个事件逻辑才完整。

49. D[解析]此题讲述的是美国“9·11事件”的产生原因,注意各句之间都含有因果关系,不能错乱。顺序是:到处干涉内政,引起各国的反抗,进而对各(反对)国大打出手,造成这些国家内民族极端主义兴起,从而导致美国国内恐怖袭击加剧,最后终于发生了“9·11事件”。

50. A[解析]此题比较简单,讲述的是两村之间因水源问题而发生纠纷,最后由有关部门解决的事件,按事件发展进程排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1中的“双方”指的是两村,而不能是“有关部门”和“村民”,这样,可以把D排除掉。

51. D[解析]略

52. D[解析]略

53. A[解析]略

54. D[解析]略

55. A[解析]略

二、常识判断

56.B        57.D       58.D        59.B        60.B        61.D        62.C

63.D        64.B       65.D

三、图形推理

66. B[解析]已知四个图形全部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B符合,AD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对称图形。

67. B[解析]每个图形中的特殊元素的笔画数按13579排列。

68. A[解析]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