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sp; )
Ⅰ. 机车生产在2004年上半年增长率低甚至处于负增长态势
Ⅱ. 民用钢质船舶、发电设备在2004年呈成倍增长态势,反映出全国煤电油运紧张
Ⅲ. 冶炼设备在2004年度,前期增幅高,后期猛跌
A. 仅有Ⅰ B. 仅有Ⅱ
C. 仅有Ⅱ、Ⅲ D. 仅有Ⅰ、Ⅱ
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北京市劳动部门统计,我市2001年共有下岗职工25万人,2002年下岗职工人数相对于2001年增加11.2%,占同期全国下岗职工人数的8.34%。而已经拉开序幕的全国政府机构改革,1997~2005年间大约48.6%的干部被裁出国家行政机关,这些被裁干部占同期录用公务员人数的60%,而同期录用公务员39653人。
另外,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28348元,比上年增长17.9 %,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6509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1089元,增长23.5%,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0253元,降低1.5%,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8375元,增长12.7%;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1366元,增长3.1%;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2804元,降低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37.8元,增长12.6%。
131. 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 )。
A. 27.8万 B. 50.7万 C. 333.3万 D. 54.9万
25×(1+11.2%)÷8.34%≈333.3万
132. 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与1997~2005年间被裁干部的比例大约为( )。
A. 100∶1 B. 140∶1 C. 5∶62 D. 17∶3
133.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高于全市职工年均工资年增长额
B. 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约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倍
C. 2004年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高于同期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D. 2004年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高于同期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与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之和
134. 下列全部是2005年的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全市职工年均工资 ②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③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④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⑤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135. 2005年全市各类职工年均工资较去年增长额最大的是( )。
A. 全市职工年均工资 B. 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C. 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D. 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参 考 答 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D[解析]-1=-1×11,0=0×22,27=1×33=27,故空缺项为2×44=512,选D。
2.D[解析]3×2+2=8,2×2+8=12,8×2+12=28,故空缺项为12×2+28=52,选D。
3.C[解析]
=2……1,
=3……1,
=5……1,
=7……1,其中2,3,5,7是质数数列,故下一项为11×3+1=34,选C。
4.C[解析]
=
,
=
,
,
=
,故下一项应为
=
,选C。
5.B[解析]3+(-1)=2,-1+5=4,5+1=6,故空缺项为8-1=7,选B。
6. D[解析]该圆圈的上边两数之和等于下边两数之和,故问号处应为20+15-10=25。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7. A[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5+1)=(3+1)2,20+5=(3+2)2,故问号处应为
-4=2。
8. B[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中间的数字为其他四个数字之和的两倍,故问号处应为2×(3+12+6+0)=42。
9. B[解析]中间的数字为对角线上两数字之和再减去1。故问号处应为15+16-1=11+20-1=30。
10. C[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左边两数之和减去右边两数之和为中间数字,故问号处应为(21+9)-(2+17)=11。
二、数学运算
11.C[解析]原式=(19961996+1)×19971996-19961996×(19971996+1)
=19971996-19961996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10000
12.A[解析]小朋友的人数应是(200-2)=198的约数,而198=2×3×3×11。约数中只有2×11=22符合题意。
13.B[解析]设这个数除以12,余数是a。那么a除以3,余数是2;a除以4,余数是1。而在0,1,2,…,11中,符合这样条件的a只有5,故这个数除以12余5。
14.D[解析]根据题意贴错三个,贴对两个。首先从五个瓶子中选出3个的种类为C35=10种,这三个瓶子为贴错标签的,这三个瓶子贴错标签的有两种情况。所以五个瓶子中贴错三个标签的情况有10×2=20种。
15.C[解析]由题意可得:设小鲸鱼有x岁,大鲸鱼为y岁,则可得出y+(y-x)=31,x-(y-x)=1,解得x=11。故选C。
16.B[解析]依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5,小明和小方所用时间的比是8∶9,那么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
∶
=27∶20。
17.C[解析]设装有3只球的盒子有x个,装有2只球的盒子有y个,则装有1只球的盒子有(x+y)个。由题意可得:
x+y+(x+y)=14
(x+y)+3x+2y=25
故x=4,y=3。
18.B[解析]因为交换后小刚的铅笔数是小明的2倍,所以交换后小明的铅笔数应是(48+36)÷3=28。由于小明原有48支铅笔,而且每次交换后小明给出8-4=4,所以要给出48-28=20(支)。共要交换20÷4=5(次)。
19.A[解析]设信封有x,则信纸有(x+50)。由题意可得:(x-50)×3=x+50,故x=100,所以信封与信纸之和为100+(100+50)=250。
20. A[解析]在甲车第1次追上乙车的那一时刻,甲车的速度成为:160×(1-
)=160×
;乙车的速度成为:20×(1+
)=20×
。速度比变为原来的一半,原来速度比是
=8,所以在第3次甲追上乙时,两车速度相等。
甲第一次追上乙,用210÷(160-20)=
(小时),
第二次追上乙,用210÷(160×
-20×
)=
(小时),
第三次追上乙,用210÷(160×
×
-20×
×
)=
(小时),
从而甲车行驶了
×160+
×
+
×
=940(千米),
乙车行驶了
×20+
×
+
×
=310(千米),故两车共行驶940+310=1250(千米)。
21. D[解析]设老李带的钱为“1”,则三种水果的单价分别是
,
,
。
+
+
=
,1÷
=2(千克)
22. B[解析]五个连续偶数中,第三个是第一个与第五个的和的
,因此,第一个与第五个的和是18÷(
-
)=72。故第三个是72×
=36,五个偶数的和是36×5=180。
23. A[解析]4与6的最小公倍数为12,由题意知,跑道起点的桩子可不拔,距跑道起点12米的桩子可以不拔。以后每隔12米的桩子也可不拔。这跑道长4×(25-1)=96(米),每12米分成一段,这跑道可分成96÷12=8(段),因此,可有8+1=9(根)桩子不拔。
24. C[解析]按题意,乙、丙两校人数之比是4∶3,丙、丁两校人数之比是
∶
,设丁校学生数为“1”,甲校学生数为x,于是得:
x=
=
即甲、丁两校人数之比是8∶9。
因甲校学生数相当于丁校的
,而甲校学生的
是女生,故甲校的女生相当于丁校学生数的
×
=
。按题意,丁校学生数的
比
多50人,故丁校学生数为50÷(
-
)=450(人),甲校学生为450×
=400(人),乙校学生为400×
=500(人),丙校学生为500×
=375(人)。故四校学生总数为400+500+450+375=1725(人)。
25. A[解析]4点时分针在时针后面20格,时针速度是分针度速度的
,分针走1格比时针多走(1-
)格,多走20格需:20÷(1-
)=21
(分)。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26.C[解析]第二组图形按大、中、小规律出现,且前两个图形对应部分相同的在第三个图形变空白、不同的变阴影。
27.D[解析]第一组图形元素数量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第二组图形同理,但公比变为3。
28.C[解析]注意要把每个图形看成平面图形,然后根据每个格中的元素去异存同,答案即为C。
29. A[解析]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相叠加,相同的部分变空白,不同的部分变阴影。
30. A[解析]第一组图形每个图的构成元素种类分别为:2、4、6,第二组图形每个图的构成元素种类为:1、3、5,所以答案为A。
31.C[解析]图形笔画数按6,7,8,9,10排列。
32.B[解析]题干中每个图形组成的最小笔画数是1,2,3,2,所以下一个应为1,选项中四个汉字图形能够一笔写成的只有B。
33. B[解析]将第一个图形分解成1/4圆之后重新组合,注意图中元素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34. D[解析]每一行中含有“B”字母的图形在下一行中旋转180°,注意第一行圆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