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8 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七)
2013-02-23 11:5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C。解析:4×3-5-3=4,6×4-2-4=18,3×6-2-7=(9)

9.【答案】D。解析:(8-2)×(4-2=12,(2-1)×(8-3=5,(13-10)×(11-12=-3

10.【答案】B。解析: 9×4-4-4/2=18, 10×4-6-2/2=18,

9×5-7-2/2=20

11.【答案】C。解析:每双鞋子可以赚:A=500/6 -300/4 ,那么,赚10万共卖出:100000÷A=12000双。

12.【答案】C。解析:此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关键是求出直线飞回家的的距离:
=17,故总长度为:10+10+10+10 47,选C

13.【答案】D。设A利润为xB利润为y,则有:x1+20%=y(1-10%),故 ==75%

14.【答案】C。 解析:(400×17%+600×23%)÷(400+600)=20.6%

15.【答案】A。解析:设甲现在x岁,乙y岁,两人相差a岁(即x-y=a),则有:y - a=8x+a=29,解得a=7,那么x=22,选A

16.【答案】C。解析:考虑3个工作人员的分配,由于每个部门至多能接受2个人,那么3个工作人员的分配只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1)。没有两个人被分到一个部门:此时不同的分配方案有:P33=6种,2)有且只有两人被分到一个部门,此时不同的分配方案有:C32×P32=18种,综上,共有18+6=24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17.【答案】D。解析:设共需要加工x双旅游鞋,则 X/50-X/60 =5,解得x=1500。另外,此题也可用代入法。

18.【答案】D。解析:可采用代入法:四个选项只有85符合题意,即(85-1)÷4=21,(21-1)÷4=5,(5-1)÷4=1;或者采用倒推法,剩下四等分还剩1枚,那么每等分至少应该是1,即最后剩下的棋子至少应该是4×1+1=5,依次倒推回去,也可得到正确的答案为85

19.【答案】C。解析:设商品成本X,则(100-X80=(95-X)(80+4×5);解得X=75

20.【答案】C。解析:设睡着是行驶了全程的X,则X+X/3=1-1/3,解得X=1/2

21.【答案】A

22.【答案】D。解析:令A=1/2+1/3+1/4,则原式=(1+A)(A+1/5)-(1+A+1/5)×A=1/5

23.【答案】C。解析:设甲,乙,丙箱子重量分别为a,b,c,那么

 =; =;解得 =

24.【答案】D。解析:提取公因式: (1+2++10)=×=

 

25.【答案】D。解析:设甲,乙,丙三种糖分别有a,b,c千克,则4.4a=6b=6.6c=K

那么,成本为: =5.5

图形推理:

26.【答案】D。解析:每套图中,前两个图形相加得到第3个图形,并遵循黑 黑=白,白 白=白,白黑=黑的规律。

27.【答案】D。解析:第一套图中,各图形的直线段数分别为345,第二套图中,各图形的直线段数分别为678

28.【答案】D。解析:第二套图形与第一套图形的位置变化及颜色变化一致。

29.【答案】B。解析:每组图形的第三个个图形都是先把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在把第二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再相加而得到的。

30【答案】A。解析:开口数量规律:第一组图形分别为210;第二组图形分别为321

演绎推理:

31.【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结论型试题。材料只对领先汽车“A的年销量进行了比较,因此,无法推出领先汽车的发动机问题与其他品牌车辆相比比较轻微“A牌汽车的返修率一定高于领先汽车,故排除BD“2005年以来,领先汽车的年销量不断增长,但是因发动机问题产生的返修量也不断上升,说明有些影响领先汽车销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故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虽然领先汽车因发动机问题产生的返修量不断上升,但是其年销量仍不断增长,可以推断这种问题并不影响人们对领先汽车的选择,故本题应选A

32.【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中母亲反对的理由是父亲一直在旁边看报,也没有说电视声音过大, 若要表明母亲拒绝调小电视声音是错误的,必须从母亲提出的论据的可靠性角度思考问题,故排除ACB项实际上可以反驳母亲的观点,如果电视声音不大的话,父亲也用不着自备耳塞,正是因为声音比较大父亲备了耳塞。D项中父亲年龄大了有些耳背,但是耳背的程度不确定,有些耳背对题干有一些削弱能力但不能表示声音真正大了。

3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做出如下推断(虚线表示不是,实线表示):

由(2)推断,作家不是中文系毕业者,故排除D。由(5)、(6)推出乙不是数学系和物理系毕业者,故乙是中文系毕业者,丙不是物理系毕业者。由于乙和丙都不是物理系毕业,所以甲是物理系毕业者,排除BC。由(3)、(4)推出物理系毕业者不是教授和作家,故物理系毕业者是市长。
  由图可知:甲物理系毕业者市长,丙数学系毕业者作家,乙中文系毕业者教授。故A选项正确。

34.【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试题。题干的结论是除非冬天特别严寒,工业消费者使用的天然气价格也可能保持在低水平,原因是工业消费者使用的石油价格今年特别低,并且可能会保持下去。题干给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论证,若要加强题干结论,必须补充说明石油天然气的影响,故AC。选项D如果为真,只能推出与天然气相比,石油价格更容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变动,无法说明石油价格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故也应排除。如果消费大量天然气的工业用户可以很快且便宜地转换到使用石油这种替代品,石油价格将直接影响天然气的销量和价格,所以B选项正确。

35.【答案】B。解析:利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甲和丙说的话是矛盾的,乙和丙之间必有个说的是真的,根据只有一句是真的推出乙说的必为假,则乙会游泳,再根据只有一个会游泳,所以答案选B

36.【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试题。A选项只能说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减少,没有说明内战是否减少,不能有力地削弱题干结论;B选项与题干无关,C支持了题干结论。如果D项为真,则说明世界范围内战争呈减少趋势,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关于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的结论。

37.【答案】C。解析:由题干推出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意产生于工作环境、工资本身以及工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故不正确,排除选项ABD

38.【答案】B。解析:根据条件一和条件二,I肯定成立。根据条件一、二、四,如果汽车属于老爷车,时速不一定能超得过60公里,所以II肯定成立。选项III不一定成立,汽车时速超过60公里,也可能是在夜里的城市干道上(也不塞车),对日期也没有限制。所以答案选择B39.元大公司开发的楼盘中所有户型都是4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中有50%是独栋别墅。只有购买了独栋别墅的业主才可以同时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和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

3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第二句只有购买了独栋别墅的业主才可以同时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和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推出购买了独栋别墅是同时享受“24小时送餐服务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的必要条件,不一定为真,只有李先生同时享受“24小时送餐服务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才可以为真,故排除ABD。根据元大公司开发的楼盘中所有户型都是400平方米以上李先生从元大公司购房推出,所以正确答案是C

事件排序

40.【答案】D。解析:ABC三个选项的解释都不能说明菜价提高与员工切身利益之间有关联,只有D选项的解释最合理。尽管菜价上涨,但这并不能解决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利润下降问题,店主降低员工工资,触及了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陆续辞职。

41.【答案】C。解析:本题描述的是房屋购买程序。只有“签订买卖协议”后才能“按协议交纳房款”,故⑤发生在③之后,排除AB。如购买经济适用房,要先“提出购房申请”,在通过购房资格审查之后,才可以签订买卖协议。比较CD选项,C选项更符合事件逻辑顺序。

42.【答案】A。解析:本题描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根据④和⑤判断李某酒后驾车撞的行人是张某,结合选项分析②⑤做为事件起因更符合逻辑,而④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尾,故选择A

43.【答案】C。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发射间谍卫星,并分析利用卫星传输的资料的过程。③应该是逻辑起点,排除ABD,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44.【答案】A。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种引进试种,并进行改良的过程。①④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④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⑤试种失败→①本地改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45.【答案】B。解析:⑤进行蹲点拍摄和③得到珍贵照片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先后事件,④应该发生在①之后,排除AD;比较选项B和选项C,①作为逻辑起点更合理,故选B

定义判断:

46.【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点可分解为:基于公共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强制方式无偿取得财产所有权收取罚款并不是基于公共需要,行政机关收取罚款实际上是一种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处罚。其他三项都属于行政征收。 

47.【答案】B。解析:这道题对稍有点法律常识的考生来说应该十分简单。但是定义判断这种题型是不会考查具体的专业知识的。考生只要抓住所给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A项只要注意虽不构成犯罪即可知肯定不属于逮捕。C项只要抓住在一经济纠纷案的开庭审理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即可,法院采取的行为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D项就更为容易了,注意村干部,其不属于题干中所要求的主体。本题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被告人,被告与被告人所属的法律范畴不同,因而所指的对象也就不同。被告属于民事、经济或行政诉讼的范畴,是指被提起民事、经济或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它的对称是原告。而被告人属于刑事诉讼的范畴,是指被指控有犯罪行为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A项只要注意虽不构成犯罪即可知肯定不属于逮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3)有逮捕必要。也就是说,不逮捕或者采取其他较缓和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因而有逮捕必要。

48.【答案】B。解析:想要排除A项,需要了解什么是遗嘱。遗嘱是行为人在去世前安排其去世后有关事宜的法律行为。A项显然不符合活着的时候这一条件。C项只是说让孙子在自己的房子里结婚,并未说明房子的所有权归孙子所有,如果再教条一些,题干中说的是,对其狭义理解只能为货币,即便是广义理解为可以变为的财产和财产所有权,C项也不符合要求。D项所述的情况是由于李先生的失踪引起了继承关系。这是法定事由引起的财产权的变化,不符合施赠人自己决定这一条件。

49.【答案】D。解析:如果把题干稍微翻译一下,这道题就会显得稍微容易一些。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意思就是说只要自己作出了某一行为,不需要对方同意,就可以使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化。A项中由于卖方暂时缺货,卖方要解除合同,合同是否能够解除,肯定还需要买方的同意。B项中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是不可能仅凭承租人的要求就当然能降低租金的,还需要出租方同意。C项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D项就不同于前三项。债权人单方主动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的行为,在法律上称之为债务的免除,债权人的这一权利被称为免除权。行使对债务人有利的免除权,肯定是不需要债务人同意的,因为这是有损于债权人的利益的行为。只要债权人对债务人作出了这种表示,双方的债务关系就已经消灭。这也是民法中的当事人处分权的一种体现。

50.【答案】C。解析:围海造田不符合向水域索取实物这一条件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 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