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66.第1段意在说明( )。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67.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68.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69.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中的“传统的看法”暗指《涉江》的写作时间与《离骚》大致相同
B.郭沫若的“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一语,说明《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很远
C.《离骚》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说明屈原当时还有进取心,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
D.《离骚》主要反映的是屈原政治理想抱负,而《涉江》则更多地体现了屈原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
70.根据本文,屈原在《悲回风》中明确表达出的情感是( )。
A.懊丧 B.惋惜 C.埋怨 D.绝望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数学运算,共15题。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请开始答题:
71有一个分数,分母加2等于
分母减3等于
这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为( )。
A.33 B.11 C.30 D.19
72.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
A.11千米/时 B.12千米/时
C.12.5千米/时 D.13.5千米/时
73.有一个整数,用它分别去除157、234和324,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100。求这个整数。( )
A.44 B.43 C.42 D.41
74.调研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中收回了435份调查问卷,其中80%的调查问卷上填写了被调查者的手机号码。那么调研人员至少需要从这些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多少份,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 )
A.101 B.175 C.188 D.200
75.某学生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
A.1 B.2 C.3 D.4
76.10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其中6个杯子各装有10克纯酒精,4个杯子装有10克纯水。如果从中随机地拿出4个杯子并将其中的液体进行混合,问最终得到50%酒精溶液的可能性是得到75%酒精溶液的可能性的多少倍?( )

77.某突击队150名工人准备选一名代表上台领奖。选举的方法是:让150名工人排成一排,由第一名开始报数,报奇数的人落选退出队列,报偶数的人站在原位置不动,然后再从头报数,如此继续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名当选。小李非常想去,他在第一次排队时应该站在队列的什么位置上才能被选中?( )
A.64 B.128 C.148 D.150
78.为增强职工的锻炼意识,某单位举行了踢毽子比赛,比赛时长为1分钟,参加比赛的职工平均每人踢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踢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人踢了88个,如果不把该职工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踢了74个。则踢得最快的职工最多踢了多少个?( )
A.88 B.90 C.92 D.94
79.小李用150元钱购买了16元一个的书包、10元一个的计算器和7元一支的钢笔寄给灾区儿童,如果他买的每一样物品数量都不相同,书包数量最多而钢笔数量最少,那么他买的计算器数量比钢笔多多少个?( )
A.1 B.2 C.3 D.4
80.一个正八面体两个相对的顶点分别为A和B,一个点从A出发,沿八面体的棱移动到B位置,其中任何顶点最多到达1次,且全程必须走过所有8个面的至少1条边,问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
A.8 B.16 C.24 D.32
81.假设某地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且不受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影响。那么若每年开采110万立方米,则可开采90年,若每年开采90万立方米则可开采210年。为了使这片森林可持续开发,则每年最多开采多少万立方米林木?( )
A.30 B.50 C.60 D.75
82.商店销售某种商品,在售出总进货数的一半后将剩余的打八折出售,销售掉剩余的一半后在现价基础上打五折出售,全部售出后计算毛利润为采购成本的60%。问如果不打折出售所有的商品,毛利润为采购成本的多少?( )
A.45% B.60% C.90% D.100%
83.有17个完全一样的信封,其中7个分别装了1元钱,8个分别装了10元钱,2个是空的,问最少需要从中随机取出几个信封,才能保证支付一笔12元的款项而无需找零?( )
A.4 B.7 C.10 D.12
84.一个正六边形跑道,每边长为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相对的顶点同时出发,沿跑道相向匀速前进。第一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了60米,问甲跑完三圈时,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
A.100米 B.150米 C.200米 D.300米
85.一个三口之家的年龄之和为99,其中,母亲年龄比父亲年龄的
大7岁,儿子年龄比母亲年龄的
大7岁。问多少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 )
A.12 B.14 C.15 D.10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题目:
一、图形推理:共5题。
(一)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的答案应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请开始答题:
86.

87.

88.

(二)每道题包含4个图形,其中有3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有1个例外,请将它找出来。
89.

90.

二、演绎推理:共15题,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根据所给出的陈述选出,不需要附加陈述之外的任何信息。
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