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00=62+34-11+x。尾数为5。
19选A
普通解法:设螺丝和螺母分别为x、y个。则2x+10=y,3x-6=y
特殊解法:考虑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每个螺丝再加一个螺母,多出来的10个螺母还可以加10个螺丝,但仍然少6个螺丝,因此螺丝就是10+6=16个。
20选C
普通解法:设甲的速度为x,乙为x-6,两村相距为y,他们从出发到相遇共用时t小时。则4x=y,tx=y+15,t(x-6)=y-15
特殊解法:相遇时甲比乙多骑2个15千米,即多骑30千米,而甲比乙每小时多骑6千米,说明相遇时一共过了5个小时,即为13点。说明甲从12点到13点一个小时走了15千米,所以从8点到12点四个小时应该走60千米。
21选A
普通解法:设速度为v,火车长s,则1000+s=120v,1000-s=80v。
特殊解法:从两个时间平均得到100秒知,从车头进桥到车头离桥需要100秒,这个过程车经过的距离正好就是桥的长度,所以车速为10。
22选C
普通解法:设小数为x,则大数为10x。10x-x=49.23。
特殊解法:直接代入通过尾数排除A、B,估算排除D。
23选D
普通解法:设第1个数为x,则第10个数应该是x+18,x=5/11(x+18)。
特殊解法:第1个数为第10个数的5/11,则第一个数为5的倍数,排除B、C。如果第一个数为5,则第10个数为11,显然不对。
24选C
普通解法:a、b、c、d、7、f、g、h。因为c+d=7,所以c和d可能是1+6、2+5、3+4、4+3、5+2、6+1的组合,验证只有3+4满足前面条件,为2、1、3、4、7、11、18、29
特殊解法:考虑d的取值极端情况,两种为a、b、c、0、7、7、14、21和a、b、c、7、7、14、21、35。两者之间即可。
25选D
普通解法:分别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出俩和再作减法。(300+397)*98/2-(100+197)*98/2
特殊解法:括号对应处相减都为200,一共98个200。
26.【答案】D。解析:三个黑色方块其中一个不动,一个从上向下运动,一个从左到右运动。
27.【答案】C。解析:第一个图形中上层部分依次向下翻转得到第二、三个图形。
28.【答案】D。解析:第一、二个图形组合而成第三个图形。
29.【答案】A。解析:黑色方块依次向左移动一格。。
30.【答案】A。解析:"\"状阴影方块依次向右移动一格,"/"状阴影依次向下移动两格
31.【答案】B。解析:若(1)是正确的,则(2)、(3)是错的,那么乙也是足球队,与题设矛盾;若(2)是正确的,那么丙是篮球队的,甲和乙都是乒乓球队的,与题设矛盾;若(3)是正确的,那么乙是足球队的,甲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符合题意,故应选择B。
3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所述,那么D只能去甲单位办事,这一天只能是星期二或者星期三。如果是星期二的话,乙、丙、丁单位都接待,跟C所叙述的矛盾,排除掉,所以只能选择C。
33.【答案】A。解析: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得不到否定后件,故A是错误的。
34.【答案】A。解析:前提预设型题目,只有加上A选项的前提,结论才能成立。
35.【答案】A。解析: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至少是2000年所用总纸浆的(3+1)÷3= 倍,故Ⅱ是错误,只能选择A。
36.【答案】D。解析:由第二个事实可知,观众一般只能记住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中的2个,若要使这个比例降低,只有连续播出的广告的平均数量增加,故应选择D。
37.【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结论认为是广告的作用促进了销量的增长。而B选项恰恰相反,认为化妆品的购买者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受到广告的影响。那么该化妆品销量的增长就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
38.【答案】C。解析:题干中只提到1983年的全国贫困率为18年最高,但并不代表贫困率逐年增加,A错误。题干中提到了贫困率增加的两种原因,并未分辨哪个因素影响更大一些, D项错误。题干只是列出两种原因,经济衰退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并非一定导致全国贫困率的升高,所以B项错误。故应选择C。
39.【答案】D。解析:选项D相当于说“在所有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受骗”,显然跟题干中“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矛盾,所以D项必然是假的。
40.【答案】D。解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的后件“小强、大壮和李铁没有同时参加同学聚会”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丽丽没有参加”,故应选择D。
41.【答案】C。
42.【答案】A。
43.【答案】C。
44.【答案】B。
45.【答案】D。
4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产业结构政策”,只须抓住政策的目的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可。正确答案为C。
4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行政指导”。注意其执行手段是“通过制定诱导性法规、政策、计划等规范性文件以及采用具体的示范、建议、劝告、鼓励、提倡、限制等非强制性方式并辅之以利益诱导”,并没有强制执行的含义也没有严格的制裁措施,而A、B、D项都是要通过立法进行强制执行并严格执行的,用排除法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4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犯罪集团”。要注意其形态是一种“犯罪组织”,而D中的行为可能是分别执行的,无组织可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政府采购”。要抓住的关键是采购的主体为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B选项中某医院不属于政府采购的主体,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暂予监外执行”。要注意其前提条件是“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而且对其情形也作了严格的规定:“(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纵观选项只有C符合以上要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D。解析:本题选项A、B、C都不符合定义中“同一商品”的要求,D同时符合定义中“统一产品”和由于“销购地区不同”而形成差价的情形,所以正确答案为D。
52.【答案】A。解析:回答本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该行为是要在“行政环境”下发生;二是具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符合以上两点的只有A选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如何认定“连续犯”。A和D选项不符合定义中“连续数次实施犯罪行为”的要求,C选项不符合“触犯同一罪名”的要求,而B选项符合定义中的所有要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间接故意”的认定。要注意其为间接性的行为,而且当事人的态度是“有意放任”,同时,其结果是“发生危害社会”。纵观选项,只有B符合定义中的以上三点要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认定应征“土地增值税”的情况。A项中的房地产公司虽然盖起了商品房,但并没有销售行为,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不征收土地增值税。B、D选项也不符合定义中“取得收入”的要求,故将其排除。C符合定义要求,因为换入的房屋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收入。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6.【答案】D。
57.【答案】B。《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8.【答案】D。代理人不得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
59.【答案】A。
60.【答案】B。
61.【答案】D。
62.【答案】A。
63.【答案】B。
64.【答案】A。
65.【答案】B。
66.【答案】B。
67.【答案】C。
68.【答案】A。
69.【答案】B。
70.【答案】C。
71.【答案】B。
72.【答案】A。
73.【答案】D。
74.【答案】A。
75.【答案】C。
76.【答案】AD。
77.【答案】ABCD。题目中给出的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的规定,而并非现行宪法的规定。当时我国对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是引导、监督和管理。而现行《宪法》,也就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此题目本身不够严密。
78.【答案】BD。
79.【答案】ABCD。
80.【答案】ABD。
81.【答案】ACD。
82.【答案】AC。
83.【答案】ABCD。
84.【答案】ABCD。
85.【答案】ABCD。
86.【答案】A。解析:部分考生可能会选B,这是因为对“红移”的理解错误,总认为物体本身发红光。这就掉进命题人设置的“常识陷阱”中。实际上, “红移”是因为“多普勒效应”的存在,使光的波长变长,接近“红”光。答案选A。“多普勒效应”其实很常见。比如当火车驶来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越来越刺耳,这是声波变短的原因;当火车离去的时候,人们又会感觉到声音慢慢变得不尖了,这是声波变长的原因。
87.【答案】C。解析:“在一个正在膨胀着的宇宙中任何一点来观测,其周围的任何星系都是离它退行的,离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选项C曲解了这段话的意思,说“周围星系膨胀”,错误。
88.【答案】C。解析:“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它只能证明大爆炸理论,不能证明宇宙膨胀理论。
89.【答案】C。解析:“根据现在的膨胀速度,我们还可以推断这种聚合状态必定出现在好几十亿年前。科学家们现在将之定在150亿年左右。”选项A把“聚合状态”偷换为“宇宙大爆炸”,错误。“如果宇宙起始于遥远过去的某种既热而密的状态,那就应当留下某种从这个爆发式开端洒落的辐射。”选项B把“向四周洒落着灼热的辐射”当作是“宇宙原初阶段的状态”,错误。选项D的错误类似87题的选项C,“地球当然也随之膨胀,太阳系、银河系也随之膨胀”的说法无从谈起。
90.【答案】C。解析:“由于符合程度非常之好,因而不可能是一种巧合。”这说明二者的相符程度相当高,应该是“精确”相符。
91【答案】A。解析:“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同,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现在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92【答案】B。
93【答案】A。
94【答案】C。解析:文章结构清楚,从成语的形式到内容,较为详尽地说明了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
95【答案】D。解析:D选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
96【答案】D。解析:“集成知识型产品常常要求预先支付较高费用,但其实际成本则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带来巨额利润。”选项D丢弃了“常常”,从而使其说法具有绝对化倾向。
97.【答案】C。解析:“例如购买一份软件可能要花几百万元,但拷贝这份软件只需几元钱,其实价与成本价的差额也比低技术产品高得多。”很明显,这里的“其”指代“所购买的软件”。
98.【答案】D。解析:“‘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正因如此,当今物质资源贫乏的国家,只要充分掌握并有效地利用了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发展成为经济上的强国。”这句话指明了两点:1、“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2、经济发展将大大减少对资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