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实现的比例约为
A.5.02亿元 B.3.95亿元 C.1.75亿元 D. 1.3亿元
127.2006年上半年,该镇工业增加值中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约为
A.74.1% B.78.8% C.85.4% D.86.9%
128.2007年上半年该镇有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加额超过1000万元,这10家骨干企业的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公务员考试]
A.0.38亿元 B.0.41亿元 C.0.88亿元 D.1.0亿元
129.2007年上半年,该镇完成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
A.17.7% B.45.3% C。53.1% D.无法计算
130.由上述材料可知
A.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
C.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中有8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D.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4.18亿元
四、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131-135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所占比重达到43.5%,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6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年均增长1.2%;所占比重为56.5%,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 ,比重为8.4%;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0.4%;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 [公务员考试真题]
131.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
A.1762.0万人 B.2500.5万人 C.2967.8万人 D.3520万人
132.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多少倍
A.1.3 B.4.1 C.8.7 D.无法]计算
133.如果增长趋势同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
A.403.6万人 B.542.8万人 C.2116.8万人 D.226万人
134.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
A16.6% B.17.4% C.34% D.50.6%
135.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
A.56.7 B.37.6 C.16.9 D.无法计算
【2009北京应届《行政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相邻两项之比依次为
,
,
,
,(
),30×
=25。
2.【答案】A。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2,10,28,56是二级等差数列;偶数项4,18,(32)是等差数列。
3.【答案】A。解析:和数列变式。77-49=28,28-16=12,12-2=(10)。
4.【答案】D。解析:和数列变式。前两项差的2倍等于第三项,往后依次类推,(-128)-(-32)=-96,-96×2=(-192)。
5.【答案】D。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6.【答案】C。解析:每行三个数字之和依次是20,(30),40,是等差数列。
7.【答案】D。解析:每行前两个数字之差除以3等于第三个数。(63-9)÷3=(18)。
8.【答案】A。解析:每行第一个数字加1等于后两个数字之和。
9.【答案】D。解析:从每行来看,第一个数字加2,再乘以第三个数字等于中间数字。
10.【答案】B。解析:每行第三个数字减去第二个数字,再乘以2等于第一个数字。
11.【答案】D。解析:第一层6根,最下面一层有30根,共有(6+30)×25÷2=450。
12.【答案】C。解析:设第一天行驶了x,则去时行了4x+2+4+6,回时行了3x+8+10+12,由二者相等可知x=18,则两地相距3x+30=84。
13.【答案】D。解析:代入法,571-157=414符合题意。
14.【答案】C。解析:相邻两盏灯之间的距离应为715和520的最大公倍数,是65,(715+520)÷65=19,19+1=20。
15.【答案】B。解析:代入法,100÷11=9……1,符合题意。
16.【答案】B。解析:平均数问题,(68-48)÷(60-56)=5。
17.【答案】B。解析:开始时是1,1,1,1,1,1,第二次变为0,0,3,1,1,1,第三次变为2,0,2,0,1,1,第三次变为4,0,1,0,0,1,第四次变为6,0,0,0,0,0。
18.【答案】A。解析:代入法,8×1.1+31×1.11=43.21,符合题意。
19.【答案】B。解析:工程问题。设甲单独需要x,则乙单独需要x+5,依题意有1/x+1/x+5=1/6,解得x=10。
20.【答案】C。解析: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相等,钢材长度与水下降的高度之比等于二者底面积之比的倒数,由此可得钢材长度为3×4=12。
21.【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需要4÷20=0.2小时,即12分,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1.6千米,用了0.16小时,即9.6分钟。5分24秒,即5.4分。所以行驶2.4千米共用了12-9.6+12-5.4=9分,所以后来的速度为2.4÷(9÷60)=16千米/小时。
22.【答案】A。解析:带入排除法。根据“2分的币值比1分的币值多13分”,由此排除B、C、D。A项符合题意。
23.【答案】D。解析:当哈密瓜每天卖36个,西瓜每天卖36×4=144个时,二者恰好同时卖完,所以共卖了70÷(144-130)=5天,共有5×(144+36)=900。
24.【答案】C。解析:由第二个条件可知哥哥的年龄应是5的倍数,在A、C中选择,代入可知A不符合题意。
25.【答案】B。解析:每两人有一个科员即科员占总数的1/2,5位处长所占总数的比例是1-1/2-1/4-1/6=1/12,5÷1/12=60。
26.【答案】D。解析:考虑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接触点的个数。第一组图依次是2,3,5;第二组依次是1,4,(5)。其中2+3=5,1+4=(5)。
27.【答案】A。解析:各个图形的位置保持不变。第一组图中,全块的阴影在图形上顺时针移动,半块的阴影顺时针移动并且自身旋转。第二组图中,全块的阴影在图形上逆时针移动,半块的阴影逆时针移动并且自身旋转。
28.【答案】B。解析:第一组图中,第二个图是菱形,第三个图是3个菱形,3正好是第一个图形小图形的个数。按照这个规律,第二组第三个图应是4个相同的箭头,答案为B。
29.【答案】A。解析:从整体来看,第一组共有5个叉和9个三角形,填入A后,第二组图共有5个五角星和9个黑点。
30.【答案】D。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相同的部分叠加后是空白,不同的部分叠加后是阴影。
31.【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中认为“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是一项有利可图的行为”,依据是“调查表明有88%的人都计划购买金条,而目前推出的金条购赎业务只能满足70%”。D项则指出那些宣称购买的仅有20%的人最后购买了,因此也就不存在购赎业务不能满足的状况,也就不能证明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有利可图,是对题干的质疑。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对题干投资建议的正确性进行质疑。所以选D。
32.【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推理是人们对土家狗的猎取导致了土家狗的灭绝。要想削弱这个推理,只需要说明土家狗的灭绝不是因为人们的猎取而是“另有他因”即可。A项则指出土家狗的灭绝是因为人们定居的同时带来了土家狗的新天敌,因而导致了其灭绝,是对题干的有力的削弱。B项不能说明土家狗的灭绝不是因为人们的猎取,因此不能够削弱题干;C、D项属于无关项,也不能削弱题干推理。因此选A。
33.【答案】A。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的信息,并不能确定日本自杀率的上升幅度,所以A是正确的;题干只说自杀成为15岁-34岁年轻人的第三大死因,由此并不能推出日本的青少年自杀很严重,所以B项不正确;题干也并未提到妇女自杀的问题,因此C项也不正确;由题干仅知道全世界的自杀率上升了60%,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更严重,但是却不能说明中国高于60%,因此D项也不正确。所以选A。
34.【答案】B。解析:用排除法。根据(1)可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因此排除选项A;根据(2)可知乙不是画家和作家,排除选项C、D。因此选择B。
3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赵+钱=孙+李,赵+李>孙+钱,由此可以推出李>钱,赵>孙;又因为赵+孙<钱,所以四个人的体重由重到轻就是李>钱>赵>孙。因此选A。
36.【答案】B。解析:评价型题目。寻找相似的论证方式。首先题干中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A项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Q,所以P。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B项的论证方式也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与题干相同。C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P,所以,非Q。与题干不同。D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Q,非P。与题干不同。故答案选B。
37.【答案】B。解析:考查的是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只要掌握了这部分理论知识,即可很快得到答案。首先将“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转化为规范的直言命题,即等值于“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那么“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和“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则“文茜女士恪尽职守”为假,则“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也为假,其矛盾命题“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必然为真。因此ACD项都可以确定真假。而B项“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故答案选B。
38.【答案】D。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可以转化为“如果失败还未成为最后的事实,那么真正的强者决不轻易接受失败”,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其有效的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因此转化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为“真正的强者只有在失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时才会接受失败”即D项正确。A项属于无关项,B项题干中也未提及弱者的情况;C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