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语,泛指一切生物(多指普通人),与文中语境相符合,其他选项不符合语境。
11.A[解析]“洛阳纸贵”指作品受人欢迎,求多于供,与文意相符。“沉渣泛起”是贬义,“一掷千金”和“风靡万千”均不是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故本题选A。
12.C[解析]文学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或某事物)为范本而塑造出来的,我们称现实生活中的那个人(或事物)为该人物形象的文学原型。所以本题应选C项“原型”。
13.B[解析]A项“表演”指在演出中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B项“演绎”指比表演更加深入地发挥和展现,或者指注入情感的文字表达;C项“演艺”是名词;D项“展现”不能表达文章所需要的含义。故本题选B。
14.B[解析]根据“有些事不让写的时候就不写”可知,并不是所有想写的东西都能写,故包含了很多无奈,所以选择B项。
15.D[解析]根据文意,第一个空应为“不仅仅”,A、C项“除了”与“是400万字的著怍”搭配不当,排除A、C;后两个空应是转折关系,显然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虽然……但是……”,故正确答案为D
二、阅读理解
16.C[解析]主旨概括题,最后一句即为文段主旨,C项正确。A、B表述片面,D选项属于主观臆断。
17.C[解析]C项为原文最后一句的原意转换,其他选项都不是文段所表达的内容。
18.B[解析]①为总起句,后面几句为分别概括说明,所以排除A、C;区分B、D的关键在于①后面接②还是接⑤,第一句是说世界是不和谐、不安宁的,⑤讲的是世界格局,是对①的进一步说明,而②则是说“人民处于贫困状态”,应与⑦相接,故选择B。
19.C[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故起始句应为③,排除B、D,与③衔接最紧密的是⑤,而且⑧与④应该是相接的,故排除A,选择C。
20,D[解析]D选项“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明显不符,与题干矛盾,其他选项均可从文中找出对应说法。
21.D[解析]A项中果蝇寿命的延长是“在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而非“科学家们”选择的结果;B项因果倒置,原文中谠的是“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C项以偏概全,原文是“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故D为正确答案。
22.A[解析]文中画线部分的“事实”指的是“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刭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相对应的就是“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在幼虫阶段”,由此可知,A项应为正确选项。
23.B[解析]A项错误在于因果不对应。文中说的是“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并不是唯一原因;C项所说“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属于无中生有;D项夸大其词,文段并不能推出“在不远的将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
24.C[解析]题干所提问题可以找到文中对应处,即第二段。A、B项文中没有提及,C项是对文章第二段的具体理解,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公务员考试]
25.C[解析]由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但如果忽略了……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可知C项说法错误。
26.D[解析l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文中说“现代法治注重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公开破坏公平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故D项说法错误。
27.D[解析]从“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可知,A项中清议起源于明朝的说法错误;“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是用假设的句式来佐证顾炎武对清议的高评价,并非实际地说明朝风俗最坏的地方尚存清议,B项错误;从“晚明清议主要通过议论朝政得失与朝臣品性……”可知,C项说法片面;原文说“当清议风气与这种意气之争结合到一起时,清议往往沦为党争的工具”,D项是对这一说法的同义替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8.C[解析]原文中谈到清议的意义时,是说清议“对朝廷政事发生一定的监督和影响”,C项说清议能够产生救亡图存的良策,这在文中并无体现,并且,原文最后一段中提到“在那个社会动荡……‘东林之持论高,而于筹敌制寇卒无实着”’,C项论述与这一句意思完全相反。A、B、D三项均能从原文中找到相应证据。故本题应选C。
29.B[解析]“峻门户而重意气”是明代士大夫中的一种风俗,原文说当这种风气与清议结合时,才往往使清议论为党争的工具,也即这种风气是原本就有的,与清议无关。B项中说峻门户重意气是以清议相区别,这在原文中并无体现。
30.A[解析]根据最后一段可知,作者批判的对象是“一批偏狭、迂腐的所谓清议君子”,并没有否定全部的东林党人,A项中说东林党人是“以清议误国之祸首”,这种说法明显有误。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31.D[解析]原数列前项减去后项得26,15,10,3,观察其规律发现可将其转化成平方数列的变式,即52+1,42-1,32+l,22-1,故( )+12+1=5,推出()=3。
32.B[解析]原数列前项减去后项得4.5,1.5,0.75,观察发现前一项为后一项的整数倍,即3,2,故可推测下一个倍数为1,即11.25 -( )=0.75,故( )处为10.5。
33.D[解析]本题的规律是,前两个数字积的2倍加1等于后面一个数,故( )=11×111×2+1= 2443。本题应选D。
34.A[解析]本题的规律是2×15=10×3=6×( ),可推出( )=5。
35.B[解析]本题所给出的数字都能被6除尽,符合规律的只有B项。
36.B[解析]2=1×2,12=3×4,56=7×8,90=9×10,由此可推测括号处为5×6=30,故本题应选B。
37.B[解析]观察数列可知,36-8×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