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B.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 通过基本法实施 D. 无法律效力
81. 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属于( )。
A. 复合家庭 B. 双亲家庭 C. 核心家庭 D. 直系家庭
82. 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的386、486或586,这里的X86代表着计算机的( )。
A. CPU(中央处理器) B. 内存 C. 主机板 D. 硬盘
83. 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身强力壮的李刚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李刚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那么李刚的死是因为( )。
A. 汽车里缺氧而死 B.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C. 汽车里二氧化碳过多热死 D. 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84. 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 )。
A. 熔化现象 B. 焰色反应现象 C. 自燃现象 D. 潮解现象
85.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我国西北干旱区造林、整地的力度,其主要目的是()。
A. 排除多余水分 B. 增加热量 C. 提高养分含量 D. 蓄水保墒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针对下列给定资料回答问题,共15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请开始答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86—90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86. 2009年末与2005年末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
A. 720万人 B. 708万人
C. 566.4万人 D. 900万人
87.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
A. 44.1∶27.8∶28.1 B. 38.1∶27.8∶34.1
C. 44.8∶23.1∶31.4 D. 39.6∶27.2∶33.2
88. 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
A. 6.3% B. 12.6% C. 18.1% D. 8%
89.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
A.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 乡村就业人员
C.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D. 城镇就业人员
90.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公务员考试真题]
A. 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