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占全国的比重都比上年有所增加
B.2010年江苏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比重比全国的比重高出20个百分点
C.2010年江苏铁路、民航货物运输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上年有所下降
D.2010年江苏及全国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是公路运输
四、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1~155题。
“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江苏与全国对照)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江苏与全国对照)

151.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A.3269元、3835元 B.3199元、3965元
C.3199元、3835元 D.3835元、3199元
152.下列四项指标中,在“十一五”期间增长最快的是( )
A.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B.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十一五”期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数额最小的年份是( )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154.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约增长( )
A.58% B.62% C.66% D.73%
155.下列关于“十一五”期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有( )
(1)增长速度最高、最低的年份分别是2007、2009年
(2)都逐年增长,且年平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
(3)有一致的增长趋势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011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1~60 暂缺
61.【解析】B。文段首先引出“城市化”这一中心词,然后指出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从而导致地方发展仅仅实现“土地城市化”这一偏差,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文段指出“土地的城市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发展不是要避免土地的城市化。C项“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D项“地方发展的正确选择”在文段中都没有提及,因此排除。
62.【解析】A。本题用排除法。B、C、D项都能从文段中得出。而文段中没有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A项是对文段的错误理解。
63.【解析】B。“应有之义”即应该含有的意义。文段中“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指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本身应该也必须包含的意思,因此B项“……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表述正确。A项“主要特征”,C项“最高标准”和D项“最终目标”都不是“应有之义”的同义替换。
64.【解析】C。“过度消费”的关键在于“过度”一词,体现在文段中的意思是赵本山等人的小品节目频繁出现在央视春晚上,不顾及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才能所限,使得节目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因此C项“才华被透支”符合题意。
65.【解析】A。文段首先指出低俗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结果,然后用双重否定句“不……是不可理解的”引出作者观点,即产生“三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A项符合文意。
66.【解析】C。文段是在客观地阐述对大脑功能进行研究后的各种观点,不涉及感情色彩问题,因此A、B、D项显然不符合文段中客观中立的观点。
67.【解析】C。文段“这个结论”显然是指上文的“人脑不止一种,而是男女两种”,下文指出“头疼”的原因:“神经科学家们对大脑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雄性动物”。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并不能适用于雌性动物,因此C项正确。D项阐述的是简单的事实,并没有指出真正的原因。
68.【解析】A。文段中第四段指出了研究者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的原因:“因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平变化会让实验结果更加难以分析”,因此A项表述正确。
69.【解析】B。根据文章得出,A、C、D项符合文意。文章中“其他人的研究发现,女性的海马(海马是一个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脑区)相对男性的要大──女人们背了个不识地图的坏名声看来有些冤枉”,从这句话可知,文章并没有说明女性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能力比男性强。
70.【解析】C。文章的中心意思是根据性别的不同,人的大脑也有所不同。因此C项做标题符合文意。
71.【解析】C。“畏首畏尾”指怕这怕那,形容顾虑太多。“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为形势所迫,又难以中止。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这两个词语都含有贬义,用在句中不合适。“瞻前顾后”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重点在犹豫不决,不符合句意。“进退维谷”指进退两难,形容处境困难,符合句意。
72.【解析】C。“昭示”的意思是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借以”是指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本段文字是借用描写路上的风景来昭示一种生活方式。
73.【解析】A。本题使用排除法。B、D项不符合上下文意思,因此排除。“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比喻事物变幻之快。“来势汹汹”指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凶猛,两者都可以和思潮搭配,根据上下文意思,此处用“层出不穷”较合适。
74.【解析】B。“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纷至沓来”与文段中的“新鲜感觉”搭配较合适。
75.【解析】A。前两个分句“是……是……”显然是并列关系,因此B、D项的转折关系可以排除。C项前后联系不当,因此排除。
76.【解析】A。二级等差数列,公差为-4。
77.【解析】B。前两项乘积的一半为第三项,即
,
,
,因此未知项为
。
78.【解析】B。原数列各项可转化为
,
,(
=-2),
,
,
。
79.【解析】C。每一个数字都可以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数字都是质数。第一部分:2、5、11、13、(17)、23;第二部分:3、7、13、17、(23)、31。
80.【解析】B。原数列各项可转化为
,
,
,
,(
),
。
81.【解析】C。隔项作差得到9、27、81、243,构成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82.【解析】C。递推数列。第一项乘以第二项再加上第三项所得和的一半为第四项,因此未知项为
。
83.【解析】A。数字由三部分组成,最后面的数字是3、5、(7)、11、13、17这样的质数数列;中间的数字是5、7、(11)、13、17、19这样的质数数列,前两部分之和为第三部分,而7+11=18,只有A项满足条件。
84.【解析】C。原数列可转化为
,
,
,
,
,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的分母为前一项分子与分母之积,分子为前一项分母与分子之差加上1,因此未知项为
。
85.【解析】B。每一项都分为三个部分,以4310为例,第一部分的4是1、2、3、4的自然数列,第二部分的3是前一项316的6-3=3,第三部分的10是前一项316的3+1+6=10。因为未知项的前一项为518,所以未知项数字第一部分为6,第二部分为8-5=3,第三部分为5+1+8=14,即6314。
86.【解析】B。假设该室的人每人都订了两种报纸,则总的费用为2084+1948=4032(元),该室共有人数为4032÷(292+156)=9(人)。
87.【解析】C。鸡兔同笼问题变形。如果全是合格品,那么应得报酬4000元,现在差4000-3600=400(元),每做一件不合格品相差16元,所以共有
(件)不合格品,因此合格率为97.5%。
88.【解析】D。假设需要增加x人,一年12个月,即增加的人数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原计划180人2个月完成的工作量,那么可以得到
,解得
。
89.【解析】C。设公司总人数为“1”,一般员工的收入为x,则高收入员工的收入为6x,总收入为0.2×6x+0.8x=2x。当总收入增加1倍,即为4x时,一般员工收入增加1.5倍,即为2.5x,此时高收入员工收入为
,高收入员工收入是一般员工的
(倍)。
90.【解析】A。设进价为x元,则定价为1.5x,售价为
元,则
,解得x=120,所以进价为180元。
91.【解析】A。易知第一个部门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第二个部门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那么第三个部门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又第三个部门有28人,所以总人数为48人,因此第一个部门有12人,第二个部门有8人,相差4人。
92.【解析】C。由题意可知,预中标价即为6个报价的平均数,所以预中标价为
。
93.【解析】D。甲第五次超越乙,即甲比乙多跑了5圈,乙走了3圈,则甲跑了8圈,
︰
=8︰3,
=200,则
=75。因此再过1分钟甲在乙的前方
(米)。
94.【解析】B。设长方形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体积
,四棱锥体积为
,则四棱锥与长方体的体积之比为1︰6。
95.【解答】A。最高的站在中间已经确定,剩下6个人站,只要从这6个人中任意选出3个人站到这个最高的人旁边,剩下一边3个人的站列方式就是一定的,因此一共有
(种)排法。
96.【解答】C。平面图形对应面积,立体图形对应体积。
97.【解答】A。上升和下降之间是反对关系。A项中痛苦和快乐也是反对关系。B、C两项是矛盾关系。D项前一个词为名词,后一个词为动词,显然不同于题干逻辑。
98.【解答】A。线条是几何的一种构成形式,欧几里得是数学家。铅笔是美术的绘图工具,齐白石是画家。
99.【解答】B。级别逐级上升。
100.【解答】C。思想需要自由,国家需要法制。
101.【解答】D。键盘是鼠标的一部分,手指是身体的一部分。
102.【解答】B。B项代入后申请、审查、批准构成顺承关系,即先申请,然后审查,最后批准。同理,准备、起跑、冲刺是赛跑中的三个顺承的动作。
103.【解答】B。规律是:数字+字母+两数字+字母。
104.【解答】A。规律是:AA+BB+A+CC+A。
105.【解答】A。规律是:A+B+C+DD+C+A。
106.【解答】C。给出片图拼合可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107.【解答】C。注意第一个四边形构成钝角的两条边。
108.【解答】C。将边长相等的两条边进行对接。
109.【解答】B。线段数分别是5、3、5、3交替出现,只有B项中含有5条线段。
110.【解答】A。对角线上的图形均含有由直线割出的三角形,其余图形则不包含这样的三角形。
111.【解答】B。每个图形都是由多个不相交的小图形组成。
112.【解答】B。每一竖行的小箭头按照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规律发生变化(由半角阴影箭头变成全角阴影箭头)。
113.【解答】C。有阴影三角形的面作正面时,其右侧面应为含一条直线的面,排除A、D项。含菱形阴影的面作正面时,其右侧面时有阴影三角形的面,排除B项。
114.【解答】A。将给出的图一向右翻转一格,发现B项顶面线条方向错误。由第三个图可以确定,C项顶面直线方向错误。由第二个图可以确定,D项正面应该为菱形面,错误。
115.【解答】D。观察给出的图一,箭头指向顶点的面与含阴影小三角形的面不相邻,排除A项。观察箭头指向底边的面,与这条底边相邻的面并非阴影,排除B项。对照第二个图形,箭头指向底边的面不应该和空白面有公共边,排除C项。
116.【解答】B。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大楚公司的董事,网友不是软件工程师,网友通过李明认识的人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
117.【解答】C。设E股票涨为a,F股票涨为b。由题意:┐b→a,┐a→┐b,则有┐a→a,只有0→1才能使得┐a→a为1,可知a为1。又由┐a或┐b,┐a为0,则┐b必须为1,b为0,即E股票涨,F股票不涨。
118.【解答】D。设蓝队获得冠军为a,红队获得亚军为b,绿队获得季军为c,黄队获得冠军为d。则有:①┐a→b,②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