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 B.6 646.8 C.2 702.8 D.6 982.8
122.2006年河北哪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相比上一年没有增加?
A.粮食 B.牛奶 C.肉类 D.油料
123.2006年河北的园林水果在鲜果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A.66.65% B.68.91% C.72.17% D.74.29%
124.2006年河北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千万吨的有哪些?
A.粮食、棉花 B.禽蛋、蔬菜 C.鲜果、粮食 D.肉类、油料
125.2005年河北的蔬菜产量是多少万吨?
A.6 425.74 B.6 512.93 C.6 465.76 D.6 762.18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画意: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境界:原指疆界、景象,后指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调。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是构成意境的具体手段或途径。诗情:诗的情调和意境。这道题主要谈绘画的笔墨要讲究空灵,这里体现的是画的意境、境界。而画的意象是表物之象,可从表面看出,不符合题干中“含不尽之意于画外”,可排除C项,题干也没有提到画与诗的关系,所以排除D项。从词语搭配的角度看,画意,即画的意旨,不能用幽远来形容,所以排除A项。通过这样的绘画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一种画外之意,这显然是一种境界,幽远可以用来形容境界,所以选B项。
2.【答案】C。解析:陈述:与叙述、表达同义。自白:自己说明心意,或自己承认并陈述犯罪事实。反照:光线反射,也做返照。透视:从缝隙中看,透过障碍看。从题干中可知梦是心灵世界的反射,它不是心灵直接、表面的表达,所以排除A、B两项,梦与心灵的关系并不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所以不需要透过障碍看,排除D项透视,选C项。
3.【答案】C。解析:强化: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和方法。进化:指事物的一个变化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进步:指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根据题意,僵化和退化都是表示后退,“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相结合才能向更高级、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所以可排除A、D项。进化、进步差别不大,但是在此题中根据形式一致的要求,前面是“僵化”“退化”,后面应是“进化”,所以选C项。
4.【答案】C。解析:归宿:指最终歇脚的地方,也指家。历程:经历的过程。结果:是指后果。本题用茶比喻生活的特点,由题意可知苦涩并不是生活的归宿和结果,只是生活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应选C项。
5. 【答案】C
解析:根据刀锋、屏住呼吸、稳稳落地等说明了,应该选择C。
6.【答案】B。解析:根据听力的一般逻辑顺序,听清与理解是两个不同的等级,所以听清是最基础的要求,理解是更高的等级要求。基础:房基、地基,开始。中心:居于主要地位,起主干作用的。亦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核心:其意思是指事物或事情的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根本:本源。根据题意,选B项最合适。
7.【答案】C。解析:启发:指在(精神、智能)的指导下,使其产生联想并有所领悟。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和勇气。指引:指导、引领。清醒:认清客观、主观情况,保持理性。书籍在困惑时会给人启发,使人有所领悟,得意时人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在得意时,给人清醒。应选C项。
8.【答案】D。解析:大局通常指整体或全盘,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过程。题干的意思是强调要有计划着眼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过程,是一种全局观念而不是顾大局的意识,所以排除A、C两项。“增强自觉性”与“减少盲目性”的意思是相对的,所以排除B,选D项。
9. 【答案】C
解析:根据古圣先贤的事迹和格言警句可以确定后一空应该选择“警戒”。
10.【答案】B。解析:啰嗦:指说话繁琐。肤浅:指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相搭配。深刻:刻镂的很深。深长:长远、深远。题中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意思是不要说太多的话,否则就是啰嗦,并没有与肤浅相对的意思。“意味”一般与“深长”搭配。所以选B项。
11.【答案】B。解析:A项语义重复,“实属”与“是”重复,“属”有是的意思。C项语义重复,“明确”与“定论”重复。D项,句式杂糅,“从大量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应改为“大量观测到的事实告诉我们”或“从大量观测到的事实中,我们知道”。所以选B项。
12. 【答案】C。解析:题干是围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来展开论述的,第一句提出话题,然后就这个话题展开论述。文中最后指出教学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句话是对这个话题的总结。因此选项C符合。选项A文中主要讲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学习的方法”。选项B教师应讲授学习的过程,也没有提及。选项D是一个否定句,与主旨句有关联,但否定了错误的,没有指出正确的,也不能算做主旨句。
13.【答案】B。解析:题干第一句是说人总是设法使咖啡的液面平衡。第二句说越是设法平衡,液面越无法平衡,大胆地走反而不会溅出杯子。第三句是根据前面的比方阐发与之相似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结果,就是过分干预平衡反而会出现问题,而放开手脚让经济自由发展反而容易达到平衡。A项太绝对,任其发展并不是就没有问题,C项缺少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全面。D项太绝对,干预不一定总是走向反面。所以选B项。
14.【答案】B。解析:第一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