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6年内蒙古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 (七)
2016-12-02 09:01: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意思相同,排除B项和C项。

第二空,主语是“黄土”而非黄河,无法挟带“泥沙”,排除D项。

“掺杂”表示黄土和泥沙夹杂在一起,符合语境,A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

37. 【答案】D

解析:第一空,首句指出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横线之后指出1981年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空格表示从开始研究到1981年之间杂交水稻的探索情况,虽然开始研究,但是都没有提出新的设想,“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符合文段意思。

A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程度过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十分兴盛的程度,排除A项。

B项“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横线之前的主语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B项。

第二空,表示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符合现在的形势,“大势所趋”符合语境,对应D项。

C项“一往无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主语通常为人,与“发展两系杂交水稻”搭配不当,且文段不强调勇敢无畏,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38.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有“变化”的意思,修饰“国际角色与位序”。“善变”强调变化无常,容易改变,搭配不当,排除A项。“演变”强调发展变化经历的时间久,文段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排除B项。

第二空,所填空与“相互协调”语义对应。“协商”一般用在谈判等情况下,对于某一事情的讨论,“磋商”表示双方仔细商量和研究,交换意见,从语义上均可与“相互协调”对应。但“磋商”是外交正式场合用语,与文段整体风格更为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39. 【答案】D

解析:第一空,西班牙人一直有一种饮食观念即“慢食”,后面由提到对应的“慢生活”态度,说明他们对这种观念并不是“嗤之以鼻”,故排除A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慢食”概念不好,故排除C项。“坚不可摧”与“根深蒂固”都可形容坚固不可动摇,但“坚不可摧”一般用来形容精神、意志等,“根深蒂固”一般用来形容观念、思想等。故排除B项,基本锁定D项。

以第二空验证,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能体现出西班牙人的“慢生活”态度,横线前面的“都会”,说明午休时段是小店业主们无论如何不会更改的休息时间,“雷打不动”语义更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三联生活周刊:《巴塞罗那,美食之旅开始的地方》

40.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一般情况下,“引起”不与“偏差”、“干扰”搭配,常见搭配为“出现偏差”、“受到干扰”。故可排除B、D两项。对比“歧义”与“误解”,前者强调同一事件理解出两种不同的含义,后者强调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根据后文“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故可排除A项。基本锁定C项。

反观第一空,“社会情态”即社会的情况、状态,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

41. 【答案】A

解析:通过空格前的“换句话说”以及空格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与前文句子和后文举例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面貌与作者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选项选A。

B项较A项,表述不够明确、直接,且“唯一要素”下文应该讲其他要素,不符合原文;C项中“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为无中生有;D项中“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与原文中作品面貌和品格的联系不大,且“创作领域”太过宽泛,排除。故本题选A。

42. 【答案】C

解析: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首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自尊,而非自我本真的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3. 【答案】C

解析:文段开头指出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后果,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揭示重点,并用“这”对前文进行总结。指出在国企改革中会导致强化内部人控制,而公众资本无法对此进行制衡,尾句进行反面论证,文段的重点对应C项。

A项对应文段前两句话的表述,非重点,排除。

B项和D项的主题词是“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出现在尾句中,非重点,文段的主题词是“内部人控制机制”模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B

解析:本段文字的脉络为观点+解释说明。文段首先介绍“大数据”的概念,接下来进一步介绍了大数据的特点,即大量、高速、多样、价值,并且被人类认为是“新财富”、“堪比石油”,说明大数据存在巨大的可利用价值,随后作者用发达国家重视开发大数据的做法作为“明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故文段的重点内容在论述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与此观点表述相符的为B,当选。

A项是文段首句引出大数据概念的内容,并非是文段的观点,不是重点,排除。

C、D两项是尾句解释说明的内容,不是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5. 【答案】B

解析:本段文字前两句给出观点,指出秦汉文化造成的定势:政治和文化互相推动、存在互补,且指出这一定势影响了两千年中国历史。文段最后一句话具体介绍了影响的体现,故文段前两句话的观点是重点内容,即强调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B项论述符合中心。

A项没有体现出秦汉文化这一主题词。C项“中国文化”偷换概念。D项是解释说明的一部分,不是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6. 【答案】B

解析: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通过“需要”引出对策,指出心理科普教育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接下来举例某区的例子进行具体解释说明,文段的重点对应B项。

A项和D项是举例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心理科普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7. 【答案】B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阐述了政府采购的本义,后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缺少监督,根据文段提出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对策,对应选项B,所以B项正确。

A选项为文段前部分内容,非重点。

C选项“采购需求不合理”为一方面的问题,片面且问题本身非重点。

D选项为问题本身,非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48. 【答案】暂缺

解析:

49.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选择题。关注文段重点围绕的话题开展。

文段首先引入话题——爱的价值是有“被爱的方式”来决定的。接着陈述观点:爱不是给予而是被接受。紧接着具体论述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爱”即“被接受”的爱才是真爱,故文段主题是“爱是被接受”。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博泰典藏网 《家庭心理学》

50.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通过“当前”交代背景,接下来从技术层面进行论述,通过“如今并非‘高科技’”可知,目前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智能家居,对应B项。A项“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文段信息“并未普及”矛盾,排除。C项“生产成本”无中生有,文段尾句提到的是“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价格昂贵”和“生产成本”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项“概念模糊”与文段不符,首句是说很多人对于智能家居的概念滞后而非模糊,且尾句提到并未普及的原因是由于价格昂贵而非概念问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51. 【答案】A

解析: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现代海洋高新技术推动下,不仅海洋科技得以发展,也促进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故总结并列前后分句可得正确答案为A。

B、D项阐述主体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并列后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项的“互相交错”没有体现出两者的互相依赖和促进之意,不如A项表述准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2.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中石器时代绘画场所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而”指出人类活动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之后具体阐述中石器绘画如何呈现人类活动,因此文段重点阐述中石器绘画再现了人类生活,对应C项。

A项,根据“忽略细节刻画”可知“风格细腻精致”错误,排除。

B项,根据“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可知“多表现动物野性”错误,排除。

D项,根据“用色单纯”可知“丰富”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石器时代的北欧岩画》

53. 【答案】C

解析:本段文字围绕“空间”这一话题进行阐述,首句指出空间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层面,后文以一句“这是以......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作为解释说明,再一次强调其重要性所在,故C项体现了文段的重点。

A项表述片面,是空间重要性的一个体现,排除。B项是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并非重点,排除。D项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4. 【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的方法,接下来对新的定位方法进行具体阐述,通过“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来进行定位,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对应D项。

A项“智能手机”非文段重点,且“应用程序的革新”表述不明确,排除。

B项“科技创新”扩大范围,文段谈论的是如何定位的原理,排除。

C项“在前沿领域的应用”非重点,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新定位方法的原理而不是应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5. 【答案】A

解析: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结合选项A的观点最相近,所以A项正确。

B选项“公道自在人心”为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不是作者想强调的观点。

C选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默默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不是“无声”,而是声音大小。

D选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56. 【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题,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⑤句是对“碘”下定义的表述,引出文段的话题,适合做首句,②句和④句分别阐述我国和自然界中碘的情况,应出现在⑤句之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C项。

①句引出“海藻”这一碘的生产原料,③句的话题为“海藻碘盐”,建立在海藻的基础上,因此③句在①句之后,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这些东西里都有海洋的身影》

5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细节判断。文段对痴呆定义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与A项中“突然发病”相悖,排除A;

文段未提及痴呆发病是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排除B;

C项“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为无中生有,排除;

文段尾句提到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痴呆的患病率又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细节判断。文段只阐述了何为自然的自由,何为文明的自由,A项中“各自的界限”未提及,且其定义也非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排除,文段只阐述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C“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排除;D项中“限制”自然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自由概念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9. 【答案】A

解析:文段开头把“现代化学”与“炼金”进行对比,先指出现代化学与炼金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应是指出两者的区别,通过转折词“但”说明炼金技术不具备理性思维,随后通过“例如”进行举例说明,接下来即是强调现代化学是有理性思维的,因此下文应该谈论现代化学的理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对应A项。B项物理学家如何创造元素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内容,后文不做论述,排除。C项的“欧洲”属于无中生有。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的表述,是举例论证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包含“理性思维”这个关键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0. 【答案】C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开篇从汪曾祺的角度论述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结尾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引领总句即为中心句,强调“语文教育”与“诗歌”的联系,结合选项C为同义替换,所以C项正确。

A选项缺少关键概念“语文教育”。

B选项表述不明确。

D选项缺少关键概念“诗歌”。故正确答案为C。

61.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商品每降价1元销量增加5个。上午商品打八折出售,下午商品在上午价格的基础上再打八折,列表可得:

 

商品全天销售额=900+1040=1940元。故正确答案为B。

62. 【答案】A

解析: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可以赋值A队效率为2,B队效率为1,此时工程总量为6×(2+1)=18。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A队效率即为2×(1+1)=4,B队效率为1×(1+1)=2。设A队休息t天,则有4×(6-t)+2×(6-1)=18,解得t=4。故正确答案为A。

63. 【答案】D

解析:由题意音乐系男女人数之比为1:3,则可得到音乐系男生人数占音乐系总人数的1/(1+3)=25%,同理美术系男生占美术系总人数比为2/(2+3)=40%,则两系人数混合后男生占总人数的比为30%,由线段法可知:

则可得到两系人数比为 。故正确答案为D。

64.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得:老张家人均水费 元,老李家人均水费 元,则老李家人均水费比老张家约少 元。故正确答案选C。

65. 【答案】A

解析: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可知二者人数之比为10:1,总数共为11份,每份10人,可以得到非技术人员为1份10人,技术人员为10份100人。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即新招聘的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可以设新招聘的非技术人员为x,则技术人员为10x,则有100+10x-(10+x)=153,解得x=7。

故正确答案为A。

秒杀技:尾数法。人数比例是10倍,技术人员总数的尾数为0,两者相差153,则非技术人员尾数为7,原来是10,现在就是17,新招7人。

66. 【答案】C

解析:假设每张桌子、凳子、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内蒙古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