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8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六)
2016-12-02 09:27: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出于公心、出于有利于他人

B、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C、从主流来说,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机是可靠的

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个人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有不小的比例

(三)、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3

 

 

 

 


134、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

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

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

D、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不具有重要影响

135、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解释是( 

A、女性公民独立的政策诉求更加明晰,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理念日益强化,分外珍惜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B、大多数女性公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表达政策诉求的努力

C、在参与人数递减时,使得递减现象也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

D、低组织化状态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的递减速度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

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136、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B、“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C、“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年份是2004

D、“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高年份是2004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1372004年来粮食产量比2003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A9    B3.1    C1    D、—2.1

138、“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1392005年粮食产量比2001年增加( 

A3137     B3137万吨    C5331    D5331万吨

140、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2005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增加2636万吨

D、总体来讲,“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公务员考试真题]

 

 

 

2008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精解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答案】B。通过阅读文段,可知片段主题句为“但”之后的内容,即“运动能够积蓄力量”。再由“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因果关系,可推出“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是文段要表达的主旨。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

  2.【答案】A。本题包含古文与现代文,似乎很难理解,但仔细分析,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可分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的志趣表达出来”旨在表达“趣”由“志”而生;第二层次“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进一步说明了“趣”与“志”的联系;第三层次“人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物欲的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是文章的升华,即人的追求和志向决定了人的情趣。由此可知,文段在探讨人的健康情绪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D。本题的主题句是最后一句,即“诫”为人内心的一种态度,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与“信”是一体两面。因此文段更加强调“诚”与“信”的不可分割。所以不难看出正确选项为D

  4.【答案】A。本题的主题句是首句,起到统领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A

  5.【答案】A。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文段中没有表示的意思,这类题目本次考试中共有四道题,因此审题要仔细。通过阅读文段不难理解文段的主旨是在讲述在生命攸关的情况下,人性所散发出来的美和光辉。A项显然不符合文段所要体现的内容。

  6.【答案】A。本题的主题句是蔡志忠最后的一段话,即“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尝”。进而说到“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7.【答案】C。孔子对第一个弟子的批评和对第二个弟子的行赞赏,意在说明“救人”本身不仅仅是一项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道德模范,这种道德模范可能为他人“救人”起到表率作用。所在正确答案为C

  8.【答案】B。本题主题句应是最后一句,重点在于强调歌曲《手拉手》源于“手拉手”,而不是的了突出汉城本身,所以ACD不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文段虽然提到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但其最终要引出的是“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的观点。因为,只有接纳自己和别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这是文字的主旨。所以答案应为C

  10.【答案】B。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文中信息可知,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赛创作开了一个头——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创作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苏童、赵本夫这样的名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了短信小说。从文段中找不出有关短信小说之争的相关信息,所以A选项排除;C选项只是文段中的一个信息由头,而非主要内容,所以排除;D选项只是为短信小说开头的李佩甫的一家之言,并未得到证实,所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

11.【答案】A。文段第一句指出对事物抱有不同态度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处理方式也不同。第二句则主要讲乐观与悲观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希望就要冒失望的危险”。第三句则是通过“前者看到的是面包圈,后者看到的是那个窟窿”的比较,得出悲观与乐观两种态度的不同。综合看,三句都是围绕乐观与悲观来展开叙述的,B选项说的是悲观和乐观的人,不是本段强调的重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A。先从泥巴的比喻出发来指出一种逻辑方式,即“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接着又用类似的比喻“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来否定这种逻辑,说明生活中逻辑是纷繁多样的,即使看似相似,但实屑两种逻辑是不同的。因此得出文段中的“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它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综观全文是在讲逻辑。所以排除BC,又由于该题要求的是文字标题,需要语言简洁,,概括全面,因此A项是最佳答案。

13.【答案】C。对于“鸟巢”这样伟大的建筑,离不开劳劝者的智慧和血汗,因此他们镌刻下的名字,既能留下永久的纪念,又是对普通劳劝者的尊重。C项当中的“对历史负责”就是“优质高效地如期完成了任务”,“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能从镌刻自己的名字当中得出。所以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C。本题的主题句是最后一句,即“这部剧写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袼”,所以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A。本题从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用篱笆围出最大面积的例子说明了诸多道理,如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性思维和创新等,因此BCD都符合,而选项A明显过于表面化,不是要说明的道理,所以正确答案为人

16.【答案】A。本题的重点也在末句,“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气、提高修养”可知感染靠文化,所以正确答案为A

17.【答案】B。本题的内容较为松散,并无逻辑可循,也没有突出去叙述某一方面的事情,只是对奥运会的一些陈述,如说奥运村、举办奥运会最多的国家和哪几届奥运会被取消等。所以本题选“奥运点滴”比较合适。

18.【答案】A。本题的意思比较浅显,可知其主要揭示的道理是“大事是从小事发展起来的”。由此可知,BCD均为正确选项。

19,【答案】C。题目意在说明微软招聘时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方面。理解了这点,就不难选出答案。“微软招笨人”,能很好地揭示出片段的内容,而且“笨人”并不真笨。而AB项均是文段的表面叙述,D项是迷惑项。

20.【答案】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含义,并能区分二者。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假的,必有一真。本题李四先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是说自己常看《新华文摘》,从而否定自已不常看《新华文摘》;而他接着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是说自己不常看《新华文摘》,从而否定自己常看《新华文摘》。由此可知,李四互相否定的内客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D。分析李渔的话,可以总结他的观点是对敢于救治重症者的先生的肯定和对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的否定,由此可直接推出BC选项。而A项是从对文段的理解而引申对矛盾的理解,是正确的。所以选D项。

  22,【答案】C。文段前两句讲多克通过在墙上写“没有人会在这里死去”的诒来鼓励战士战胜伤痛,接着又提到多克当了邮差仍不停传递“别烦恼,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要笑口常开”等让人快乐的纸条。从这两件事来看,多克实质做得是同一件事情——传递生活态度、信念和快乐。所以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D。由“凡‘悦心’,的‘理义’,总是深入浅出,如……‘悦心’邢样,否则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可知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D。整段文字是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履行公务,有利于……,同时也……,

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的一种休现。因此可以看出前三个选项概述的不全面或不

正确,最后一个选项涵盖了整段文字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D。文段内容从国际市场能源货源性产品价格的待续大幅上涨,到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再引起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D是题干中明显要说明的问题。

  26.【答案】A。第一句话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接下来引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来印证生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27.【答案】B。无论是动物的“进攻”、“原地不动“逃跑”,相应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都是动物生存行为的选择。A项表述比较含糊,CD项文不对题,所以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A。本题的第一句话是主题句,着重强调了城市标语应挖掘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所以,很容易得出正确选项为A

  29.【答案】C。从段落中可知讲述的是有关甲醛的危害,然后对甲醛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文字并没有确定地说明甲醛是致癌物,所以可排除A选项。文中也没有专家支招的体现,所以D可排除。B为与题意无关。

30.【答案】B。本题比较像定义判断,根据题干中的定义和例中“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可知,最相符合的就是选项BA的说法太过笼统,并没有揭示代价的含义。C不符代价的内涵,因为根据定义可知,代价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出取舍、付出和投入的,所以会超出理性的尺度。D项为无关项。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31.【解析】B。本题是分段数列中的隔项数列,规律是1357相邻奇数项的和减去中间的偶数项都为2,即:54724462,答案为A

32. 【解析】B。本题属于和差积商综合数列,难度较大。2×45135×5133813×638116,答案为B

33. 【解析】C。本题是三级等差数列。

所以空缺项为21165168。答案为C

34. 【解析】D。本题是典型的分数数列,只需要将1变为即可,分子、分母分别为二级等差数列。

35. 【解析】A。分数数列,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后分别是一个求和相加数列。所以正确答案为A

36. 【解析】B。本题是工程问题。甲、乙、丙各工作一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各工作7小时后完成,而甲再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乙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1,故答案为B。(1的左边是乙工作7小时的总工作量,1的右边是乙工作8小时的总工作量,故乙的工作时间在7小时与8小时之间。)

37. 【解析】A。设一共捐款x元,则有(,解得x780(元)。

38. 【解析】B。由于甲、乙速度是一样的,如设乙走完30米后再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走了x米,则有2x30108,解得x39,所以乙离起点303969米。

39. 【解析】D。因为有4条线,要想2008能被4整除,就得写在d线上。所以正确答案为D

40. 【解析】A。设甲做了x朵,乙、丙共做了y朵,则有:

解得x35。所以选A

41. 【解析】B。锯成5段只需要锯4次,即每次需要2分钟,而锯20段需要锯19次,19×238,所以正确答案为B

42. 【解析】D。设进价为a,则原价为x,则有0.8a20a,即有x,所以以原价出售可获利润,即相当于进价的50%。所以正确答案为D

43. 【解析】A。本题是比例问题。可以列方程,但只需设瓶子的大小为20即可,3115541164,所以混合后为(1516):(54)=319

44. 【解析】C。剩余的票数为:521716118,假设甲是4张,乙得4张,那甲仅以一票的优势当选。所以正确答案为C

45. 【解析】D。本题是集合问题。(322717)-6016(人)。所以正确答案为D

46. 【解析】C。乙厂第一天生产的玩具数为106988(件),则甲厂第一天生产玩具98890(件)。乙厂第2天生产16件,第3天生产32件,第4天生产64件,第5天生产128件。所以正确答案为C

47. 【解析】B。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处理即。设最大的一个是x,则最小的一个为x-241)×2x46,由求和公式有,解得x106,所以选B

48. 【解析】C.本题要理解问题是“顺水漂流半小时”,指的是半小时水流出多远,而不是船半小时的顺水航程。设顺水漂流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有30×35302x),解得x6(千米/小时),因此半小时顺水漂流的航程为3千米。

49. 【解析】A。由题意可知:最近三个筐一样重,一共是120斤,则三个筐都应该是40斤,第二个筐放进15斤,拿走8斤,就等于放进去7斤,所以原来的重量是40733(斤)。所以正确答案为A

50. 【解析】A.本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利润的理解:单个商品利润=售价-成本。获得百分之几的利润是相对于成本来说的,如我们生产一支笔成本1元,我们将它以1.5元出售,则获得利润为0.5元,因为,所以获得了50%的利润。

解法如下:设定价为y,成本为x,则按定价80%出售,仍获得20%利润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0.8yx0.2x,即售价-成本=利润。因此,得y,或按原价出售,则利润为,即利润率为50%,所以正确答案为A

 

第三部分判数推理

51.【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元素轮换规律,每一组图共3类图形,且每个图形都分为内外两部分,注意各自的变化,其中内部小图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

52.【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旋转。第一组图形左下角元素逆时针旋转一格,其余元素旋转180。所以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考试真题]

53.【答案】C。第一组图形的每个图形均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相同图形构成,由此类推问号处应为三个外形相同的图形构成,并且最外层图形和最内层图形是相似的。所以正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7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