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生风险正相关。A项,说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可以致癌的,解释了题干“酒精无致癌能力,但是饮酒的人中患癌症的几率高”,属于通过解释论点加强。B项,以东欧的人喝甜性烈酒作为例子,属于举例加强,但加强力度较弱。C项,烟草能够致癌,代谢物与酒精的代谢物相似,属于类比加强。类比加强是可能性加强,加强程度小。D项为无关选项,排除。因此A项当选。
104.【解析】C。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C项,可翻译为:回答→含糊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当选。A项无中生有,排除。B项,没法回答→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D项,“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对”,不等同于“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偷换概念,排除。
105.【解析】B。先翻译题干(1)民国且历史→只能二层专业书库;(2)外文且典藏→只能三层珍本。假设A项为真,小林借的外文类历史书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那说明这本书是民国历史书,也是外文典藏书,说明把翻译后的表达式的(1)(2)的前件都肯定了,肯前必肯后,得到的是小林借书既是只能在二层又是只能在三层,矛盾,所以假设错误,B项当选。
106.【解析】C。论点:建图书馆对发展文化强市战略有实效。论据:在建成3个图书馆的4年内,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C项,一个市民办理多个借阅证,看书的人并不一定在增加,削弱了结论。A、D两项,属于无关选项。B项,两所高校的学生也办理了借书证,说明建立的图书馆有一定的实效,加强论据。因此C项当选。
107.【解析】A。题干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具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A项,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做比较,解释了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加强论点,当选。B、D两项属于无关选项。C项,削弱题干,排除。
108.【解析】B。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据:X分子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A项强调的是无论分子结构如何,只要有大量原子就有好的导热性,加强论点,排除。B项,通过举例表明有大量原子但是导热性不强,说明原子与导热性是否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削弱论证。C、D两项与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B项当选。
109.【解析】D。论点: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论据: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上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D项,磷在土壤裂纹剖面上,是微生物活跃性所致,也就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加强了论证。A项,地球沙漠土壤与火星土壤不同,削弱了论据。B项,经化学分析,陨坑内土壤与地球上土壤的风化过程相似,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论据,但加强程度不如D项。C项,火星远古土壤样本情况仅表明比现今宜居,与有没有生命无关。
110.【解析】A。翻译题干:①没有一级甲等证书→不是主持人,即主持人→有一级甲等证书;②主持人→发音标准。那么只需要补充:发音标准→有一级甲等证书即可。A项,没有一级甲等证书→发音不标准,其等价命题为:发音标准→有一级甲等证书,当选。B项,发音不标准→可能没有一级甲等证书,属于可能性的表述,同时不符合题干逻辑,排除。C项,发音不标准→可能获得一级甲等证书,排除。D项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111.【解析】B。根据第一段资料可知,所求应为
(亿元)≈11(万亿元),因此B项当选。
112.【解析】D。根据第二段资料可知,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的同比增速为-5.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同比增速依次为-2.9%、2.3%和7.3%,均大于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的同比增速,因此三者的占比均同比上升,D项当选。
113.【解析】A。根据第四段资料可知,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同比增速小于国有企业总体的同比增速,占比下降,排除C、D两项。下降了
,A项符合,当选。
114.【解析】C。根据第四段资料可知,所求为
,因此C项当选。
115.【解析】C。A项,根据第一、二段资料可知,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成本高于同期营业收入,该项错误。B项,所求为
,该项错误。C项,所求为
(亿元)=12(万亿元),该项正确,当选。D项,3月末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总额增长速度低于资产总额增长速度,因此负债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该项错误。
116.【解析】C。2014年下半年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03+8.57+14.58+9.54+6.22+18.26≈10+9+15+10+6+18=68(亿美元),C项与之最接近,当选。
117.【解析】C。可直接比较各选项的现期值÷基期值的分数大小关系,分数最大的则增速最快。A项为8.64÷3.39>2,B项为14.58÷8.57<2,C项为18.26÷6.22≈3,D项为12.09÷6.9<2。显然C项分数最大,增速最快,当选。
118.【解析】B。2015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6.9+12.09+5.29≈7+12+5=24,2014年第四季度为9.54+6.22+18.26≈10+6+18=34,前者比后者降低了
,B项符合。
119.【解析】B。由柱状图和折线图综合来看,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的月份有2014年5、7、9、12月和2015年的2、4月,共6个,因此B项当选。
120.【解析】A。A项,2013年8~9月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亿美元),该项正确,当选。B项,2015年1~4月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额月均为
(亿美元),该项错误。C项,2015年4月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额为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2014年同期同比增长-41.7%,则2015年4月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额是2013年同期的(1-41.7%)×(1+105%)=0.583×2.05<2(倍),没有翻一番,该项错误。D项,图中同比下降的月份有4个,总数为13个,因此所占比重小于
,该项错误。
121.【解析】B。2014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为393.2-39.3,利用尾数法算得尾数为9,B项符合。
122.【解析】A。由于各领域1~11月和11月的同比增速均较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因此本题可转化为判断2014年1~10月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铁路:(35-3.2)亿吨;公路:(303.6-30.7)亿吨;水运:(54.5-5.4)亿吨;民航:(538-55.5)万吨。目测可知公路最大(注意民航的单位是万吨),A项当选。
123.【解析】B。水运周转量占比=水运周转量÷货物周转总量。2014年11月水运周转量是8204.1亿吨公里,总量是16409.2亿吨公里,占比非常接近50%。2014年11月水运周转量同比增速为12.5%,货物周转总量同比增速小于12.5%,为8.6%,可得2013年11月占比略小于2014年11月,大约在40%~50%范围内,B项当选。
124.【解析】D。要使占比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只需要使该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速大于货物运输总量同比增速即可。根据表格第三列数据可知,符合题意的是公路和水运,因此选择D项。
125.【解析】C。A项,2014年1~11月月均货物运输量为393.2÷11≈36(亿吨),错误。B项,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为164873÷393.2≈165000÷400<500(公里),错误。C项,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为35÷393.2≈11%
,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为
,前者小于后者,正确。D项,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