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干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军医是军人,种属关系,医生和军人是交叉关系,有的军人是医生,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研究生是学生的一种,学生和研究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法官运用法律判决是对应关系,官员和法律不是交叉关系,不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5、A
解析
逐一代入验证选项
A项:因为矛盾,所以产生冲突,两者是因果关系,因为接触,所以促进交流,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战争和冲突是两种不同的不和谐形式,两者是并列关系,遭遇和交流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麻烦和冲突之间没有明显联系,交流与喜欢之间没有明显联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陌生和冲突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因为交流变得熟悉,两者是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6、A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题干中的“各种图书”说的是书店中图书的种类,比如某一书店有3本数学,5本英语,这个书店的图书种类是2种。
而“书店所有的图书”包含书店中每一本书。比如某一书店有3本数学,5本英语,这个书店的图书数量是8本。
由题干“甲书店的各种图书都能在乙书店找到”得出,乙书店的图书种类范围一定包含甲书店的图书种类范围(以下简称乙的种类包含甲的种类);由“在乙书店出售的图书一定也在丙书店出售”得出,丙的图书数量都包含乙的图书数量。而根据“丙书店有一些图书在丁书店中也有销售”无法确定其图书种类以及数量交叉范围大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书店中所有种类的图书都能在乙书店中找到,但是不一定甲书店中所有的图书(数量)都能在乙书店找到,因此甲书店中有一些图书能在乙书店中找到,可以从题干推出,当选;
B项:乙书店的图书和丁书店的图书是否有交叉的部分,不能从题干得知,排除;
C项:丁书店的图书和乙书店的图书是否有交叉的部分,不能从题干得知,排除;
D项:由题干信息可知,乙书店的图书种类范围一定包含甲书店的图书种类范围,丙的图书数量都包含乙的图书数量。但是甲书店的图书数量不一定包含在乙书店的图书数量中,因此无法推出甲书店的图书数量和丙书店的图书数量的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7、D
解析
仔细分析题干已知信息。
①第二个人不是小偷
②第三个人是警察
③第四个人不是法官
④第四个人不是警察,且只有第四个人和警察说真话
已知:第四个人说的是真话,从确定信息入手,即第四个人不是警察,又知只有第四个人和警察说真话,所以除了第四个人和警察,其他人说的都是假话,故第二个人说:“第三个是警察。”是假话(因为第二个人说其他人是警察,即自己不是警察,所以他说的是假话),由此可知第二、三个人不是警察,排除C;已知第二、三、四个人不是警察,所以第一个人是警察且说的是真话,排除B;已知第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可知第二个人不是小偷,排除A。
故正确答案为D。
108、A
解析
题干所述为“小李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即所有的a都是b,而如果小李说的不是事实,即所有的a都是b的矛盾命题为有的a不是b,即有的科目的考试没有通过,有的表示1到所有,即至少有一个科目的考试没有通过。
胡正确答案为A。
109、C
解析
要使得公司的员工人数最多,应当让所有集合尽可能相斥,但北京人一定是北方人,必须相容,其他均可相斥,故最多有3个广东人、3个北方人、4个只负责软件开发的人、2个只负责产品销售的人,共计12人;如果要使得公司的员工人数尽可能的少,应当让所有集合尽可能地相容,3个广东人,3个北方人(含北京人)共计6人以地域划分,而4个负责软件开发的人、2个负责产品销售的人也共计6人以职业划分,地域划分与职业划分相斥,但是二者可以相容,可将地域划分的人与职业划分的人交叉,实现人数的最少,即一个人拥有地域和职业两个划分标准,从而实现了最少可能达到的人数6人。
故正确答案为C。
110、B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毕业后→警察
②有的警察→党员
③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警察
第二步:注意分析选项
A项:“有的党员是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从题干条件“②有的警察是党员”无法推出其是否是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推出,排除;
B项:“有的党员不是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由题干条件②有的警察是党员,可知有的党员是警察,根据条件③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警察,可以推出有的党员不是不是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可以推出,当选;
C项:“有的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根据条件③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警察,无法得知其是否是党员,无法推出,排除;
D项:“有的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不是党员”,根据条件根据条件③刑事侦查专业的大四学生→-警察,无法得知其是否是党员,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1、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某高校自主招生,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考生,而不是像其他高校根据笔试的成绩高低进行录取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是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选项的综合素质低的考生就不是好学生,与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综合素质是否不同与论点优先录取综合素高的考生低无关,属于无关选项,不能作为这个决定最应该具备的前提条件,排除;
C项: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的前提是有办法筛选出来,有评判考生综合素质高低的可行方法,能够优先录取出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是必要条件,这是此高校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当选;
D项:笔试成绩的高低与综合素质的高低无关,属于无关选项,不能作为这个决定最应该具备的前提条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2、A
解析
第一步:先翻译题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若…则”相当于“如果…那么”,选项可翻译为:己所欲→施于人,肯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和题干逻辑推理不一致,选非题,当选;
B项:“只有…才”,选项可翻译为:施于人→己所欲,否后推否前,正确,排除;
C项:“除非…否则不”,选项可翻译为:施于人→己所欲,否后推否前,正确,排除;
D项:“凡是…都”,选项可翻译为:施于人→己所欲,否后推否前,正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3、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说服消费者相信他们购买的商品物有所值,没有哪个商家会故意强调自己的产品价格高。
无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物有所值”是指物品的性价比高与“便宜没好货”相矛盾;“没有哪个商家会故意强调自己的产品价格高”与“好货不便宜”二者相矛盾,具有削弱的作用,排除;
B项:“购买欲”与“物有所值”无明显关联性,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项:“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不一定性价比高,所以也就不一定代表“物有所值”,属于不明确的选项,排除;
D项:题干中的观点是让消费者买物有所值的商品,本质就是在意图说服消费者买质量好的商品,该选项补充了论据,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物所有值”的意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14、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小明的英语成绩比小强好的原因是由于上了校外补习班。
论据:小明每个周末都要去校外上英语补习班,小强从来没有上过英语补习班。结果,这次期末考试,小明和小强的英语成绩分别是95分和55分。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英语补习班老师的教学不太认真,不代表补习班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帮助,跟小明比小强考的分数高低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小红和小明上了英语补习班而小强没上过,并且小红的分数也比小强高,说明上补习班对成绩提高有帮助,补充论据,属于加强,排除;
C项:上次英语考试,小明和小强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9分和39分,而这次小明上了补习班缺退步了,而小强则进步了,通过补充论据,来说明上补习班没有效果,可以削弱,当选;
D项:无论小刚上没上补习班,无论考多少分,都无法证明补习班对小明和小强成绩造成的影响,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5、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计算机程序员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很容易患近视眼,为了帮助这部分人预防和缓解近视,公司为员工印发了宣传册,教大家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一些方法
论据:没有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不经常对着电脑工作的人也可能近视,这与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是否有效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排除;
B项: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因人而异,与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是否有效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排除;
C项:预防和治疗近视需要眼科医生指导,有无眼科医生指导与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是否有效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排除;
D项:近视很难进行自我预防和治疗,说明通过这些方法达不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从而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16、B
解析
营业利润率
,由题干“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与上年同期相比”,结合选项,可知,本题为两期比重的比较问题,仅需比较
与
的大小关系即可。根据“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定位材料第三段,定位数据。
,
,
,即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率 低于上年同期。
故正确答案为B。
117、C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时间为2015年,由题干“2014年……占……比重”可知,本题为基期比重问题。根据“江西省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定位材料第一段,定位数据,“2015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68.9亿元,比上年增长
;重工业4537.7亿元,增长
”,代入基期比重计算公式,2014年的比重。
故正确答案为C。
118、A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时间为2015年,由题干“201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知,本题为基期计算问题。根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定位材料第一段,定位数据,“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68.9亿元,比上年增长
”,代入基期计算公式,
亿元,接近A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A。
119、D
解析
由题干“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工业大类增长”定位材料第二段,“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企业38个产业大类中34个突破增长,占比近九成。其中,电子、电子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医药和有色等六大重点行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
、
、
、
、
、
”,材料中只给出6个大类的增长率,其余30多个大类未知,无法判断。
故正确答案为D。
120、D
解析
A项:根据“2015年……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可知,该选项为两期比重的比较,仅需比较a与b的大小关系即可。根据“轻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定位材料第一段,定位数据。
,
,
,2015年江西省轻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错误;
B项:根据“电子行业”定位材料第二段,只有增长率,现期量未知,基期量未知,无法求增长量,无法判断增长量是否最大,错误;
C项:根据“江铜集团利税”定位材料第三段,“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0户,其中,江铜集团2010.4亿元,居全省首位。” 江铜集团利税数据未知,无法判断,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121、B
解析
根据题干所求“2014年江西省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材料数据为2015年,可判定此题为基期比重问题。
方法一:定位文字材料,2015年财政总收入B为3021.5亿元,增长率b为
,税收收入A为2373.0亿元,增长率a为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为
。代入公式,基期比重,最接近B项。
方法二:
,2014年税收收入为
亿元,定位柱状图可得,2014年财政总收入为2681.0亿元,税收收入占比为
,最接近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