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7年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六)
2017-05-02 13:47: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府,是古代的藏书机构。《隋书·经籍志》记载汉武帝、成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 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密府”。A项排除。

B项,乐府诗中国古代民歌音乐,原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 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可见,乐府是当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B项正确。

C项,鸿胪寺,官署名,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主要掌朝会仪节等。清末废。C项排除。

D项,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为当时的最高审判 机关。D项排除。

因此,本题选择B项。

16.【解析】 CA选项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 壮志豪情。对应正确。

B选项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对应正确。

C选项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南唐后主李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对应错误。

D选项出自岳飞《满江红》。对应正确

17.【解析】 AA表述正确,内陆国也可拥有并发展海军力量,如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匈牙利等。其他选项表述不正确。 B项表述不正确,因为

按照《联合国宪章》要求,维和部队只能携带轻武器,对冲突的双方起到隔离劝阻、维持和平的作用。

C项表述不正确,当发生超过里氏8级的地震时,国际医疗卫生组织及救援队伍要经过本国国家领导人的邀请,别国的救援队才可以进入该国领土。

D项不正确,因为核潜艇属于战略潜艇,并非攻击型潜艇。

攻击型核潜艇是没有装备战略核导弹,不是用于执行战略核打击任务,而主要以各种常规弹头的潜射战术武器为主要 武器,用于执行搜索,护航和攻击等任务的核潜艇。与之区别的是战略核潜艇,即装备战略核导弹,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核打击任务的核潜艇,航母战斗群和水面舰艇编队,为战略导弹潜艇、航母战斗群或海上机动编队扫清航道,以及 战略战役侦察、海上护航、破坏敌方交通线等。

因此本题选A

18.【解析】 AA项正确。A项中按照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周某已满18周岁,持刀抢劫,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B项中林某受人胁迫,首次盗窃盗取价值400元的食物。按照我国刑法第28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 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林某有可能被免除处罚。

C项王某精神病发作,在神志不清时赤手空拳打伤无辜的路人,按照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 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王某不负刑事责任。

D项中张某涉及的是债务纠纷,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

19.【解析】D D选项橄榄球比赛分为4节,每节15分钟,共计60分钟,与题干相符,且橄榄球在比赛过程中也要求跑位、 速度,因此本题选D

A选项足球比赛时长为90分钟,与题干不符;

B选项马拉松跑动距离约为42公里,不可能是1.3千米;

C选项篮球的比赛时长,国际比赛规则为40分钟,CBANBA48分钟。

20.【解析】C C选项“破屋更糟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形容境遇本已十分凄残,却又遭劫难,体现了联系的必然性和 偶然性,并非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A选项切牛羊看纹路体现规律性;

B选项欲善其事利其器体现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

D选项登高山临深渊体现实践。

所以选C

21.【解析】 C。第一空“冷漠”、“凄清”语义过重,排除BD项;第二空“不过如此”指只是这样,并不怎么突出,消 极色彩,不符文意,排除A项。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

22.【解析】D。 第一空后文是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后文两个分句“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刀长江边的涪陵区”,表明作者走了多个地区,“辗转”指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 ,正和题意,初步锁定D项;“迁徙”指迁 移;搬家,跟后文并无呼应,排除A项;“游走”指短暂的在一个地区,后文没有短暂之意,排除B项;“流连”指依 恋而舍不得离去,文中没有不舍之意,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前文呼应“小河的人”、“小河的边民”,后文的“ 到了沿海”、“到了内地”,可知填入“漂流”符合文意,“漂流”指漂浮流动,含有漂泊,行踪无定之意。综上此 题答案为D项。此题易错项为A项,对比AD项,第一空“迁徙”和“辗转”都有迁移之意,但辗转更符合后文的多个地区的描述,第二空“漂泊”和“漂流”都有无定所之意,但“漂流”更能呼应前文多次出现的“河边的”,综上此 题答案为D项。

23.【解析】 A。文段前文描述了我国现在作品低俗的现实问题,再后文的“谨防……”,故第一空呼应上下文应该表明要应对之意,首先排除B项和D项,文段并没有“全民”和“全线”的语境;“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严防死守”侧重于“防守”,前文“令人愤怒”说明我们不仅要防守更要积极应对,故排除C项,此题答案 为A项。

24.【解析】 B。第一空主语是“月光、蝉鸣与稻香”,“平凡”指能力和价值平常,侧重于不奇特、无特色,不符文意,排除A项;“常见”与“蝉鸣”搭配不当,排除D项;第二空,“安然”指平安无事地,安静地 ,“淡然”指不放在 心上,不经意;淡泊一切名利,根据后文的“词句变得安详平安”可知,“淡然”更符合文意,故此题答案为B项。

25.【解析】D。 第一空后文“更”,表示递进关系,第一空应该与“放飞梦想”语义相近,倾向一致,“遨游”指远游;漫游,不符文意,文中没有安闲自在漫游的语义,排除B项;第二空,主语为“热情”,“荣归”指光荣地归回,搭 配不当,排除A项;“恢复”指使变成原来的样子 ,文中并没有初始状态的“平静”,排除C项; “翱翔”在空中( 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经常用于用于描写有志气的人,跟后文的“放飞梦想”呼应,故此题答案为D项。

26.【解析】 A。根据后文“但……”可知第一空批评的是现在文学中的不好现象,“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无理 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两词语义过重,排除BD项;“偏激”指思想、言论等过火,不适当;语 义较重,跟前文的“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不符,排除C项。综上,此题答案为A项。

27.【解析】B。 第二空根据后文“所以……打败竞争对手”,可知第二空一定要体现巢的作用大才可以,“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代表”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特征的人或事 物,三个词都仅仅有“体现”的含义,并没有促进作用,“彰显”指鲜明地显示。符合文意,故此题答案为B项。

28.【解析】 D。本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考生对虚词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原文表述的是“被认为”,且后有转 折,所以转折前只是道义上的认同,而非十分确定的“无可辩驳”、“实至名归”、“名正言顺”。因此,本题答案为D

29.【解析】 A。本题答案为A.整合 刚愎自用。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词和成语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本题从第二空入手较快。 “是……,而不是……”这组关联词表示前后意思相反,前面说“从不同社会思潮中汲取智慧”,后面用“刚愎自用 ”正是是强调自负,不听取其他意见。把“整合”带回原文,合适。所以本题答案为A

30.【解析】 C。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分析与运用的能力。所填空与“扬长避短”相对应,意思上应该构成同义或近义,比较四个成语,“激浊扬清”构成及意义与其最相匹配。本题答案为C

31.【解析】 A。本题答案为A 感悟 勾勒 探讨。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词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感悟指有所感触而 领悟。领悟指体会,解悟。感受指感官侦测到外境的能量变化,于个体内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领会指领悟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并对其深有体会。与先贤思想搭配,“感受”不合适。第二空,与“基本框架”搭配,应该是“勾勒”, 排除BD。第三空,探讨核心问题符合语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感悟勾勒探讨。

32.【解析】D。 本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词的理解、分析与运用的能力。由第一个空来看,需要与“共识”形成谓 宾搭配,“发展”、“汇集”不能搭配,可排除AC。从第三个空来看,“荒废”与“时机”不能搭配,排除B。本 题答案为D

33.【解析】 A。本题答案为A。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所填空需要与大自然形成搭配,观察四个成语,“精雕 细刻”、“巧夺天工”都不能与大自然搭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类的技术精湛。而“匠心独运”是用来形容人的。而“鬼斧神工”与大自然属于惯常搭配。所以本题答案为A

34.【解析】 C。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词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沉默指人不发表言论;沉沦指沉溺、陷入;沉寂指没有任何消息;沉凝指凝滞、不流动。文中说神经网络算法在过去没有任何消息,选“沉寂”最合适。 第二空,模拟指对真实事物或过程的虚拟,符合语境。第三空,反馈结果符合搭配。选择C

35.【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和实词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比肩同行指两人一起同行,或可以共同进退、同甘共苦。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不分轩轾指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 法差不多。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一般用于否定句。排除AC。而相提并论对提及的 事物有好坏比较,等量齐观没有这层意思。因此,本题答案为B

36.【解析】 B。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境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是”后面文字看,强调的是大连人能够接受、保留外来事物,比较四个选项第二个空的几个备选词语,只有“开明”能够匹配,因此选择B.理智 开明。

37.【解析】 本题答案为A。本题考查考生对虚词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还”表示对目前情况的客观陈述。“却”表示转折。“也”表示补充说明。“并”一般后面直接加“没有”,可以确定答案为A。因此,本题答案为A

38.【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分析与运用的能力。本题从第二个空入手较快。文中语境是在谈法律与道德需要配合,而最后一句说到道德不立,那么法律只能独自起作用,因此应该是“独木难支”。将“左支右绌”带回原文,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C

39.【解析】 A。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很明白。无庸赘述指用不着多说。昭然若揭指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显而易见指事情非常明显, 容易看清楚。根据语境,可以排除C。第二个空,“不幸得脸盲症的话”,并不会羞愧,排除D。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与原文不符,排除B。因此,本题答案为A

40.【解析】 A。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词与成语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需要与“被自己的知识”形成搭配。“羁绊”通常搭配感情;“钳制”强调强制性,由此可以排除B羁绊怅然若失、C钳制呆若木鸡。从第二空来看,“可是”前后形成转折,前面强调“最自然的”、“早就知道了”,后面填入“目瞪口呆”正好形成鲜明对比;而 “追悔莫及”语义不匹配,排除D禁锢追悔莫及。本题答案为A

41.【解析】C。 文段最后一句话“因此”引出的观点为重点句,主体为“纪检监察干部”。运用主体排除法,可知C选项为 最后答案。

42.【解析】 C。根据话题一致原则,空格处的内容应是农村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空格后的内容是对该空的阐释,尤其是转折之后的内容,讲的是“经营模式转变后,懂农业的人从农村流出”,因此,该空应包含两个话题——经营模式和 农民流出,故正确答案是C

43.【解析】 C。这是一道语句填空题,根据前后的语境,横线前面说“迁都实际上牵扯到很多人的现实利益”,后面说“ 由于众口难调”,可知迁都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因此排除AD。原文只是说迁都是困难的,并没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7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